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边疆小学教师教学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发展空间,网络资源,教育培训
  • 发布时间:2023-01-03 14:1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落实,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内在要求。但是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受到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以及工资待遇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使得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效果受到影响。因此,需分析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保障农村小学教学的效果,从而提升农村小学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培养的效果,促使学生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人才,推动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在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不但要重视教师教学质量,而且要重视教师专业的发展,以此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向着全能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为例,具体分析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此既可以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保障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效果,进而落实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和水平,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实现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发挥网络资源作用,提供教师进修机会

  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要求农村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保障原本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增设微机课和法治课以及外语课等多个科目,以此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教学科目增加的同时,与之相配备的教师并没有配备,依然由原本的教师承担新增科目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农村地区教师的工作量高于城市同类学校教师的工作量,使得农村小学教师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并且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时会严重缩减自身外出进修的机会与时间,最终导致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效果处于不理想的状态,阻碍农村小学教学水平的提升。要想保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就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为教师提供网上进修的机会。网络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业务学习以及教研等方面信息平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保障网络资源的提供是以农村教师发展的特点为基础,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诸多的便利。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解决农村教师难以外出进修的问题,提高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可以提升教师使用网络技术的能力,进而为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奠定基础,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小学的水平的目标,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开展多维度的培训,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因为地域和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处于较低的状态,使得农村地区教师的薪资待遇低于城市地区的教师,导致“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出现。且由于经费的限制,教师外出学习的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进而影响外出进修的效果。在这些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导致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极大程度地降低,进而导致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不利于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学生的发展。为了保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需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保障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如采用“校内辅导与下乡辅导结合”方法。在培训的过程中,按照就近原则,避开教学任务繁重的阶段,尽量把所有培训活动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其次,保障指导方法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理论+实验”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老带新”的指导方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方法。综合多种方法,可以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培养农村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保障农村小学老师的专业发展效果,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提高教师薪资待遇

  现如今,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要求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教学的效率。但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和观念等方面的限制,导致部分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学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难以大规模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既影响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可以不利于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要想保障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效果,就要增加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进而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队伍本就存在“招不来和下不去以及留不住”等现象,同时在薪资待遇较差的影响下,直接导致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质量和数量存在问题。因此提高教育的资金投入,为教师提供优质的薪资待遇,既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主动进行专业学习,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提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与水平得到发展,为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助力,保障学生的培养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在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保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就要掌握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问题,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国家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学教师的重视程度,还可以保障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效果,拓展农村小学教师的发展空间,实现提高小学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和水平的目的,为教育改革要求的落实奠定基础,为国家发展培养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斌业,赵玮. 人工智能助推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路径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1(8):1928-1929.

  [2]吴艳秋. 小学教师培训存在问题与提升路径研究——以S县为例[D].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21.

  [3]宾云.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路径研究[D]. 湖南:湖南大学,201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