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由学校:“不登校”学生的一种选择
- 来源:留学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本,选择,学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9 20:00
文_ 毛柳笛
“不登校”在日本是一个正式的教育术语,指那些由于心理、情绪或社交等问题,一年有30 天以上缺勤学校教育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在学习、同伴相处、校园霸凌或家庭环境等方面遭遇了困扰或压力,导致无法或不愿意去学校。自 20 世纪90 年代有官方统计数据以来,日本“不登校”儿童的数量逐年递增,截至2022 年,“不登校”儿童已达29.9 万余人,占在籍学生总数的3.17%,成为日本教育多年来的一大顽疾。20 世纪80 年代,一些“不登校”学生的家长和民间机构发起成立自由学校,旨在为“不登校”学生提供一个灵活和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支持他们以公立学校之外的方式继续接受教育。事实上,世界上最早的自由学校源自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机构,相比主流的教育体制,它更强调儿童的自由和自主性发展。虽然两者产生缘起不同,在办学方式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但在理念上都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2001 年,日本成立了“自由学校全国协会”。目前,日本已经有近600 所自由学校,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日本自由学校影响力日增,并逐渐成为公立教育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自由学校的缘起
1985 年创办的东京舒乐自由学校(东京シューレ),被认为是日本自由学校的先驱。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这所自由学校仍然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在日本各地有多所分校。其创办者奥地圭子,正是一名“不登校”学生的家长。20 世纪80 年代的日本社会在工业和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社会财富迅速积累。与此同时,经济繁荣也酝酿着深层次的教育变革需求,相对滞后的教育系统的潜在压力与日俱增。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和弊端,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频繁的考试压力;另一方面,整个社会被“优绩至上”的原则深深笼罩和把控着,重视学业成绩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学生厌学情绪日益严重,“不登校”学生数量日渐增多。
在此情形下,日本社会各界开始对传统教育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教育专家、学者、家长和学生纷纷呼吁改变现状。一方面,国家积极从建立预防机制、建立评估系统、提供健康咨询等方面为“不登校”学生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民间机构和家长也积极行动起来,把“不登校”学生集合起来,通过有别于公立体制的教育让他们得以继续接受教育,自由学校逐渐成形。
自由学校的特点与教育理念
日本自由学校的教育模式融合了进步教育运动、夏山学校、蒙台梭利教育等多方面的理念。这些理念杂糅演进,在日本特有的文化熏陶下形成了自由学校独特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旨在创造一个自由、开放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
自由学校最显著的特点有三个:一是个性化的教育方法。教师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兴趣和特长,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他们定制课程。二是提供更为灵活的课程安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这种灵活性不仅减少了学生的压力,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项目式学习、体验式教育、合作学习等。一些自由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项目或实地考察,让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
以东京舒乐自由学校为例。该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其课程和活动都由学生自主创建。每周一次的“会议”是讨论和决定日常计划与学校规则的主要场所。如果学生有新的想法,可以在会议上提出,并按月进行调整。这种安排强调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自由。学生可以自主决定每周上学的天数、到校和离校时间、是否参加项目活动、着装、发型以及携带物品等具体事项。在课程设置上,东京舒乐自由学校根据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特点提供相应的课程,同时安排了大量的时间供学生共同体验和互动。许多学生选择一对一的个人学习,参加高中课程,取得高中文凭。学校的特色课程包括舞蹈、鼓、打击乐器、吉他、钢琴等音乐课程,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以及哲学、编程、烹饪、糖果制作、动漫等兴趣小组活动。学校专门设置了自由共享空间,让学生可以愉快地进行打牌、打游戏、聊天等休闲活动。
自由学校成为公立学校的补充
随着“不登校”学生的增加和自由学校的快速发展,1990 年日本“拒绝上学·不登校全国协会”成立。这在某种程度上促使日本文部科学省逐渐开始重视学校、家庭和社区与自由学校的合作,以为“不登校”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对自由学校的政策因此而逐渐放宽。
1992 年,文部科学省提出了“出勤认定”的应对措施,即“不登校”学生须在其之前所就读的公立学校保留学籍,经由该校校长考察和认定后,其在自由学校的学习时间可以置换为公立学校的学时。
1998 年,日本颁布《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通过该法案,自由学校可以组建理事会并制定章程,在政府部门进行合法认定与登记,这为其从自发的民间团体转型为合法的正式组织提供了法律依据。
2015 年,针对自由学校的定位、对学生支持的方式等问题,文部科学省举行了研究会议。2017 年,文部科学省发布了《加强对“不登校”儿童在校外场所学习的支持——根据个别儿童的情况进行环境建设》报告,提出国家将通过负担部分经费的形式减少“不登校”学生在自由学校等校外教育机构的学费压力。自由学校的费用远高于公立学校——据2023 年东京的一项调查显示,自由学校的平均月费约为4.3 万日元。这对“不登校”学生来说是一大负担,尤其是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许多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减轻“不登校”学生的家庭负担,补贴金额通常在1万日元至4 万日元之间,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别。以东京都政府为例,自2024 年4 月起,东京都政府为就读自由学校的学生提供每月最高2 万日元的补贴。
此外,日本政府为自由学校的合法转型也提供了某种路径。2019 年,文部科学省发布了《关于自由学校等支援方式的调查研究》,明确了各自由学校等机构保障“不登校”学生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具体措施。为进一步支持和引导自由学校的发展,日本政府开放了“不登校”特例校的申请。“不登校”特例校是日本文部科学省为保障“不登校”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而设立的专门学校,其会根据“不登校”儿童的实际情况,设置弹性的课程标准和学习时长。若自由学校申请成为“不登校”特例校,就意味着该校学生可以拥有文部科学省承认的正式学籍。截至2024 年6 月底,日本已有35 所“不登校”特例校(2023 年8 月更名为“多样化学习学校”)获得批准,其中包括21 所公立学校和14 所私立学校。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