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
- 来源: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生,单亲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1-26 16:58
方玉娇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叫安初中)
【摘要】由于缺少父母双亲的关爱,偏远农村地区的单亲家庭子女很难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更加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基于此,笔者在对偏远农村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又着重对其思想品德教育的开展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单亲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286-6288(2023)11-009-01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心都在飞速发展,而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他们就很可能出现道德品质上的问题。所以,关注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师开展初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孩子,一般都会具有一些性格上的缺陷。比如说,他们会比较敏感、情绪波动也会非常大,他们的不安感会更加强烈,性格会相对孤僻,不愿意与他人进行较为亲近的接触,总是封闭自己的内心[1]。他们可能并不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却会伤害他们自己,使自己很难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很难发现生活中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谊,进而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更多的痛苦,会更容易走向极端。
二、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策略
(一)从家庭方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单亲孩子的家庭虽然是不够完整的,但是它在思想品德教育仍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1.提升单亲家长的个人素质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的言行举止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家长的映射。所以,在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提升单亲家长的个人素质,让他们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比如说,学生家长在学生面前要尽量避免说脏话,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比如说,学生家长需要坚持诚信的品质,在答应了孩子要做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就要尽力去做到。再比如说,学生家长如果想让孩子的性情变得温和,待人宽厚,那么就需要保证自己不乱发脾气,不过于苛责孩子……总之,单亲家长的个人素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家长需要提升个人的素质。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融洽的家庭氛围能够让学生的身心都充满舒适感,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的。不过,较为特殊的是,在偏远农村地区的孩子及其父母大部分都是与自己的家中的老人生活在在一起的,这就导致单亲家长与家中老人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在偏远农村地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引导单亲家长与家中老人以恰当的方式沟通交流,尽可能保持家庭的和谐稳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二)从学校方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1.更新偏远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单亲家长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缺失,有一大部分都是需要教师进行弥补的。所以更新偏远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师德水平,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2]。
在提高师德方面,教师既需要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还需要积极利用自己的品德魅力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自我教育来提升的师德水平,进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更新教育方法方面,教师需要坚持不懈的寻找一些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更好地推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根据笔者的探究,教师主要可以从“情”、“理”、“行”、“志”等四个角度的教学方法而落实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投入真情,进行理性教育,落实到具体行动的同时坚持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能半途而废。
2.改革偏远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
由于信息相对闭塞,所以偏远地区农村学校的教育模式相对来讲会比较落后,所以,为了推动对单亲家庭子女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从更新农村学校的品德教育观念、在农村地区组织家长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等方面对偏远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当然,学校在改革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时候也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接,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可行性。比如说,如果学校想要组织家长学校,那么需要选择非农忙的季节。否则的话,不仅会耽误家长务农的时间,家长配合度下降,还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再比如说,如果学校没有条件配备心理教师,那么也就无从建立心理咨询室。总之,教师在改革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其真实的可行性,而不是什么也不考虑地就直接着手做。
(三)从社会方面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要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不仅需要依托于家长和学校,还需要依托于社会的帮助,依托于社会环境的支持[3]。具体来看,学校可以尝试着推动指导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活动开展的专门组织机构的设立、积极利用农村乡镇和村民委员会给自己提供的资源,可以尝试着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等角度推动对单亲家庭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展开。
在机构的设立方面,学校可以向有关教育部门申请建立一些免费的青少年心理咨询机构,让偏远农村地区初中生都能过够接受到科学的心理治疗,让他们能够应对自己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而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利用资源方面,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委员会保持密切联系,鼓励他们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为一些家境困难的单亲家庭孩子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爱与照顾,使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学校就可以与当地的网吧交接,尽可能说服他们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禁止初中生到自己开设的网吧上网,避免学生接触一些不良的媒体信息,阻碍其对学生的毒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教育活动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也需要在认识其问题的基础上,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等三个方面进行解决,进而推动在偏远农村初中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健康成长,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党治田.农村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7):28.
[2] 李英芬, 教靖. 农村留守女童安全教育问题研究[J]. 品位经典,2019(07):111-116.
[3]万学锡. 云南省昭通市某县农村中学德育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