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策略
- 来源:教学与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语文教学,良好氛围,教学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7-20 16:51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说是保证学生学习的关键条件,它能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好坏,良好、积极的课堂氛围对课堂教学来说更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应引起各位教师的共同重视,并不断根据孩子的特性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小学生的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对胜负看得较重。教师在教学期间为了更好地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小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1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小学的语文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因为设计的内容相对复杂抽象化,不仅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记忆能力,还需要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支撑才能理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动,对新事物敏感好奇。且又因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等等原因,这就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强。
其次,体现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小学的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考试内容的掌握,在教学中没有贯彻新课改提出的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一味重视语文的知识性,忽略了语文的文化性和鉴赏性,这就使教学内客枯燥。在教学的模式上应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被动式听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差,最终使课堂中的教学效率不高,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方法
2.1 课前做好准备,让课堂更从容
任何事情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完成的过程中才能更轻松、自如,也才能更有效率。课堂教学也是一样,如果老师与学生在课前都有了充分的准备,知道课堂上要学习什么新的内容以及学习的顺序和重点、难点的安排,课堂氛围不但会更加从容、有序,而且也会更加自信、积极、愉悦。所以,为了营造课堂上的积极氛围,老师一定要与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为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首先,老师不仅要精心备课、设计教案、精选内容和方法,还要准备好课堂上要用到的教学道具,如实物、挂图、多媒体等,如此才能有机会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其次,学生要在课前做好准备。不仅要根据老师的要求认真预习、熟悉内容、划出重难点要注意的事项,在课堂上引起注意,还要把课本、笔记本、笔等都端端正正地摆在课桌一角,保证在课堂学习中翻阅和运用的方便,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融入课堂上,专心学习,不会顾此失彼影响学习效率。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一定不能忽视课前充分、有效的准备,细节决定成绩,不要让某一个环节的疏忽,影响课堂上的发挥,也影响课堂积极氛围的营造,使学生难以融入氛围,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2 利用情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新课改的教学指导促进众多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进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灵活的应用在任何的学科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科课堂的教学氛围,对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增强学生对语文的体验感,进而更好的理解语文中的知识和内涵。比如在学习《姓氏歌》进行识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在教室创建了具有中国姓氏文化的课堂环境,将全班学生所有的姓氏用卡片展示在教室内,让学生去找自己的姓氏,或者让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相互找成员的姓氏等,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讲解与姓氏有关的历史等,这样加深了学生对姓氏知识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认字能力,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姓氏书写。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形成了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的学习。
2.3 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例如,教师的夸赞、同学的讥讽以及家长的奖励都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推动力或阻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制订奖励方式。例如,可以根据他们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进行排名,将他们的表现呈现在表格之中,根据数据进行总体的排名,在每一周末或者月末进行整合,将最终的名次进行公示。给予表现优异、上课积极的学生奖励,奖励的物品可以是学习用品,如钢笔、本子以及橡皮等。也可以按照不同的需求提供若干选择,如免写罚写、免除一次打扫卫生等。
2.4 运用游戏故事教学,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融入游戏,运用游戏来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以求实现有效的教学目的。比如,在《纸船和风筝》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纸船、风筝,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制作的风筝在校园里试飞,把自己制作的船放在校园的水池中看看它们飘荡的样子等。经过一番制作和试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对《纸船和风筝》的学习充满好奇心,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对小学生来说,课堂积极的氛围是带动他们积极学习的主要力量,也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认识到课堂积极氛围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中想法激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热情,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入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有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霞.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43-144.
[2]林金花.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1(08):148-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