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经济助力青岛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会展,经济,特点
  • 发布时间:2024-01-19 22:00

  文: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冉添薇 韩璐 ● 责任编辑:林曼曼 hztg2010@126.com

  1 会展经济的特点

  (1) 聚集性

  会展业的核心在于其聚集性。在有限的时空条件下, 会展活动通过将相关行业的产品、技术、信息和人才等要素汇集在一起, 呈现出行业的全貌。正是这种集中展示, 让众多参与者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 深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从而带动行业的技术交流和创新发展。同时, 聚集性还带来了积聚效应。这种效应使得产品、技术、信息和人才等各种资源得以充分交流和碰撞, 进而产生新的知识和价值。积聚效应也将推动行业内的合作与竞争, 进一步催生行业内的创新动力, 加速行业的发展步伐。

  (2) 直接性

  在会展业中, 另一特点就是其直接性。作为一种媒介产业, 会展业让参与者有机会直接面对面交流, 直接接触目标市场, 直接触摸产品和了解服务。这种直接性可以让参与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市场需求, 更快地获取市场反馈, 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市场决策。同时, 直接性还提高了交易效率。在会展中, 买家可以直接与卖家接触, 了解产品和服务, 甚至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这无疑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 减少了交易成本, 使得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取收入, 提高经济效益。

  (3) 互动性

  会展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互动性。在会展活动中,参展商、专业观众、媒体等各方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这种互动性不仅使得各方可以在交流中发现新的机会, 推动业务的发展, 同时也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种互动性的推动下, 会展活动往往能够孕育出新的商业机会。无论是新产品的发布,新技术的展示,还是新合作关系的建立, 都可能在互动中诞生。这种新机遇的产生, 对于参展商和观众来说, 都意味着新的商业可能性和发展前景。

  (4) 高效性

  会展业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高效性。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 会展能够将多种信息、多种元素有机地结合, 使它们高效地传播。这种高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让参与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 实现快速的决策, 进一步提升其工作效率和业务效果。同时, 高效性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集中展示、直接交流和快速交易, 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业务开展和交易活动, 从而实现快速的资金回流和收益增长。对于企业而言, 这种高效性是其参与会展活动的重要驱动力。

  (5) 经济性

  经济性是会展业的另一核心特点。会展活动可以带来丰富的商业机会, 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相关行业的经济效益。参展商通过展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可以直接面对潜在的客户, 这种直接性的交流, 大大降低了市场推广的难度, 提高了交易的可能性。会展业的经济性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会展活动的开展, 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就业, 增加税收, 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展活动的成功, 往往也意味着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6) 连带性

  连带性是会展业的一个重要特点。会展活动不仅涉及到参展商、专业观众等主体, 还涉及到旅游、酒店、交通等相关行业, 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会展业的发展, 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良性的产业联动效应。会展活动的连带性, 对于参展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会展活动的举办, 往往会带动相关的旅游、酒店、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会展业的发展, 也可以引领地区经济的发展, 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循环。

  2 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1) 会展业能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建立要依靠城市的宣传, 那么, 一次成功的会展活动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成功的会展可以在展会中将城市的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让参展人员一览无余。让世界各地的与会人员更好地去了解城市发展,了解城市文化, 了解城市产业, 从而为城市知名度的上升添砖加瓦。与此同时,客商的投资和旅游发展也会因为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快速发展, 从而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2) 会展业的发展能带动经济的发展

  展会的举办不仅能增加当地的会展交易经济, 同时外贸、旅游、宾馆、交通、运输、保险、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也会伴随会展举办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展会举办需要场地租赁, 参会人员需要住宿餐饮, 同时伴随展会的举办,广告业、服务业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因为人员的涌入, 当地的旅游业也会收益匪浅。不仅如此, 会展经济的发展将提供和催生一大批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据不完全统计, 每增加1000平方米的展馆面积,就可以增加100多人的就业机会。所以说,会展经济会成为城市的另一经济支柱。

  (3) 会展业可以帮助城市提高竞争力

  不管是何种性质的会展, 不管是任何主题的会展, 其本质都是综合性质的,也就意味着, 将会有大量的技术、人才、商品、信息在这一平台上互通有无, 不断碰撞。而参展的客商, 更多的是看重会展所带来的信息和技术交流。对于举办城市而言, 更多的知识、技术和信息的汇入, 能够帮助企业更快地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增强城市经贸合作和交流, 使得城市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多的优势和竞争力。例如青岛国际啤酒节经贸展览,在展会中不仅展示了青岛的特色产业, 同时也了解了世界各地的啤酒特色及文化,更好地将旅游、文化、体育、经贸融合发展, 提高了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

