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菲特巨亏近1000亿元看远期投资风向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远期,投资,风向
  • 发布时间:2023-12-09 11:46

  文/姜奇平

  11月4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业绩报告。财报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在三季度的亏损再度扩大。2023年三季度营收虽有所扩大,但净亏损却从去年同期净亏损27.98亿美元,大幅扩大到127.67亿美元(约932亿元人民币)。人们不禁想探究,以长期投资见长的巴菲特,是在长期判断上犯了错误,还是只是遇到短期临时干扰的波动?如果是长期判断上犯了错误,那将属于什么样的错误?

  首先来看巴菲特持有的前五大重仓股的行业结构。

  苹果公司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一大持仓,持仓市值达1568亿美元,占该公司3190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的近一半;其次分别是美国银行(283亿美元)、美国运通(226亿美元)、可口可乐(224亿美元)、雪佛龙(186亿美元)。这五只股票的持仓占其投资组合的78%,与上季度持平。这意味着,巴菲特持续看好的领域,主要包括信息技术、金融、消费和能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领域并不是美股市值排在头部的。目前排在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之前的企业包括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但巴菲特只重仓了苹果,在一定程度上接纳了亚马逊,其他都没有看好。

  巴菲特的投资视野是传统型的,尤其偏好银行。直到2022年,巴菲特彻底清仓了富国银行,结束了对其长达33年的投资,才把数字经济摆在投资的第一位,而对苹果的投资成为他投资组合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对苹果持股市值1568亿美元,占了重仓的一半。

  对数字经济,巴菲特也有一个从不接受到接受的过程。此前,他承认,“两年前犯过一些错,卖掉了一些苹果股票,当时那个决定是愚蠢的,苹果是比我们拥有的任何公司都更好的企业”。

  巴菲特对高科技前沿的概念,一直保持一定距离。这使他在无法享受原始股的巨额回报的同时,也避免了许多由高风险带来的损失。巴菲特对数字经济新概念股的投资态度,有一个明显规律,他直到高科技资本能够稳定转化出销售收入,才会彻底接受它。苹果与亚马逊就是例子。这与风险投资家观察问题的角度有明显区别。质言之,是一个宁可慢半拍,也要求稳的态度。这与巴菲特一贯的理念有关。巴菲特倡导看重伯克希尔-哈撒韦具体所控业务的运营利润,包括保险、铁路、公用事业、能源和零售业等,都是如此。对资本资产定价来说,这种投资理念体现了对定价中随机贴现因子(贝塔值)的谨慎控制,而强调对可兑现销售收入的倚重。

  从长期来看,是否存在巴菲特视野之外的巨大投资机会?数据资本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巴菲特重仓股之外的机会领域。

  不久前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在面对投资人关于人工智能概念的询问时,芒格表示:“我个人对人工智能的一些炒作持怀疑态度。我认为老式智能相当有效。”虽然比尔·盖茨向巴菲特解释了人工智能的前景,但似乎并没有说服他。巴菲特反而开玩笑地说:“我告诉比尔,等我能问它的时候再把它带回来,‘你打算怎么消灭人类?’我想看看它是怎么说的,然后在它开始之前拔掉插头。”不过,虽然目前的人工智能存在缺陷,但能不能拔掉整个人工智能的插头,不是巴菲特能说了算的。

  巴菲特也许不会对中国现在如火如荼的数据交易所中的数据资产感兴趣,因为那很有可能成为冒险家的乐园。不过,巴菲特如果因此忽略了围绕数据要素流量变现形成的双边市场,也有可能失去一种符合他投资理念的机会,这就是平台经济将流量转化为销售收入而形成的贝塔值可控的资本机会。也许,这次巴菲特的巨亏,显示了他犯了忽视数字经济,而没有进行系统的投资组合调整的错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