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群文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4-17 20:51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突破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与传统阅读教学有所区分的是,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它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进行广泛阅读时的思考与理解,对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质和文学素养有极大的推动力。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单篇式阅读的精讲为主,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了对单篇阅读文章的词句理解或是赏析上,将线性的知识单方向倾注地给学生,很容易让学生对阅读课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大打折扣。而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与教师双方共同选取的一组文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增强了课程的参与感,促进语文的综合素养稳步提升。
引言
群文阅读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可以按照一定的主题选择多篇文本让学生进行集中阅读,让学生对各篇文本情景进行全面的体验,对各篇文本的艺术特色进行具体感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可以让学生对各篇文本的写作结构进行清晰的梳理,促进学生思维获得更好的发展与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对各篇文本中的文化常识进行广泛探究,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承与感悟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各篇文本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具体借鉴,展开主题创作活动,促进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
群文阅读主要是围绕某一个议题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类文章进行阅读和分析,首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为学生选择的一类文章必须是同一个议题。其次,阅读与分析的过程是教师与同学思维碰撞的过程,教师切忌不可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教学,而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观点的表达,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渐提高自己的表达学习能力。群文阅读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学习。群文阅读的特点首先是开放性的,因为前文所选择的议题是灵活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单元主题为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文章,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选择讨论学习的文章。
二、群文阅读的优势与积极作用
(一)目的清晰明确
传统教材阅读强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逐字逐句逐段的知识灌输,注重答题技巧和正确率提升。而群文阅读更加注重个人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偏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思维能力。主题选文体现结构化,所选组文以典型文章为样本,选择主题相近的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以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理解能力为基底,指导学生多文本系列训练,能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汲取同异之处,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提升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就像孪生体,紧密联系着,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情况会直接影响其写作水平和写作兴趣。群文阅读的广度远大于传统单篇精讲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另外,群文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梳理文章和课外阅读,有利于积累阅读量、词汇量,加强学生本身的理解能力。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会提高写作水平,有了阅读积累,写作时也能够信手拈来。这种影响是长远的、厚积薄发式的。
三、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开展
(一)精选群文文本,探索语文同类问题
教师精选群文文本,在和学生探讨语文中的同类阅读问题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语文文本的把握。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时,通过将《春》《济南的冬天》以及《雨的四季》三篇同类文章进行整体教学,先让学生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然后通过修辞手法的引用,让学生了解这三篇课文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四季怎样的特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借助这一方式,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对这三篇课文进行对比的方式,对修辞手法有了整体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与学生进行比喻、拟人、排比等相关修辞手法的理论性知识点讲解,并结合这三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既能在小组以及师生互动探讨中加深学生对修辞手法基本概念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入修辞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技巧进行第四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次北固山下》与《天净沙·秋思》这两首古诗在景物描写中运用修辞手法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总结修辞手法在古今中外的相似之处以及不同之处。
在关于修辞手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巩固练习。借助不同的方式,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进一步分析修辞手法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灵活运用。
(二)以点带面,推动群文阅读
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不要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尽力为学生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内容。在讲解文章内容时,建议教师采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入其他类似的文章,让学生类比阅读同类文章,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积累语文知识,也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还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吸收能力引入其他类型的文章。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例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引导生学习《阿Q正传》《孔乙己》等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大概了解作品的内容。这些方式,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浓郁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孔乙己》时,可通过作者描写细节,了解可怜又可悲的孔乙己一生。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能够让学生积极学习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阅读后还可以写读后感,验证学生阅读成果。这些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书写表达能力。
(三)精略结合阅读,掌握阅读学习方法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语文各个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分别呈现出了不同方向的侧重,因此教师进行群文阅读内容挑选的时候需要结合各年级的具体学习目标要求,引导学生采取精略结合的方法进行阅读训练。在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过程中,应当强化整合作用的发挥,找准每篇文章的侧重点。首先在进行课文内容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对重点文章进行精读教学,让学生能够读懂,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中《老王》一文要求学生进行精读学习,强化学生的语言解读能力和快速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人物描写方法的指导,然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学习完本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自读课文《台阶》,将文中人物描写的精彩语句找出来,把握人物形象。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进行阅读,逐渐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
(四)注重小组为单位
以小组为单位的分工合作是极大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和效果的重要方式。以三人或五人为一小组的阅读课堂,课堂上三五个人之间容易形成统一的观点,对提高群文阅读的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帮助。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群文阅读,学生既能在语文课堂中学到更多理论知识,也能收获一些人生启示。通过广泛阅读,不仅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充实学生的知识阅读量,这对学生后期各项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树立,如坚强、独立、自信的品质特征,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44-4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姬娟.多媒体环境下群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数字教育,2019(6):64-67.
本文系闽清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MQ202007Z)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