  (4) 会展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会展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多方的支持,其中基础设施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各色各样的展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的保障。会展不仅增加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乐趣, 同时会展的举办也拉动了城市建设。为了配合会展需要, 无论是交通、住宿还是旅游餐饮, 都需要统筹规划, 并且场馆的建设也可能成为城市地标建设, 进而带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以每次会展的成功都会使得城市建设更上一层楼。同时基础设施的完善又能促进城市下次会展的成功申办, 双向的促进使得城市与会展能够更快地发展。

  (5) 会展业促进城市经济贸易多边合作

  会展中隐藏着种种商机。在展会中,参展商和观众可以充分地了解双方的供求信息, 双方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选择, 展会为双方提供了更好地营销交易环境。所以,会展经济可以促进城市经济贸易合作。

  3 会展经济助力青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1) 对标会展先进城市, 全面提升青岛会展业的国内及国际影响

  一是将城市对标转向会展对标。以往我们在进行会展申办时都会选择对标城市, 但是随着会展特色化的发展, 会展业已成为城市形象的另一张名片。作为举办城市, 要清楚自己的会展特色, 发展特色会展, 这样无论是在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还是最大化发挥拉动效应上都会有优势。所以要想提升会展影响力, 首先要选择会展对标, 寻找差距, 做好提升。

  二是促进国内平台向国际平台的转变。随着中国市场潜力逐渐释放, 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中国市场, 更加强调和中国开展更高水平的经贸合作。服贸会、进博会等开放平台彰显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理念,坚持公平贸易,坚持创新为先,坚持知识和技术的资源共享,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会展经济的首要考虑问题。要想实现平台国际货, 那么对于国际要素的融入是实现转变的重要途径。

  (2) 融合青岛的优势产业, 发挥产业链接贯穿作用, 全方位提升会展与产业融合

  一是促进会展特色向产业特色的转变。结合青岛优势产业, 聚焦会展核心要素,在会展中善于调动产业部门的参与,为产业特色会展保驾护航。会展部门及管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会展经验, 一方面可以在产业内调动多方资源, 配合会展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可以为特色产业进行宣传,更好地形成品牌影响力, 为城市形象的塑造, 特色的形成增加筹码。产业特色的形成可以更好服务于产业链的建设, 从而成为城市的另一张名片。

  二是促进一天展会向全年展会的转变。会展的溢出效应是其主要特点, 城市要做到一次会展全年收益, 不能单独看某次会展的经济效益, 要看会展带来的整体及持续效益。重要展会举办城市分别通过打造展示交易标杆项目、建设常设展示展销载体等方式, 承接和放大重要展会溢出效应, 打破了展会活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双重限制, 将本地商贸消费与重要展会深度链接, 真正实现首发、展示、交易等活动“永不落幕”。

  (3) 科学统筹全域会展资源, 构建大会展格局, 全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

  一是要改善会展硬环境, 加强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会展主办方、承办方、行业协会、场馆方等反映的痛点难点问题, 加大改革力度,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通过存量提升与增量拓展相结合, 加快补齐硬件设施短板, 有效增加会展设施和高品质配套服务供给, 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配套便利的会展生态体系。提高会展配套服务功能, 坚持国际化、高端化、品质化。

  二是促进会展资源共享, 优化软环境。会展作为一种体验式营销模式, 主要是将资源聚集在同一平台进行特色展示, 在环境营销中引起消费者共鸣, 所以对于营销环境的要求就显得格外重要。制定公正和透明的市场监管机制, 大大杜绝会展经济发展中出现恶意竞争问题。有序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在商品销售和客户服务上引进最新的理念, 生成可充分发挥创新协同效应的长远规划。会展监管部门得各司其职, 尽一切可能为客商营造良好的会展软环境。

  (4) 打破固有思维, 创新会展商业模式, 促进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线上展会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展会形式。展会主办机构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展会信息、邀请参展商和观众、进行在线交流等方式, 拓展展会的覆盖范围, 提高展会的效果。同时, 线下展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如现场互动、面对面沟通等, 因此主办方需要在线上线下融合的基础上, 发挥各自的优势, 提供优质的展会服务。

  二是数据驱动决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展会主办机构更好地了解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例如, 通过收集和分析参展商和观众的数据, 主办方可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行业动态等信息, 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展会策略。此外, 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主办方评估展会的效果, 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跨界合作与创新。展会主办机构可以与其他行业或领域的企业进行跨界合作, 共同举办特色鲜明的展会项目。例如, 与科技企业合作举办智能科技展、与文化企业合作举办艺术展等。这种跨界合作不仅可以丰富展会的内容,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 主办方还需要不断创新展会形式和内容, 以满足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需求。

  总结

  总之, 会展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还需要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餐饮产业等进行深度融合, 多方位发展产业链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 推动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协同互动形式。会展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城市软、硬件基础的完善, 同时还需要打造健康和良好的会展城市形象, 以此吸引更多外资和消费者参与到城市建设发展中。所以, 会展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多方合作, 在塑造会展名城、健康会展形象的基础上,突出优势产业,创新会展模式,使得青岛会展与城市发展双向共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