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关系大揭秘,一文了解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尿酸血症,糖尿病,关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30 15:33
孙海榮
(北京市公安医院 北京朝阳 100121)
1.什么是高尿酸血症?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哪些?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升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非同日2 次血尿酸>420u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常伴有肥胖、血脂异常、2 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随着其发病率逐年升高,渐被人们所熟知。事实上,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发展是非常痛苦的,血尿酸过高时可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关节局部等组织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破坏,导致痛风、关节变形或尿酸性肾病,严重者还可以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大量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导致患者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了解高尿酸血症的病因,有效预防和治疗,减少疾病造成的损害。高尿酸血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遗传因素:高尿酸血症具有遗传特征,一般家庭中患有该疾病的后代患该疾病的概率很高。另外,年龄、种族、性别、环境等因素均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紧密相连。(2)饮食影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高嘌呤饮食有关。高嘌呤饮食在人体内被氧化成尿酸,体内尿酸代谢异常,所以尿酸含量高,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甜食、碳酸饮料、海鲜、动物内脏等等。(3)疾病因素: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病等,这些症状会使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尿酸排泄减少,引发高尿酸血症。(4)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剂呋塞米、抗结核药物吡嗪酰胺等药物,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2.导致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所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疾病。糖尿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这种病的主要特点是血糖明显升高,虽然它是一种慢性病,但如果不认真对待治疗,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心脏、血管、神经、肾脏等慢性病变,严重可危及生命。如果想治疗糖尿病,就必须首先找到其发病的原因。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糖尿病呢?(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非常明显的家族遗传易感性,这是导致糖尿病的一项重要原因。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那么其后代患糖尿病的几率就较其他人高。(2)肥胖:也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腹部肥胖,其大多数是2 型糖尿病。这是因为肥胖者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胰岛素血症,这大大降低了胰岛素与其受体之间的亲和力,阻碍了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不知不觉中导致高血糖水平。(3)饮食不当:饮食不当也容易引起糖尿病。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日常饮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然而,高脂肪饮食明显抑制了身体的代谢率,从而导致体重增加、肥胖,最终导致糖尿病。因此,为了预防这种疾病,有必要确保多样化的饮食和均衡的营养。(4)长期过度的精神压力:过度的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再加上过度的心理压力,会导致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显著增加,从而导致血糖迅速升高,对胰岛素也有拮抗作用。如果长期精神压力过大,这些激素会长期大量释放,从而引起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高血糖,导致糖尿病。(5)体力活动不足:许多人很少锻炼,平时也很少从事体力劳动。这确实是日后患上糖尿病的隐患。如果长时间运动过少,不仅体重会增加,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代谢紊乱,进而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几率。
3. 为什么说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呢?
高尿酸血症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独立危险因素。尿酸盐结晶除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外,还可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损伤胰岛β细胞,引起胰岛素抵抗,进一步加重糖代谢紊乱。因此,掌握正确的尿酸管理方法,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高尿酸的直接刺激和高尿酸引起的血压升高都会对胰岛细胞造成损伤,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血糖不能将足够的胰岛细胞输送到细胞中进行利用,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当尿酸盐沉积在胰岛上时,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诱导和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糖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引发糖尿病。相关研究表明,血尿酸每增加1mg/dL,患糖尿病的相对风险就会增加65%。(2)2 型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形成高尿酸,这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和尿酸排泄功能异常有关。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异常会对身体正常的尿酸代谢造成影响。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功能,导致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下降;糖尿病患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将加速嘌呤分解代谢并加速尿酸的产生;当患者并发酮症时,体内过多的有机酸会在肾小管中竞争,抑制尿酸的排泄,从而导致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使糖尿病患者出现高尿酸血症。(3)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需长期用药,例如:① 噻嗪类利尿剂,代表药氢氯噻嗪。利尿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钾血症、低钠血症,还会增加尿酸水平。这种增加与治疗的剂量和持续时间有关。剂量越大,治疗持续时间越长,对尿酸水平的影响也越大。因此,建议小剂量使用利尿剂。② 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它是治疗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尿酸排泄,升高血尿酸水平,不利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③ 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或长期处于高胰岛素血症状态,胰岛素可激活尿酸盐转运蛋白1,胰岛素会促进肾脏近端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使尿酸水平升高。另外如果患者的基线尿酸水平较高,则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4)胰岛素抵抗:2 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这也是导致血尿酸升高的重要因素。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酵解过程的转变,从而影响体内血尿酸的生成过程,导致血尿酸生成增加;当胰岛素抵抗发生时,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身体胰岛素分泌代偿性增加。高胰岛素血症会刺激肾小管,增加尿酸的重吸收。尿酸重吸收的增加意味着尿酸排泄的减少,也会导致尿酸水平的升高。
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当加强大众的疾病防范意识,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发生发展的风险,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在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同时,需要兼顾糖尿病的风险和预防手段。同样,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也应当注意监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水平,早发现早干预,防止疾病进展,尽量避免严重并发症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