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讨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对策
  • 发布时间:2023-09-08 19:16

  普家文

  (普洱市孟连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关键,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动力。因此,提升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显得格外重要。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方法来尽可能解决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8-009-01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是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论断,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化、多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一、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不被重视

  在当代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以及家长一味并且盲目的追求升学率,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从而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首先来自学校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被重视,普遍存在这种看重“智育”而忽视了“德育”。在许多学校、德育课程通常被其它课程所代替,学校常常是形式上开设了此类课程,但是并没有分配专业的老师来教学,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德育课程往往由各类老师轮流代替,社会在评价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往往只从升学率去分析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德育等所忽视,在整个社会重学业而轻德育的环境下,学校自然而然的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再者,家长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重视,大部分的家庭一味的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并不清楚这门课具体是起到什么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没有被普遍的接受,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地位。

  (二)教育模式僵化、方式单一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新事物以及新观点层出不穷,导致当代中小学生思想更加丰富与复杂,学生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紧跟时代,就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于僵化,教育方式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通常表现为传统的老师说教模式以及强制灌输单一理论,缺少与理论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每个学生的想法看法、成长经历都尽不相同,教育者往往使用一个僵化而固定的模式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这样的教育行为会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忽视,老师在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没有和社会现状所联系,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容易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失去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而产生厌倦感以及排斥心理,把其当作一门应试考试,学生顺利完成了其“考试”。但如此一来就与德育的目的:“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背道而驰。

  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深化课程改革   

  伴随着课改的全面实行,教育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新时代下,文化成绩已不能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德育发展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等各界应深化课程改革内容,积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优秀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际生活为核心,依据中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展现其主体地位,为学生打造相应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内容。让中小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优秀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领导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化教育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改变传统的衡量学生的标准,注重全面权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格。

  (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快速改善目前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应紧跟社会发展,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多媒体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跳出固有模式和教材内容的束缚,紧密联系当下的生活和社会、政治局势。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摒弃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与学生互动的频率,提高自己的亲和度,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往乏味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丰富、有趣,显著提升教学成果。

  (三)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坚决纠正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重教轻德”的片面认识,要树立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灵魂的理念,在教师的选聘和招录中,要始终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要地位。对中小学教师的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要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要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量化考核,并定期对中小学老教师的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测试,将成绩纳入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中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很容易走向趋利性,而且市场经济的运行,容易导致人们关注个人利益,强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甚至产生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因此,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通过专家讲学或讨论的方法加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教师们确立为人民服务、教书育人的价值观,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科研、本职与兼职的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作为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它对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品质,我们必须整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沈海华.思想政治教学现状与问题措施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6):23-24.

  [2]马永贵.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思想政治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1(06):9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