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专栏作者张柯
岁末年初,许多人都会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新年的发展动力和奋斗方向,政府也不例外。年初各地的人代会上,经济发展目标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当前, 31 个省(区、市) 都公布了2023 年GDP增长目标,最高的海南预期目标达到9.5%,最低的天津为4% 左右。四川制定的目标为6% 左右,不算高但也并不低,位列中游,全国有11 个省份把增长目标定为6% 或6% 左右。
个人的“小目标”制定起来可以随意些、中途还可以调整,但政府确定发展目标是非常严肃的事情,它关乎政策实施方向和力度,关乎发展的信心和预期,绝不是简简单单拍脑袋随便确定的。四川确定6% 左右这个增长目标,简单数字的背后其实并不简单。
顺应大势和趋势
6% 左右的目标顺应了全国经济恢复发展的大势和四川四季度以来经济快速恢复回升的趋势。从全国大势看,当前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2023 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各地也都在摩拳擦掌,一系列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的政策措施加力加码出台,四川作为经济大省,必须顺应全国大势,坚决扛起大省责任,为全国经济整体好转贡献更多四川力量。从四川趋势看,2022 年四季度以来,全省以奋进姿态拼出经济发展强劲势头,经济增速从三季度低于全国1.5 个百分点,到全年仅低0.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从低于全国到实现反超,走出了一条从震荡下行到企稳回升的“坚强曲线”,随着外部环境的持续向好,良好的发展势头将延续到2023 年。
兼顾需要和可能
6% 左右的目标兼顾了四川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潜在增长率下的实现可能。从发展需要看,四川“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 时期GDP 年均增速要达到6%,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力争2027 年经济总量突破8 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 万元,考虑到2022 年的特殊情况,要实现以上预期目标, 2023 - 2025 年四川GDP 年均增速要达到6% 以上,需要以一个更好的发展实绩兑现向人民的承诺。从潜在可能看,经测算“十四五”期间四川潜在经济增长率为6% 左右,2023 年四川主要经济指标有望回归常态增长,三次产业动能会更强劲,尤其是服务业将实现较快恢复,“三驾马车”拉动会更均衡,其中消费将会出现明显复苏,从春节期间旅游市场的火爆足以看到端倪,因此实现6% 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支撑的。
体现信心和决心
6% 左右的目标体现了四川推动经济加快恢复回升的信心和决心。信心比黄金重要,2022 年,四川拿到的不仅是“三重压力”在内的全国“通用卷”,还有高温干旱、缺电限电、地震灾害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加试题”,虽然奋起直追,但全年经济放缓、慢于全国的结果无法改变,对市场信心和预期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2023 年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速度,引导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决心。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形势在持续好转,数据又这么重要,2023 年是不是应该制定一个比6% 更高的增速呢?实际上,速度并非越高越好,综合考虑到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在上升,疫情冲击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房地产等行业仍呈下滑态势,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超预期因素冲击,同时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结构性问题预留空间。应该说, 6% 左右的目标是合适的,也是富有弹性的,当然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6% 以上的经济增速也是完全可能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