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苦学”到“乐学”——鹤山市古劳中学“生本教育”建设之路

  近年来,学校以“生本教育”为依托,在“善待差异、激发潜能、生本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突出学习的参与性、探究性和体验性,逐渐形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科有特色”的“生本课堂”新形态。

  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积极审视、科学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大做文章、巧做文章。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重点放在备课环节,由原来的备“教什么、怎么教”转变为备“学什么、怎么学”,充分思考如何组织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先重整教学资源,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充分预设好学生会做的、不会做的、可能提的问题、想提却提不出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这样,教师可以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原有状况,做到心中有学生。之后,明确教学目标,尤其要体现学科思想、科学方法和知识达成度,寻找知识根脉,关注重点环节,把握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目标。

  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先学后教,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中,如何真正体现“以学定教”呢?我觉得还是从最基本的几方面着手。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探究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等。学校强调,教师要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以学定教”,要把学生当作学习任务的“首要责任人”,教师由教的“控制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要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教师要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获得成功的愉悦。总而言之,“以学定教”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享有自己学习的空间,并且在已有的空间内发挥自己的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

  生本教育强调先学后教,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做好学生的预习,课堂上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每节课上课前,教师要先给学生设置一定的前置研究,例如英语课上教师让学生画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找出文中你觉得精彩的部分,演一演;找出你最喜爱的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等。此外,前置研究必须每天坚持检查,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可由教师检查,也可让小组长检查,要培养学生自觉完成前置研究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上课打一场“有准备的仗”。以下就是对生本教育的一些简单介绍:

  1.实施生本教育的手段。

  在生本教育中,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接受与学习,而不再是为了教师更方便的执行教学计划。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推动角色转变的顺利完成。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在这计划中,所有的学生被无差别对待。这种把学生作为一个群体,而非具有个性的个体之集合的做法,对于某些性格特殊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教师们在做到有教无类的同时,还应当因材施教。对于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他人的关怀,感受到友谊的可贵,感受到集体的温馨,从而变得开朗乐观。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恶劣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学生的情绪与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取得教学实效、体现教学魅力的重要保证。

  3.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

  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转换角色,从“知识的神坛”上走下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共同组建“学习共同体”,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激励和善待每一个学生,创设一种“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自由自在地放飞。

  4.实施生本课堂评价。

  生本课堂,以学生的自学、讨论、交流为主,我们用多元、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学习、精神状态、合作探究意识等,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维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展示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依靠学生,把课堂与学习交还给学生,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是否积极、高效、快乐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的理念,既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生本教育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喧哗、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古劳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