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理学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教学,路径,研究
  • 发布时间:2023-07-01 17:00

  王 莉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人文素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中职院校开展生理学教学时,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渗透,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本文结合生理学学科的课程安排与学科特点,详细论述人文素质教育在生理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路径,为教师在生理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提供参考。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学生高尚的个人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令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品质。中职学生整体人文素质偏低,教师要注重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生理学主要包含了生命、健康、疾病等教学内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关怀思想。教师要注重在生理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在生理学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质和专业水平,具有过硬的教学水平,才能将生理学教学内容中的人文教育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将这些人文教育知识呈现出来,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生理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增强生理学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功效,令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就要从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在医学知识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探索有效的渗透教学方法,提升生理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生理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是两个相对的概念,生理学教学属于医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学生们在学习生理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许多与健康、疾病有关的知识,并对健康和疾病形成科学化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疾病的防治和诊疗,就会具备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教育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学习如何治疗疾病时,要充分认识到,感染疾病的主体是人,在进行疾病诊治时,既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还要关注个体,以人为本,在救治的过程中,对患者充满人文关怀,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生理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两者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开展中职生理学教学时,要注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

  2 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生理学教学讲述了各种疾病的防治与诊疗,表面上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研究对象是各种疾病,实则不然,感染疾病的是人,学生们实际的研究对象也是患病的人,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这就决定了生理学这门学科并非单纯的医学科学学科,还同时具有社会和文化特点,需要发挥出生理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功效。长期以来,我国中职院校在开展生理学教学时,大都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教学重心放在医学专业教育之上,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仅仅只有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家都对此缺乏重视。在港澳台地区,许多学校在生理学科中,融入了大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不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还对此相当重视,学生需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会纳入学生考核成绩。比如说,台湾职业院校的生理学课程中,包含了死亡学内容,在探究死亡学的知识时,教师从死亡的生物、心理、宗教、文化、社会、临终处置、医学史观等多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让学生看清死亡的本质,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让学生在深入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对医学人才的人文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生理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需要在维持当前生理学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丰富师资力量,提升生理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3 生理学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要在生理学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综合素养是前提。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个人素养,才能有效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古语有云,名师出高徒。教师具有高尚的个人修养与道德规范,能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带给学生更多正面积极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行,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为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恪守学校各项制度,平时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以实际行动向学生渗透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为后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做好铺垫。

  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时刻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第三,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纪律。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教师要严厉制止,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纪律意识,塑造学生良好的是非对错观念,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四,教师要以宽容、仁爱之心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和困惑,教师要耐心进行解答,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让学生在与教师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强化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师在课堂上,除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借助课堂这一平台,开展育人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最后,教师还要在课堂之外,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除了关心学生学习之外,教师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内心的困惑,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各种难题,引导学生走出困境,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只有做到上述几点,教师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为学生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使生理学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出更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疾病的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与学生谈心,鼓励学生向教师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通过为学生解忧的方式,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并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的健康观念,以教师高尚的个人素养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实现生理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渗透的目标。

  3.2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元素

  生理学教学包括引导学生研究机体的组成部分,构成机体的各部分的功能、机体组成部分如何正常运转等知识,生理学在人类发展历程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元素,具有十分深刻的人文内涵。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背景资料的方式,讲解有关生理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将生理学中的人文元素呈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解血液循环的知识时,可以通过网络搜集英国医生哈维的相关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哈维医生在血液循环方面,如何通过锲而不舍的研究,推出血液循环理论,为人类医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此来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让学生被哈维医生的精神所感染,形成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品质。又例如,在学习消化吸收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则可以结合J.Robin Warren和 Barry.J Marshall这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的事迹,展开人文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两位科学家如何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故事,以及他们在200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成就,让学生们赞扬和学习他们这种医学的利他主义精神,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结合这些真实的科学家事例来讲解生理学专业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更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文知识,丰富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树立无私奉献和为他人服务的职业精神,凸显生理学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时代性。

  除了挖掘生理学专业的相关背景资料外,教师还可以从生理学不同知识点入手,挖掘其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元素,将人文素质教育体现在生理学教学的方方面面。例如,在讲解血液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献血认知,消除学生对献血的恐慌心理。教师就可以在讲解机体代偿功能时,结合这一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分析,献血的失血量是否超过人体总血量的10%。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所学知识点,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献血并未超过人体总血量的10%,机体代偿功能可以迅速帮助人体恢复,因此,献血不仅对人体无害,还能够为他人提供极大的帮助,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学生在这些人文知识的渗透下,思想道德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在未来从事医学相关工作时,也能做到关爱他人、以人为本。

  3.3 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学中的实验教学都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教师要在开展实验学校教学时,进行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在开展实验研究时,也能对各种生命抱有敬畏之心,尊重一切人和动物的生命,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善待动物,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例如,在利用兔子进行实验研究时,教师在前期捕捉兔子时,就要提醒学生,用柔和的方式来捕捉兔子,切忌简单粗暴。在进行麻醉剂注入前,教师要反复提醒学生,对麻醉计量进行多次核算,避免剂量过多致动物死亡或计量过少增强动物痛感等情况。在操作过程中,教师也要来回巡查,确保学生操作得当,最大程度保证动物生还的可能性。如果因为实验需要导致动物死亡,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实验结束后,对动物尸体进行妥善处理。首先,通过在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使学生对任何生命都保持敬畏之心。其次,实验教学通常都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生理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包含了许多临床实验,每个小组都要以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实验任务中的各项步骤,将临床实验中,医学工作者对患者精神、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关注全面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主动与组员进行分工合作,提升临床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学生以后从事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开展科学实验,需要具有严谨、科学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都能做到严谨科学、务实求真,教师要在每次开展实验教学前,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在实验时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还要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关注实验步骤中的各个细节。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变化。在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值时,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读取数值,正确填写数值单位。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勇敢的实验品质。在生理学实验中,常常涉及到用动物活体进行实验的情况,一些胆小的学生,尤其是女生,在看到各种动物活体时,不敢进行实验操作。教师要运用生理学的专业知识,消除学生内心的恐惧,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实验操作,同时鼓励学生克服恐惧,勇敢踏出实验操作的第一步。教师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每一次的实验操作都能够极大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学生能够珍惜实验操作的机会。通过这种人文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4 结束语

  中职院校在生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必然需求,也是加快中职医学教育专业改革的有效举措。教师要在生理学教学中,积极渗透各种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关怀意识,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