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探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堂,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5-27 21:51
詹琴
(四川省南部中学)
摘要:传统地理教学中,课堂的主要内容是知识传递,而学生学习则偏重于课本上所学。对于初中生而言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应运而生。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成了一个热门话题。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地理项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素养。
关键词:课堂;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4)2-015-01
引言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项目式学习因其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而备受关注。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高的学科,采用项目式学习策略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1 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简称PBL,是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获得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体验。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在一个特定的主题或问题上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究,最终完成一个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或解决方案。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思想是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获得知识,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规划方案、解决问题和评价反思。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构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增进对知识认同感,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技能,并有助于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 以课堂为主阵地学习地理的现状
2.1 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低,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而在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了初中阶段地理学习困难重重、枯燥无味等现象出现。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技能等,中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活动之中去的积极性。此外由于传统地理教学模式下对课堂内容的安排不合理,从而使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新思维与创造力,课堂外学习内容的安排随意性强、缺乏针对性以及没有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资源支持,导致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
2.2 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领性。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二、启发式。通过对初中地理理论知识点的讲授及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激励。三、反馈与评价相结合原则。要求师生双方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目标并相互反思改进不足之处等方式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地为教育服务[1]。
2.3 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体性。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进行理论知识传授。这种方式虽然能让学生产生强烈共鸣感和积极探索精神。但是过于单一、枯燥乏味地讲解式授课效果不佳,而学生对所学到的内容一知半解也很难理解透彻或领会到学习成果上的重点所在之处,以及学习目标中需要达到哪些要求,难以做到深入挖掘地理课程本身蕴涵内涵,学习效率很低。
3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
3.1 确定项目主题,设计项目方案
确定项目主体和设计项目方案方面,要基于学生对地理学习、学习目标和教师主导作用下,设计出符合初中生兴趣与需要、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并能提高他们自主思考问题的项目式学习方案。明确课程内容和课程的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探究活动,且需要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等方面考虑进来,在确定项目后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3.2 团队分工合作,探究活动开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因此,要想改变当前单一化课堂学习环境下对初中地理学习不利影响因素就必须将团队分工协作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分析,同时在小组的组建过程中也需要教师进行适当引导及组织活动,促进其发挥主体作用,以达到学生主动参与、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为目的。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创造力以及与人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发展特征,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2]。
3.3 小组展示汇报,学习成果分享
在开展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展示汇报环节,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分享。通过展示汇报、成果分享等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还可以帮助师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地评价和反馈。当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当中遇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向老师寻求解决方法并得到解答。
3.4 多元评价体系,反思提升自我
基于课堂教学评价,要建立多元化的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以实现对初中生地理学习情况、能力提升等方面全面掌握。可以构建多元答题机制,在初中阶段中主要是指教师根据学情特点和班级实际进行针对性辅导。而基于课堂之外的延伸式地理学习活动而言则需要教师从多维度对初中生进行综合考量,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3.5 学习后多总结,促进学生成长
通过课堂总结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总结出该问题的方法,以及对事物进行评价等方面能力。根据学生完成内容中出现的问题和所学知识对其提出建议,以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同时教师通过总结活动可以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其他同学,并促进其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
结语
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探究,表明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作为主阵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交流和合作的空间,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迁移。然而,也需注意平衡理论与实践,确保项目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相匹配。总之,基于课堂的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时芳.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文渊(中学版),2021:1(301).
[2]孙世凤.探究学习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J].文渊(中学版),2021:1(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