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提升的小学运算教学实践与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数学,运算,思维能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27 21:48
张正秀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江小学628317)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其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运算是数学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数学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计算来解决数学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运算教学中往往只关注计算教学本身,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本文将对小学运算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运算教学,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运算;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2-007-01
引言
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基本要素包括运算、几何和概率。其中,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要掌握的基础数学知识就包括运算。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主要通过运算来体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要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小学运算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小学运算教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并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来有效地进行小学运算教学。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小学运算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主要是通过计算来进行的,这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教师在开展运算教学时往往只关注了计算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在小学阶段主要以计算为主,教学模式主要以“记、算、算”为主,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不利。因为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进行计算教学。这导致学生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无法适应当前数学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四基”“四能”以及未来数学学习和发展。
二、有效进行小学运算教学的策略
(一)通过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和规律都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数学计算。为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执教《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教学中,笔者创设了分西瓜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比较4 个除法算式从而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让学生举例验证更加深入理解这个规律感悟等值变形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不仅在这个过程中掌握验证规律的方法,且在举例验证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得出结论,也就是商不变的规律。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积极地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并发现其中的规律。这种问题情境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强化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计算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算法多样化,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小学阶段数学知识都比较简单,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例如:一年级在加9 的进位加时,对于3+9的新知,学生们自主探索,他们不仅会用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还知道从3 里面拿1 个和9 凑成十,用凑十法计算,同时也明确了实拨的原理,个位减1,十位加1,明确珠心算加9的进位加“减1 进1”的算理,还有的学生由“满五加”得到多加了要减去的计算方法,说出,3+9,可以这样算:3+10−1=12,这种“多加了要减去,多减了要加还”算理的渗透,在高年级简便运算时就可以轻松灵活运用,例如:278+198,减算时就可以用278+200−2。算法的多样化,算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们将数学和珠心算高效融合,也锻炼了他们的专注力,记忆力,想象力,提升了数学素养。并且形成了“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教学样态。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开展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进行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年级“巧移火柴棒”活动中,同学们用火柴棒摆出一些数字、运算符号及几何图形,通过移动火柴棒,进行算式的变化和几何图形的变化。二年级“七巧板拼图”活动中,孩子们根据给定的图片拼出指定的图形。有限的图形,无限的想象。三年级“巧算24 点”活动,对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五年级“九宫格数独”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独的魅力,更加热爱数学。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运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更具体的认识;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重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让学生将其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必然选择。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马立峰.基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策略研究[J].中小学数学教育,2020,17 (3):78-82
[2]冯亚琪.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10 (4):52-53
[3]许金田.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 (3):115-117
[4]刘雪梅.小学数学运算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策略[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20,24 (4):67-72
[5]王慧丽.小学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16 (7):2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