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侠:全面向“新”才能持续繁荣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繁荣,中国,汽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10-07 18:23
最近3 个月快速回升的产销数据表明,中国汽车在制造端和市场端都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正在对冲严峻的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我们在对后市谨慎乐观的同时,一定不能小看眼前的困难,因为这些困难很难在短期内消失,必须用创新思维来谋求根本的解决之道。
首先是产品技术要向“新”。中国新能源汽车和L2 智能辅助汽车的渗透率均不断攀升,但这些喜人的数字并不意味着我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胜局已定,只能说明中国方案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而接下来的竞争一定会全面升级。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技术革命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但我更愿意相信,探索与困惑交织、观望与抢跑并存是上半场,形成共识之后的拼杀才是下半场,因为此时全球所有强手都会入场、都会全力以赴。中国车企如何将先发优势变成领先优势?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技术革命的本质,在新技术上实现突破。不仅要在应用技术方面继续领先,而且要向核心技术、原创技术、底层技术甚至是基础研究方面不断推进,才能在下半场继续站稳脚跟。
其次是模式和生态要向“新”。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持续推进不仅改变了传统车企的商业模式,也正在改变整个汽车产业生态。车企不仅在从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型,也在向能源服务商、信息服务商和生活方式服务商等方向跨界,从硬件公司向软硬一体化公司演变。我们在用智能网联技术改变汽车产品形态的同时,还应加快其在研发设计模式、生产制造模式、营销服务模式、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以提升汽车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水平。
汽车产业生态正在从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和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无边界生态。要想在新的生态中找准自己新的位置,唯有自己不断向新。
第三是增长方式向“新”。即使疫情结束了,汽车销量也恐难再回到以前的持续快速增长年代。汽车的供求关系中已经增加了太多新的变量,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增长不仅是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每一个车企的不二选择。我们必须具备在销量之外发现新价值、创造新价值的能力,才能适应增长方式的向新。
换赛道的概念即将结束,新势力也会变老,我们终将回归同一个赛道。既尊重常识,又全面创新,才是新汽车时代该有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