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分析
  • 发布时间:2023-09-08 19:49

  张帮琼

  (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一小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是其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重要课程。阅读作为其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养、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对此,还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融入合作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成为教师阅读教学中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12-007-01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学生兴趣的激发、教学主体地位的提升,创新教学方法。而合作教学方法能够满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对此,教师应首先了解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不管是语文基础知识的了解,或是重点难点的理解全部以阅读为前提。对此,还需要教师在掌握阅读教学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应用合作学习模式。

  一、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阅读教学中多是教师把文章分成不同段落,并逐一段落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文章中心思想总结。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路完全是跟着教师思维而思考的,学生缺少自主性理解。加之,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足,使得语文阅读学习效果不尽人意。而应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断的引导学生自主知识探索和掌握,继而达到真正理解,才能提升学习能力。把合作学习模式渗透在阅读课堂教学上,可以给每个学生展现的机会,自由的表达意见。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提升学生团结意识与竞争精神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想要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更好的实现人生价值,其团结意识与竞争精神是必不可少。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将班级学生4--6人划分为一组,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同时也有一定的竞争性。这样一来,学生集体荣誉感就会提升,继而不断的努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同时,提升学生竞争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一)构建合作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前进的动力,是人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更乐于投入到学习中。对此,想要更好的融入阅读教学中,其第一要素应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更好的学习。

  通常状况下,合作学习将学生4--6人为一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状况按照学生差异性和特点进行划分。同时,以游戏、问题探究等形式进行合作教学。当学生交流、沟通后拉近距离,随后,教师进行小组竞争,使学生提升荣誉感继而提升合作学习积极性。

  (二)设定学习目标,分组探究

  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知识结构形成阶段,对于一些阅读文章理解较为浅显。同时,学生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性,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设定详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继而有针对性探究。当小组成员充分交流讨论后,总结答案由组长代表发言解释。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各小组给予鼓励。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阅读教学中,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学会生词、多音字、体会“才”的不同意思、品味“我”的心理活动。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阅读,学生遇到不懂的词语和生字进行标记。随后,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提问,由其他小组知道答案的同学帮助解答。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各小组间相互帮助,相对于灌输式教学,学生更加记忆深刻,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教师做到引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文章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则会较为吃力。此时,还需要教师适当的参与到合作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当小组成员出现争议后,教师应帮助总结整合意见。

  比如:在《黄河象》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文章,使学生对文章中心意思有初步的了解。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完整的黄河象的化石是怎样形成的?你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故事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主课文朗读详细了解文章中心意思,分析文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意见分歧教师则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怎样根据问题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四)读、思相结合

  学生在读书时喜欢大声朗读,没有思考的习惯,因此教师要根据读物内容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提高读的效果.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来扩展阅读。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最后各小组代表作总结发言。这一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完成的,学生对理解与解决一个问题有了一定认识。

  三、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探究,动手合作,延伸到课外。课下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并且会慢慢提出问题,师生间.生生间互相探究解决。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巩固。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因此,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让学生去阅读,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故事,并让学生自主合作去查找有关的故事……如:学习课文“少年聂耳”通过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聂耳的故事,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聂耳的少年时代的刻苦与勤勉。学习《一定要争气》时,了解当时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在世界没有地位,一个外国留学生的艰苦生活,学生还收集到童第周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优秀的课外资料:“小童第周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擦干伤心的泪水,在昏黄的路灯下一直学习到深夜,使陈老师深深地感动,最终成绩名列前茅”,体会他的努力与坚持,最终成为为国争光的楷模。在拓展《画鸡蛋》时,对达芬奇这位神奇的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并在音乐、文艺、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第一流的学者”,“旷世奇才”。学生们惊叹于名人的故事,参考他们年少时努力的付出,更加深刻地起到了教育意义.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不仅让学生在语文课中敢想敢说,同时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我们常强调:授人以渔,学生是学习的“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合作学习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阅读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并有所发现,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应当得到重视。

  结语:

  现阶段,合作学习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课堂教学中。经过事实证明:合作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应用,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束缚、创新教学方法,继而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学习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梅.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5(01).

  [2]李永飞.初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亚太教育,2015(31).

  [3]刘雪丹.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