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教育方法
  • 发布时间:2023-09-22 10:58

  王巍

  (简阳市雷家望水学校)

  摘要:为加强对小学生安全意识的更好形成,我国教育部适当更改了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同时设立了《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模块学习能够对学生在安全方面的辨别能力进行更好的提升,强化学生成长中对安全的防范意识养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针对学生所进行的安全教育教学效率的更好提升,需要加强其在教学中有效性的充分发挥,制定良好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8-016-01

  “安全问题从小抓起”,这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份责任。从小抓起也分为两种含义,一方面是指从小学生抓起,另一方面是指从小事件抓起。阐述了在小学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道德与法制安全意识社会对于青少年的安全保护是最根本的任务,学校对小学儿童的安全教育也同样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儿童的安全问题值得全社会关注,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根基。从学校角度出发,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学校有序开展教学的先要条件,没有安全保障的校园是无法发展和继续教育的。因此,保证每位学生的在校安全,是学校和教师的重要责任。

  一、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多,在孩子成长中,接受到的社会化活动形式逐渐增多,且娱乐内容不断丰富,使得成长中的安全风险与潜在隐患也随之增加。在日常生活中,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影响与全面推广使得更多孩子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大,在危害自身身体健康的同时,对自身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价值观念形成同样具有一定的荼毒作用。此外,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学生所接受的学习知识多样性逐渐增加,好奇心的不断加重,使得对外界的诱惑力缺少抵抗性,以及在学校课外活动的参与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导致活动的参与会有较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由此可知,在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安全风险多种多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几率不断增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为此需要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更好培育,强化对学生教学过程中,安全教育活动的更好实施。通过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实施,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降低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安全事故风险。

  二、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生尚处于思想启蒙阶段,学习理解能力很有限,如何化繁为简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要使小学生了解信息时代,从而能敞开心扉,积极接受新知识、新理念。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老师能实现对孩子们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在关于道德和法治的课程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与家庭教育相融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在课堂室内教学中,针对安全意识,教师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与儿童安全有关的事件,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方案不仅针对学生,而且针对儿童的父母,他们必须认识到保护儿童的重要性。该模式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建立了安全管理监督系统,使儿童能够随时在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下维护安全。教师还可以与子女沟通和积极交流,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儿童制定社会框架,使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儿童,并在实施基于方案的教育模式方面,利用互联网和媒体技术来深化学生的观点和提高他们的安全感,意识到社会环境面临的安全风险。设想情景教育模式已经逐步实施,包括在全国各地的小学和中学教育,使儿童能够获得一系列安全教育,同时了解到缺乏安全意识的严重影响,并积极促进学生对自我保护的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学生的一些安全教育视频,使学生能够从更直观的角度培养安全意识,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犯罪类型。

  三、加强师生交流

  小学生生长发育特点表现为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并想通过亲自探索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但由于自身年龄的限制,他们对于新鲜事物背后隐藏的安全隐患全然不知,而且缺乏相关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法律意识,因此,往往导致诸如溺水事件、坠楼事件、触电事件以及猥亵事件频发。教师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必须承担起保护儿童安全的责任,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多和儿童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动态,并给予他们合适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要给学生讲授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帮助学生及早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能够及早认识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利和安全。此外,教师要理解小学生想要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同时要引导他们探索新鲜事物的正确方式,使之懂得如何避免安全问题的发生。教师在和儿童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逐渐争取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使他们懂得在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寻求教师的帮助。

  四、总结

  树立儿童的安全意识以及提高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是小学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根本目标,相关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险性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贾艳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探究[J].考试周刊,2017 (52):113.

  [2]孟凡芬.新课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上),2017 (6):6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