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摘 要】 少年儿童正处于学文化、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1]。因此,作为语文老师要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提高他们的读书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谈谈体会,旨在与同仁们交流学习。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除了教师要处理文体解读,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兴致勃勃地去学习,去探索。学生只有对读书感兴趣,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2]。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结合教学对象,正确引导学生去读书,让他们自觉去阅读,有目的去读。结合我平时的教学实际和实践,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谈以下肤浅的认识。

  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学生喜爱、内容健康、教育意义较强的,尤其是要符合学生口味的书籍。如:小学低年级的一些儿歌等。

  二、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农村小孩看到的和接触的新东西不多,要抓住小孩喜欢动画片的天性来激发教学,尤其是国产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上面有很多对话,老师可以将这些对话录抄下来,让学生们扮角色读。因为现在的课文多数都是看图学文,针对对话多的课文,老师可采用播放视频画面分角色让学生朗读,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小蝌蚪找妈妈》等课文。

  三、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课文很多都是叙人叙事的,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学生吸引到文本中来。如: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事,战争故事等相关的课文。在讲某篇课文的时候,老师讲最精彩的时候,就不讲了,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这时学生想急于了解故事的下文,很容易产生读书的兴趣。当学生读完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讲本课的故事,并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利用一些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的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广电网络的普及,农村家庭基本上都有电视。但由于电视、电脑的出现,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作为小学生就从小让他们养成一种爱看书和读书的好习惯,其关键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老师要抓住一些教育意义和一些历史性的电影和电视剧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介绍和推荐一些课外书籍让学生多看,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祖国历史,学生能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勤于看书的习惯。如:以《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和一些神话题材的;还有《周恩来在重庆》和《少年毛泽东》等一些历史人物及抗日(解放)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等的介绍,极力推荐相关的书籍给学生们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从小就有一种捍为祖国的责任感和热爱祖国的激情。

  总之,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读书体会,互相推荐好书,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给学生提供阅读交流和体验成功的平台,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潜移默化的良好阅读行为,增强他们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对此,在阅读教学与文本处理上我没有太多的经验,我只是将我的实践点滴与同仁分享和交流,请同仁们多提建议。谢谢!

  参考文献

  [1] 《学生之友(小学版)(点金作文)》2010年01期张艳平

  [2] 《快乐阅读》2011年07期刁晓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