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语言,提升教学效能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03 14:15
摘要:由于小学生面对教师和表达语言时会有紧张的情绪,因此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消极学习,如不主动与教师对话、不敢独立表达等,制约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准确认识营造积极氛围的作用,构建轻松、和谐、民主、互动的课堂模式能起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是放松小学生语文学习心情的关键,也是推进语文教学工作、落实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经之路。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语文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学生在参与语文课程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还要锻炼自身运用语文的能力,语言表达便是其中之一。教师应关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正视教学阻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优化、丰富语文教学,采取科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营造积极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轻松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教学语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尊重学生,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法为其提供指导。由此,师生关系更和谐,学生真正处于“以生为本”的环境中,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其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必然提高,能进一步落实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介入学生互动中,与他们展开简单对话和交流。如围绕教材课文内容向学生提问,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其富有特点的语言表达。在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换想法,让他们说说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学生能在每一次互动过程中从他人的表达方式上得到启发,从而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结构和方式,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实现小学语文整体教学目标。
二、开发多样资源
丰富的语文词语储备是小学生灵活表达并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条件,无论在简单对话还是建构书面语句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运用自身积累的语文词语。那么如何丰富语文词语储备?通过阅读教材积累就是不二之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筛选过的,蕴含着大量优美、有学习和应用价值的词语。教师可以优化指导学生阅读,一边组织他们读文章,一边引导他们将文章中出现的新词语摘抄在积累本上。还可以适当延伸教材词语,给学生讲解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鼓励学生理解、记忆和积累。学生词语储备由此得以丰富,在面对相似语境时他们能够迅速调动思维、在大脑信息库中准确提取词语进行表达,为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还要关注教材生字来指导学生组词,要求他们积累所组词语,无形中丰富词语储备,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助力。
三、阻碍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
教学内容单一、指导方法落后、学习氛围严肃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内容方面来说,大多数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都将全部注意力放在了教材上,忽视了延伸和利用教材之外的内容。但教材能够为师生提供的语言学习信息是有限的,因此学生语言表达锻炼的空间有限,阻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从指导方法方面来说,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依旧采取“灌输式教学”等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影响学生构建自主思考和表达的空间,阻碍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限制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学习氛围方面来说,小学生心性不成熟,过于严肃的学习氛围无形中会增加其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敢说话、不敢表达。纵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环境,一些教师盲目追求自身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向学生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甚至以严苛的语言评价学生学情,导致学习氛围十分严肃,不仅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态,还影响了其语言表达行为,给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
四、革新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这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教学要求,教师要想让课程活动满足这一要求,革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的意义由此凸显。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支持下转化教学方法、调整指导学生的方式。随着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更多新鲜感,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课程活动、自由表达,有效落实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教研材料,如以“口语表达教学设计”为关键词在互联网上搜索观看其他教师的公开课视频或微课,学习其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组织教学的方式,进而结合班级环境和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研材料与发展班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需要之间的一致性。如仿照互联网微课资源,基于教材文章主题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拓展话题设计微课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微课内容、微课学习感受、微课话题理解的想法。自由表达越多,学生语言表达练习就越深刻,长此以往必然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效落实教学任务。教师还可以尝试选择更简单的手段革新教学方法,如在讲解写景类课文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还原文章景色构建语文情境,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态呈现语文信息,激发学生描述情境的欲望,促进落实教学工作。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单一、覆盖不全面,指导方法落后、缺乏科学性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阻碍学生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想实现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应解决现存问题,深化研究指向学生语言表达的科学教学方法,如开发多样资源、细化实践活动等。灵活挖掘、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实现高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海霞. 小学语文语言积累完善体系构建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08):71-73.
[2]卢惠琴.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策略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7):152-154.
[3]梁文涛. 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研究[J]. 现代农村科技,2022,(0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