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创造性教学法,中职,机械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9-08 19:14

  陈 夏

  (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徐州机电技师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31)

  【摘要】我国领导人曾经发表重要讲话,表示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本文从重要性、现状方面出发,着重剖析了如何让创新型教学在中职机械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措施,希望促进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接受创新教育方法,以市场为导向更好地培养人才。

  【关键词】创造性教学法;中职;机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8-005-01

  引言:中等职业学校中,机械教育是机械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机械理论知识的研究。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使用机械技能参与实践的重视,而这种教学上的忽视会影响学生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等职业机械教育中的教学方法应使教育工作与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并培养实践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在所谓的创新性教学法中,学生是被授课的主体,教师主要是辅助者,创新教学法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实践已经证明充分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在中等职业机械教育中,教师利用创造性教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空间思维能力,从而为中等职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促进了中国中职学校的机械教育。

  二、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教育的现状

  1. 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法中,知识主要来自教师的解释和教科书,但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并未受到增强,甚至逐渐减弱。目前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正在迅速扩大,而私立学校正单方面寻求改善经济可行性而忽略了招生选择,导致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的机械操作能力很弱。此外,学校一些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性也直接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教育停滞不前。机械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局限于书籍,没有深入的思想,也就无法对机械的结构和操作有深刻的了解,因此学生的整体素质很低。

  2. 旧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规划混乱不堪,由于时间紧,任务繁重且难以消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技能水平低下,这通常会导致他们在三年级进入公司实习时产生非常无助的感觉。而且由于公司的机械工作非常繁忙,因此机械员工没有能力为实习的学生提供科学而系统的指导,因此学生在掌握技术之前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习惯机械的基本操作。这种过时的课程体系使学校的理论课程与学生的实际生产和实践相分离,使学生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实际操作难度,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3. 课程缺乏实用性

  大多数私立学校都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许多学校的机械课程严重缺乏实用性。学生无法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任何相关知识,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教师正在解释机械原理时,仅展示基于教科书的图片,学生无法通过参考实际的机械结构来掌握知识。实际上,操作机械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学生别无选择,因为学校没有配备实际操作用的机械。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严重缺乏实践机会,并且无法通过特定任务学习知识,从而降低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4. 教学风格单调,评价体系不健全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各种科目的教学形式都在因时而变,但长期以来一直以机械专业的教育形式保持不变,很显然这种传统保守的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繁琐和乏味,以至于极大地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学生对机械知识的掌握比较浅显,没有产生深刻的理解。除了不完整的课程评估系统之外,大多数学生还应习惯性应付考试而不是认真地检查和准备考试来获得对他们知识的内化。

  三、创造性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教育中的应用

  1. 建立创新的教育理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强调教师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侧重于教师对相关知识的解释,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仅强调通过教师的解释、教科书和理论来获取知识,然而学生在该专业的技能水平却非常有限,因此在将创造性教学法应用于中等职业机械教育时,作为老师必须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教授的主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造力。老师的教学思路只是整个课程的指南,真正的学习主题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采用2 + 1学校系统模型来完善课程评估系统

  当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院仍然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很少有中等职业学院采用2 + 1“学制的模型。因此,应该推广这种模型。对于相关的机械培训实践,在第一、二年专业学习中,作为老师必须对学生提出具体而严格的要求,明确学习任务并指导学习。教师在两年学习结束的时期要为每位学生编写任务书以便学生可以进行明确的任务实习,在进入企业后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习过程中锻炼适应能力,为正式进入企业打基础。完整的课程评估系统是一个学术系统,作为该模型的一部分,学校可以开发一个全面的课程评估系统来鼓励学生系统地进行复习他们所学到的知识,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并塑造自己的知识。

  3. 加强社会实践

  机械专业的学生最终可以通过简单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在学校的实践则成为学生进入社会并使用所学知识的基础。正因如此学校不仅要对机械教育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讲解,而且要重视加强社会实践。当地部门可以学校与公司联系起来,双方签署一份学生实习合同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学校为公司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该公司为学生提供实际的职位,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将机械的生产理论知识整合到公司的实际生产过程,使其机械的生产操作过程有深入的了解。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机械制造专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高素质机械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是机械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教学法通过实践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吸收,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自主学习和机械学习的能力,响应市场发展需求的能力以及培养社会发展新人才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文俊.浅谈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41-42.

  [2]石军.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24):98-99.

  [3]陈郁丰. 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5.

  [4]傅从祥.创造性教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阐述[J].时代农机,2020,47(05):82-8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