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与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信息化教学资源,学科教育,深度融合
  • 发布时间:2023-07-21 11:59

  马福祥

  (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清源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各学校教育信息化设备配备更加完备,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高效地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教学科的有关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学科教育;深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6-012-01

  在现阶段,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对教学课堂进行重点优化和升级。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并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到学科知识的魅力和价值。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重要的载体,让学生在浓厚的教学情境中,对学习产生欲望。同时,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情况下,让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最终,让信息技术真正的带动学科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一全新理念,在长期发展中该规划已经到了尾声阶段,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文件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手段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这为学科教师开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之所以强调要在开展学科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其原因有三。第一,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从根本上挣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能够实现学科课堂教学教师→学生、教材→实践等多方面的转变,能够开辟学科教学新舞台,为学生进行课程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在响应素质教育需要下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方面综合培养;第二,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够有效推进学科教学发展,它能够丰富学科内容、丰富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科教学与时俱进,从而激活学科教学课堂;其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够促使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教育的未来发展的主趋势,其积极作用不可忽略。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一)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要想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并保证两者融合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提高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们需要自己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解放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思想,突破传统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学校方面需要根据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各种培训班和会议进行组织开展,以期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加强其对现代化教学软件的熟练掌握。学校领导也可以直接以投影仪对传统黑白展示方式进行替代,以PowerPoint 文稿取代教案,多媒体播放器对手工板书进行取代,利用一系列信息化的载体来实现对教师授业解惑的培训。这样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们就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化的教学方式,达到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融合的关键步骤。信息化教学环境可以真实的创造出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以及信息获取和协作学习等多方面的教和学方式。主要通过创造数字化应用软件,并建立教学资源库,从而更好的达到推广作用。近几年以来,根据每个省教育资源平台的扩展来应用到活动当中,在以上基础中,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教育的创新,并采用信息化教学理念,从而更好的使现代教育者感受到信息化教学的魅力。同时,进行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是需要从小学教师进行学习,还需要要求学校和社会中较多的专业认识,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小学教师创造更多的资源以及有效的帮助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成为更好的搭建信息化教学的平台。

  (三)利用网络丰富学习评价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编写的具有针对性的在线练习,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及时反馈,便于师生及时了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物理、化学等在线作业平台,或是在线调查工具等,都可以应用到网络环境下的课堂学习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评价工具逐步突破现有以知识技能为主的评价内容,向问题解决、思考和情感态度等评价内容方面发展。

  (四)拓展信息化应用范围,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

  进一步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逐步拓宽办公、教学、服务、资料等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初步实现日常办公无纸化、学校管理数字化、教研备课网络化、师生档案数字化,以教育信息化应用为主线,以提高效益为核心,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促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的迅速提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深化新课程改革,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应用广泛”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格局。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课的优质课大赛,学习交流先进课例,提高教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能力。创新教学模式。立足课堂,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微课程、PPT课件、网络教材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课程的重构、重组,提高课堂效率;开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优质课展示活动,总结经验,基本形成各个学科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

  结语:

  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随着培训的推进和校园网的建成,培训资源也在不断地变化、生成。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现信息化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根据教学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认真总结和研究改进措施,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龚子明.信息技术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探讨[J]. 科技风,2023(11):104-106.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2311034.

  [2]钟景顺.基于现代教学论的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7):143-14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