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 来源:教学与研究
  •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22-07-20 16:52

  摘要: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教学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挑战。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为语文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让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而信息技术正是创新的有力体现,能够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契机。将信息技术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将其作为“教”与“学”的措施,也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提高其认知能力,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创新。

  引言: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往往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技术作为“摆设”,采用“口述+板书”的形式教学,导致整体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在此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不到全方位的调动,最终影响到整体的教学效果。在信息时代来临的今天,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整体教学效果更加理想[1]。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现如今是信息技术时代,在教学中应用该技术很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尤其是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在课堂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但是对直观的信息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敏感性,使其愿意接受具有创造性、动态性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环节进行科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语文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2]。

  例如,在教学《神奇的塔》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我国不同朝代塔的相关图片,图片旁边做好注解,包括塔的名称、建设过程以及作用等,呈现塔的历史变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好奇心,想要了解教材中的内容,需要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在图片和注解内容的展示下,学生会集中注意力听课,做好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学。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查阅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同的塔,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丰富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能力。

  二、巧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繁杂、多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无法完成繁杂知识的传授,特别是一些重难点知识难以得到突破,最终对教学效果带来不良影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巧妙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海量的信息,并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进而提升整体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时,文中有“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段话,学生因为所处的时代与文中的时代不同,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免会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有效改善这个问题。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利用起来,给学生直观地展示本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必要时呈现一些图片,这样学生对于闰土所处的时代就会有一个更加立体的感知,从而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动画片来展示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环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对课本知识的兴趣,从而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三、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读写交际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

  群文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举措,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避免读死书、死读书的情况出现。在群文阅读中,教师一般可以制作PPT 课件,将不同文章组合到一份PPT 中呈现给学生。如有必要,还可以在PPT 中插入页面进行文章创作背景、文章作者、作品鉴赏资料的展现,以作为学生的阅读活动的引导。通过群文阅读活动,学生能从横向、纵向、文风、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做比较研究,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很有帮助的。不过在群文阅读中,教师一定要做好阅读思维的引导。因为群文的阅读量更大,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有限,必须做好思路引导,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读有所得。

  (二)情境化的口语交际练习

  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教材内容即可发现,口语交际对话几乎在每个单元都有设置。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会因经验阅历少,思路视角单一而在口语活动中表达单调,缺乏思维的多样性,也很难达到在多彩情境中培养语感的效果。在信息技术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情境或者素材作为思路的拓展。比如,在关于“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的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从网上下载了不同年代的童年生活照片影像资料播放给学生看。滚铁环、警察抓小偷、抖空竹、骑木马、跳房子、玩线绳、拔河、游戏机、踢足球等各种各样的童年生活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的童真趣味也得到充分启迪。基于这样的认知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语言表达、观点看法都更加生动有趣。

  (三)写作教学的思路引导

  由于日常观察和积累不足,缺乏足够的写作训练,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比较差,也对写作缺乏兴趣。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路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能力。以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例,教师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素材资料给学生作为借鉴。比如,中国的万里长城,陶瓷艺术中的汝窑瓷器,或者剪纸艺术、草编艺术、青铜器,等等。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产物。教师将这些文化遗产的资料、图片、视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学生的思路也得以拓展开来。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小学语文教学要对信息技术加以充分利用,提升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使其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充分利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且落实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傅靖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45.

  [2]王静.关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J].启迪与智慧(中),2020(06):63.

  [3]徐扣成.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情感读本, 2020(12):3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