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紧紧把握语文这一重要阵地,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知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而且要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应体会到教材的德育思想。所以德育教育渗透是有一定依据的。在挖掘德育内涵的过程中,要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
在德育和语文学科结合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崭新的视角参与文化知识学习,使学生在认真学习语文知识的背景下有效感知德育思想。学生在德育素养的支撑之下,可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今后的成长、学习中拥有良好的价值引领。
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小学语文德育的渗透阶段,语文教师不仅要扮演知识的传播者的角色,还要与学生交流思想,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小学生年龄较小,是长见识的关键时期,思想情绪波动大,是培养正确三观的黄金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息息相关,语文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精心设计,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接受德育的培养。例如,关爱他人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实际上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关爱他人对于成长和交流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相关的教育。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增加与关爱他人相关的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快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价值观念的提升。语文学科中也需要渗透德育思想,在课堂中能够有所讲解,有所渗透,让学生能够将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得到排解,从而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课文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应该增加与关爱他人理念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对于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而言,更重要的在于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学习正确的观念,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处于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的关爱他人的理念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动渗透,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在课文内容中的不断挖掘,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科质量。提高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学习感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所运用。
2.在语文阅读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除了教材中的知识,学生还会接触到大量的文章和书籍。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培养。首先在内容方面,教师要进行精挑细选,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书籍和材料。一方面更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建成。其次在阅读方法方面,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主动去理解和思考,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或者应用,才能够让小学语文课堂的德育教学更有价值。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内容教学的过程中,在这一课的学习当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并让学生明白如何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在课堂开始教师与学生一起谈一谈理想,并且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想。然后教师再带学生去了解有关毛泽东的理想故事,让学生去感受别人的故事,从而自己得到成长。在课堂当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想法,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从而去更好的引导学生。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设定一个大目标和小目标,让学生可以更加的勤勉努力。同时教师也要言传身教,也可以通过用自己的故事去鼓励学生,从而更好促进学生的成长。
3.借助信息技术渗透德育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由于语文知识理论性强、文字多、逻辑性不高,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找不到兴趣点,加上年龄特性,经常会出现上课分神、大脑“宕机”、专注力不足等现象的发生。而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过度重视,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上的培养,使他们没能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在学业上的过度重视,教师对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对文章的字、词、句的理解和对文章含义的解释,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去解答考卷上的问题,没有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让学生感受文章的人生观念,没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情感实际进行思考和反思,使学生无法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感受到文章的真实性,阻碍到了学生在情感思维能力上的拓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错失了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待人处事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匆匆》的课文教学时,可以将文中的“燕子”、“杨柳”、“小屋”、“太阳”等所描述的景观和物品运用PPT、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表达,在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文章含义的认知,同时,能够加强文章含义对学生的印象和记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时间的分秒进行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时间流逝得飞快,告诉学生“今天没做好、没做完的事明天可能就来不及”的人生道理,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渗入德育教学还需要教师进行思考和研究,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以及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
[1]李挺文. 试谈小学语文课的基础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 天津教育,2021,(33):173-174.
[2]蒋慧钰. 情境:德育与学科融合的高效路径——兼谈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实施[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11):13-1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