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设计融合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技术,鉴赏教学设计,融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22 11:11
谭舒尹蒋沅志
(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正在不断倡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尤其是在美术课程鉴赏的教学中,在多媒体手段的帮助下,学生对艺术作品在视觉方面的冲击和感受就会更加深入,在进行鉴赏的时候也就会发散思维,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本文就信息技术和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融合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美术;信息技术;鉴赏教学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3)9-022-01
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美术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储备与绘画技巧,都会布置大量的美术习题,想要达到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目的。但是在繁重的美术技巧练习下,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学习美术时产生疲惫感,再加上有些知识与技巧晦涩难懂,老师单纯的口语讲解与示范很难让学生理解。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老师就需要将美术鉴赏与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为了不让鉴赏教学只是流于形式,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进行了如下探析。
一、依据教材内容恰当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除去一些高中美术教师不乐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新课堂教学以外,还有一些美术教师为了能够快速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脱离教材内容的教学,并且忽视了对高中学生美术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但是教材时高中学生接触美术并且提升自己审美品格和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础。作为教师而言,应该依据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教学要求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既要注重两者之间自然结合的可能性,也要注重使用频率的科学性。例如,在教授《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好多高中美术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蒙娜丽莎》的画像进行简单的展示,并没有利用多媒体视频等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鉴赏层面的讲解,如此一来,学生不能从简单的口头讲述中学习到有关《蒙娜丽莎》的鉴赏知识。为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集中多媒体教学的各种功能进行信息化的教学实践。
二、优化信息化教学方式,实现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案的创新
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信息化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活动,对各项课程有效的开展。而要想课程得到非常有效的开展,必须要对教学模式实行优化,以及对教学方案实行优化,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开展的网络技术应用性,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目前,高中美术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存在刻板化的情况非常严重,从而使课堂的趣味性非常的低,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无法产生相应的兴趣。面临这样的一种学习,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非常有责任将这样的一种现象进行改善的必要,所以教师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学模式创新,而不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此外,通过增加课堂趣味性的方式,与学生之间形成非常好的互动,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进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学生进行世界名画的图片以及其他影视作品播放,强化学生对世界名画的欣赏能力,因为良好的美术都能够产生共情的能力,在学生通过对美术欣赏以后,对美术自身的含义做出相应的阐述,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能力。
三、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来促使师生互动,创设和谐的美术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课堂教学进行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单项式的教学很难让师生之间有过多的交流,老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永远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师生关系限制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阻碍了老师的发展和创新。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促使师生互动。老师可以让学生课下利用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来自己寻找美术素材,自己去建立美术资源库。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可以对素材进行交流,互学其长,互补其短。
四、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视觉感受,实现课堂内外联系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以及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中,落实对学生审美情趣、鉴赏能力的培养,以课堂内外延伸的方式,让学生的能力真正深化、内化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终身的美术情趣、兴趣,推动学生进一步的成长发展。总体而言,高中美术鉴赏的课本内容十分丰富,收录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作。教师可在备课阶段,在电脑上搜集这些画作的高清版本,再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看清画作中更大的场面、更小的细节。例如米开朗琪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尺寸之大前所未有,作品中细节繁多,特别是人物刻画精致细微、深入人心。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现这一画作,引领学生观察人物的形态,感受画家的绘画技法,以丰富的视觉感受,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接着,教师可为学生展现米开朗琪罗的其他作品,例如《酒神巴库斯》、《末日的审判》等,并运用多媒体技术,仔细地放大这些作品,让学生深入鉴赏,以课内外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与鉴赏能力;此外,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学生的实践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在教学我国古代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可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周边的博物馆、美术馆中,或者是在网络上,搜集、分析美术作品,整合为实践作业,并由小组代表在下节课上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对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以此实现对学生美术素养的锻炼,让课堂内外学习内容得以联系,推动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丰富多种课外资源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于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同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也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军海. 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课堂的优化与创新[J]. 学周刊,2023(19):154-15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51.
[2]刘倩楠.高中美术鉴赏“问题式”学习目标设计[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7):80-81.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3.07.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