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唱响着新时代的最强音,引领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教育界也寻求着新时代学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力求实现文化立校、文化兴校、文化树人、文化育人的突破成效。同时,从学校教育发展演进着眼,古代追求政治军事宗教的教育,近代追求技术教育,当代追求知识、智慧的教育,到现代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与“人”构成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以下是笔者为正在校园文化探索路上的一些感想,希望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者提供一丝丝灵感。
一、办学理念要凸显文化价值取向。
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凸显着主题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思考的结晶。办学理念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做什么?办学愿景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为核心价值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培养目标等。在办学理念的设计上要明确对价值观主题文化内涵进行科学分解,达到逻辑能自洽,概念可操作,知行合一的标准要求,使价值观成为办学目标的先驱,使价值观成为一切办学目标为之的基础。故此,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前,一要认真学习学校文化建设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本校文化的现状,明确价值观指引下的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建设内容,确立建设策略,起草行动计划,以便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二要对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实际、办学追求及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等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三要实施“借脑工程”,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专家帮助指导设计;四要实地考察典型学校,借鉴先进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但一定要做到活学活用,为我所用。
二.理念传播力争各界认同。
宣传办学理念所采用的精致演说尤为重要,是让听者是否认同的关键。面向校内全体教师员工、校外家长等社会人士进行宣讲,所以演说者要精神抖擞,思路清晰,演说内容要具有故事性,娓娓道来,发自内心,饱含情感,叙事穿插,实实虚虚,因为文化从来不拒绝神话和传说。演说场合气氛庄严,塑造英雄气概的学校文化大使。同时,在网络信息引领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宣传不容忽视,可通过建立官方网站、打造微信平台、多渠道媒体宣传等方式,达到宣传理念、交流思想,构建认同的目的。
三.硬件环境建设渗透办学理念。
打造校园硬件环境是建设校园文化首要工程。包括室外环境布置、班级环境布置、楼层文化打造、厕所文明引导等。外墙可以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可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设计相结合,如将教师和学生的誓言,学校的愿景等上墙;竖立校标、校徽、礼仪标识、成果汇报宣传栏;表彰正能量的典型人物、打造楼梯文化等,让校内外充满正能量,使师生在办学理念环境的熏陶下润物细无声地内化吸收办学理念文化。
四.文化理念指引教育教学。
办学理念体系还必须要落实到管理、课程、课堂、教师、学生、公共关系六个抽象实践领域中,使办学理念和实践操作有逻辑关系,前后一致,一切关乎教育教学的精神主旨的文化一定是学校所传达和所宣传的。这一内化的过程,可以通过举办办学理念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推动办学理念的学习,进而达到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学习办学理念,理解办学理念,认同办学理念和践行理念的目的。但“一口吃不了胖子”,践行办学理念要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学校文化建设实践计划,循序渐进地把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办学理念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上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蓬勃开展,进一步掀起在办学理念引领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新高潮,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学校,实现教育理想而努力奋斗。
五.萦绕理念打造教学模式。
校园文化重在课堂教学,要明确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改变教育方式和理念,整合校内教学模式及校外教学经验,集众家之所长,根据学科特点及本校实际情况打磨一套教学模式。因为当下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学校文化建设要走在网络媒介的前沿,整合资源,打造办学理念下的自身教学特色。与此同时,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成长形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讲求团队力量,共同打造生命共同体,打造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打造、反思提高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所以要力争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要求、力求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阶段的要求,积极构建理想教育文化实现学校教育改革,以关注生命个体生长全过程,以追求生命个体幸福生活为目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扎实落地。时代是出卷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答卷人,社会各界人士是阅卷人。让我们的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党和人民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