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提升小学生数学笔算能力的有效性策略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1 15:22
魏明海
(大田县第三实验小学福建三明366199)
【摘要】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当下教学背景下,教师展开数学学科教学活动时,需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考量和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教学引导和帮助,有效提高整体数学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当下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笔算能力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得到相应能力的完善,保证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用。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针对提升小学生数学笔算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性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笔算科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6-012-01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践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笔算能力的研究,可以帮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教学引导和帮助。在数学教学中,思维逻辑能力是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情境的前提和基础,这种能力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提高笔算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笔算能力需要考量的是学生的内在思维敏锐度,针对这一内容对学生展开引导和帮助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提升小学生数学笔算能力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开展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数学学科相关的教学模块,并理解不同模块对小学生相应能力提升的意义作用。在数学学科中,笔算能力是对学生内在逻辑思维的培养和塑造。在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笔算能力之后,才能更好的深入理解数学学科,完成对应的数学应用和实践。笔算是数学学科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必需要具备的一项基础能力,笔算能力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科兴趣,推理能力,独立思考等相关能力。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实践时,通过科学完善的教学表达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并完善笔算能力,更好地获得数学学科教学和实践成效。在今后的深入性计算学习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游刃有余,对数学学科具备更加科学的理解和认知基础。同时,学生良好的笔算能力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独立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形成。教师在设计教学引导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得到笔算能力的提升,可以为学生创造合理的训练情境和背景。在更加合理的教学视角下,保证数学学科教学表达的完整性和丰富性。最后,笔算能力是提升计算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具备良好的笔算能力学生才能更好的完成数学相关的学科性实践。数学学科往往都会落到综合性的运算和推理之中,而良好的笔算能力可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一种更加具有逻辑性和推理性的形式去一步步的完成相关的教学实践和任务。有效推动数学学科教学实践的深入,保证整体教学成效最大化,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笔算能力的有效性策略
1. 培养笔算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好运用合理的教学引导形式培养学生内在的笔算意识,使学生具备笔算的认知和习惯,能够在相关的教学实践中,主动的拿起笔计算,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实现学生笔算能力的提升。同时笔算意识的养成,会让学生主动自发的形成一种动笔意识。面对相关教学实践任务,会主动的去思考去理解,考量相关的实践视角和计算方式。使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深入思考,独立探析的意识,能够在不断的教师引导中,真正的具备笔算能力和学科水平。有效实现学生群体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保证学科教学的有效深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和完善,推动教学成效的充分凸显。
2. 创设笔算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笔算为视角,创设合理良好的笔算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去思考,去理解自己所要计算内容,以一种更加具象的教学演绎方式,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学科。具备对学科的认同度和理解基础,便于今后针对数学学科的深入性学习和理解。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常常较为浅层,教师通过创设笔算情境的方式,将要通过笔算完成的教学实践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更为容易地接受。同时也为相关的教学内容添设了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元素和条件,学生会更加具有兴趣感和参与度。有利于在更加合理的视角下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入,帮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笔算能力提升,具备内在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用最大化。
例如在开展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借助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笔算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简易方程这一单元的教学实践中,需要学生对相关的运算律具备一定的理解认知基础。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将笔算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可以用笔算去推动计算过程深入,利用笔算来核对计算结果的准确与否。比如教师可以借助粉笔盒数目来创设情境设置未知数,引导学生进行推演写出关系式,列出相关算式,计算出最终结果。使学生在计算出结果后,借助笔算的形式去重复演绎,推演,核算。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内在的耐心和细心。也在合理的场景下,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感和兴趣度,配合教学实践的深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整体教学效用最大化。
3. 多种表征笔算过程,使学生由直观感知到抽象理解
笔算的过程如果只是以文字的形式来呈现计算的方法,学生对其中的算理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其思维也不能由直观感知来上升到抽象理解,单纯的记忆笔算的方法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笔算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实物、图形等元素,让问题呈现得更加直观,让学生可以借助亲身动手的操作,去思考理解笔算方法背后的算理。教师运用直观的元素,沟通笔算的操作表征、符号表征和语义表征,帮助学生理解笔算与口算间的联系,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笔算算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乘两位数》时,首先让学生分组合作,借助小棒自主探究12×14,让学生在尝试动手操作中思考解决问题的的方法,然后借助点子图,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圈画表示出来,发展学生由实物直观到几何直观的过程,接着把点子图圈画的过程用横式表示,提升学生符号表征能力,最后把横式整合成竖式,让学生对两位数乘法竖式笔算其中的算理能由切身的体会。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培养学生笔算能力的重要意义作用和价值。通过培养学生的笔算意识,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设笔算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多种表征笔算过程,使学生由直观感知到抽象理解,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有效深入,保证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春梅.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21(20):96-98.
[2]沈见涛.注重小学数学笔算教学提高学生笔算能力[J]. 考试周刊,2018(2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