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英国高等教育

  • 来源:留学
  • 关键字:体验,英国,高等教育
  • 发布时间:2024-08-09 20:08

  文_ 杨思睿

  2022 年9 月,我在位于英国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硕士生活。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学术知识,而且让我深刻体验到了国外的教育方式和社会文化。

  课程与教学

  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英国高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正式授课、研讨会、个别辅导和讲座等。正式授课主要由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有问题也可以随时举手提问。研讨会主要围绕正式授课中的特定内容深入展开,由教师选定主题,每周进行一次。学生在会前必须阅读大量资料并准备发言。教师在讨论会上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讨论结束后,教师会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以确保讨论深入。教师有时也会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不同小组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并由小组代表在研讨会上陈述意见。小组之间互相提问和解答,以实现对问题的深入理解。除此之外,在“教学法”等偏向实践的课程中,研讨会也被用来作微课堂展示。学生们需要设计完整的教案,展示10 分钟左右的微课,之后需要回答教师和同学的提问,并接受改进建议。在研讨会之后,每门课程的教师都会安排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课程相关的问题。除了这些与课程紧密相关的教学形式以外,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学校还会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报告。讲座每次约一小时,之后会留出半小时左右的提问和讨论时间。我参加了一次在学校举办的教育学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到许多学术领域的最新发展。

  教学内容提纲挈领。英国高校每门课的讲授时间大约只有20 个小时,教师们讲课多注重核心知识点,以及在学术框架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通常,在第一节课上,教师会对课程进行整体介绍,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接下来的几周,课程会按照专题进行讲授。课后,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论文,每周约一百页。此外,还有很多补充书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阅读。教师在上课前一天会将PPT上传到学习平台,便于学生提前预习。刚开始上课时,我对如此大的阅读量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旁征博引感到有些不适应,也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形式。我会提前查看PPT,了解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并将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第二天上课时,我会重点关注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我们每周只有四节正式授课,共8 个课时,剩余的时间,我几乎都用来阅读论文了。读的论文多了,很自然地就找到了感兴趣的方向,然后有意识地积累素材,构思结课论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我对学术研究的兴趣。

  教学方法灵活生动。在英国高校,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教师也乐于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问题。课堂对不同观点的包容度很大,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都会予以鼓励。大多数英国教师很看重课堂的活跃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通常都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总体来说,英国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没有心理压力,能在轻松、愉悦而又非常专注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课后,老师们很乐意和学生们约“coffee chat”,用喝咖啡的一小段时间聊聊最近生活与学习上的趣事和问题。

  评价与反馈

  学生评价隐私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是一对一的,从不向其他人公开。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只有其本人能在学院网页上查询到。学生可以通过班级成绩比例柱状图,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成绩在班级哪个区间。教师的评语往往非常具体、真实,而且富有鼓励性。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问题,教师也总是先给予肯定,然后予以正确的引导。比如,有时候我在课上的回答是错的,老师也会鼓励说“这是一个好的思考角度”,或者用“也许”来间接否定。

  注重学习过程体验。圣安德鲁斯大学非常注重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在开始上课几周后,我们院系就组织评选了学生课程代表,由他来代表学生表达意见并和学院领导沟通。每门课结课后,学生们都会被要求填写针对课程的问卷,内容包括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作业安排、教师专业水平、课堂活跃度等等。当时,我们很多同学不满意某一门专业课的课程安排,于是,院系代表向院领导反馈了建议,但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之后,他又给校长写了封邮件。校长对此非常重视,让助理跟他约谈了半个小时,并承诺会做出改变。正是因为这些努力,圣安德鲁斯大学在英国全国学生调查(NationalStudent Survey)中始终名列前茅,学生体验和满意度都非常高。

  人文关怀和个性化学习支持

  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在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那一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在考试复习周,图书馆会组织“狗狗搂抱”(dog cuddling)活动,由狗狗社团的成员带着一些狗到图书馆一楼玩耍,让学生们可以近距离接触这些可爱的动物,以减轻复习考试的压力。同时,学校设有“夜晚热线”社团,专门负责在晚上接听学生们的匿名电话,与他们聊天。这两个活动都是由学校发起、学生社团组织的,专门为学生服务。此外,在开学时,每个学生都必须完成一些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如何处理性别和种族歧视、如何应对性骚扰等。学校官网还提供随时可预约的简短心理咨询服务。最震撼我的是参加国标舞社团时的一次经历。课堂上有一个坐着轮椅的男生,他总是在一旁观摩。有一次,老师们(一对夫妻)在演示完基本舞步后,女老师直接上前牵起那个男生的手,示意他可以尝试刚才学习的舞步。于是,他一手推着轮椅,另一手牵着女老师的手,开始小范围地转动轮椅,跟着节拍移动。看到这个场景,我非常感动,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我需要为那些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

  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在教育中,圣安德鲁斯大学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量学生的多样化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具体而言,学校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免费语言课程和论文咨询、为新生提供一对一的选课指导,还为不同项目的学生提供工作坊,其中既有针对授课型硕士的写作课,也有针对研究型硕士的论文数据收集课程,还有针对教职工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都是自愿参加的。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一些关于个人发展的课程,例如培养抗压能力的心理学课程、组织小组合作的领导力课程以及写好小说的文学写作课程等。学生参加这些课程会有记录,当参加的课程达到一定数量时,可以写一篇论文叙述自己如何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并提交到学校官网,之后就会获得培训证书。临近毕业时,学校还会组织关于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的讲座,并提供模拟面试的指导。学校官网还提供与同院系已毕业学生联系的机会,通过与他们沟通,学生们可以获得内推,或发掘更多工作机会。总的来说,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支持服务,涵盖从学术帮助到个人发展、职业指导等各个方面。无论是国际学生、不同项目的硕士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能从学校这里得到所需的资源和帮助,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总之,在英国留学的这一年,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不同的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及社会文化。这些激励着我用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差异,用更平等的态度去与学生们相处。当然,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并不能完全照搬到国内课堂上,其中也有许多需要辩证看待的地方。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实验中学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