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脉因素下基于丰富学生美术学习“微格化”资源库的应用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生,美术,学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2 17:34
赵海容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应丰富教学资源与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文以境脉视域为出发点,探讨“微格化”教学素材资源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以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通过分析境脉因素对小学美术学习的影响,阐述了“微格化”资源库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为丰富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引言
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资源来支持教学活动。然而,传统的教学资源库往往存在资源分类不精细、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在境脉视域下构建“微格化”教学素材资源库,以便更好地满足小学美术教学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
2 境脉因素的内涵概述与其对小学美术的教学影响
2.1 境脉因素的内涵
境脉因素是指特定情境和脉络下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育领域中,境脉视域强调综合考虑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教育背景、美术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等多维度因素,以形成更贴近实际、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资源库。在小学美术学习中,境脉因素包括学习环境、文化背景、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
2.2 境脉因素对小学美术的教学影响
(1)激发学习兴趣
境脉因素中的社会文化环境、学校教育背景等多方面共同作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学习兴趣。社会文化环境中丰富的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艺术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内心对美术学习的渴望。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专业的美术教师、完善的美术教学设施以及浓厚的艺术氛围,都能使学生沉浸在美术的世界中。美术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和针对性,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学习兴趣。
(2)提高学习效果
境脉因素对提高小学美术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学习机会,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美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从而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美术作为一门以视觉形象感知为基础的学科,其课程具有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等特征,对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精神、实践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而优质教学资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美术课程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2.3 培养创造能力
境脉因素在培养小学生美术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多元文化和艺术创新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敢于尝试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鼓励创新的教学理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和发展创造力的平台。美术课程目标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明确要求,能够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鼓励学生在美术创作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和情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微格化”教学素材资源库的特点和优势
3.1 “微格化”的内涵
“微格化”是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微小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微格化”教学素材资源库就是将美术教学素材按照“微格化”的原则进行整理和分类,形成一个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资源库。这种精细的分解方式有助于教师更精准地把握教学重点,学生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3.2 “微格化”资源库的特点
(1)针对性强
“微格化”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都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整理和分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快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绘画技巧时,可以从资源库中挑选专门针对该技巧的图片示例、视频教程等素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2)便于管理
“微格化”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便于管理和更新。数字化存储不仅节省了空间,还使得资源的查找和调用更加便捷。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访问资源库,获取所需的教学素材,无须担心素材的丢失或损坏。同时,资源库的更新也更加容易,可以及时添加新的教学素材,以满足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3)丰富多样
“微格化”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丰富多样。不同形式的素材可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风格。图片可以展示美术作品的细节和色彩,视频可以演示绘画过程和技巧,音频可以介绍美术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微格化”资源库的优势
(1)提高教学效率
“微格化”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都是经过精心整理和分类的,教师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教学素材,节省了备课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素材,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资源库中的素材可以重复使用,减少了教师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2)促进个性化学习
“微格化”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促进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例如,对于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绘画教程和作品欣赏;对于对手工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素材。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便于资源共享
“微格化”资源库中的教学素材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共享,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资源,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访问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资源共享可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教学质量。
4 境脉因素下“微格化”资源库丰富小学美术学习的应用策略
4.1 分析境脉,明确需求
美术是一门与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教师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各类元素,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代入感,对其艺术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境脉学习是提出问题、运用原有知识联系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行为,以浸润型的学习方式为主导,需要教师深入剖析社会文化环境,精准把握学校教育的优势与短板,调研学生的兴趣爱好,由此洞察艺术潮流与期望,明确教育教学的切实需求,浸润融入小学美术的学习之中。
社会文化环境蕴含着美术灵感与资源,当下艺术潮流不断演变,从传统的绘画技法到现代的数字艺术,从本土文化的传承到国际艺术的融合,都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教师要密切关注这些艺术潮流的变化,将其融入“微格化”资源库中,让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美术理念和作品。同时,社会对美术教育的期望也在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了解社会的期望,以此为导向,丰富资源库的内容,满足社会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需求。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教育背景,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等方面,“微格化”教学资源库的合理利用前提是深入了解学校的这些情况,明确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的优势和短板。对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利用“微格化”资源库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举办美术展览、组织艺术工作坊等。对于师资相对薄弱、教学设施有限的学校,则可以通过资源库提供更多的教学案例和示范视频,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
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研学生兴趣爱好,锁定学习渴望与方向。据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故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是构建“微格化”资源库的重要依据。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点和学习需求。有的学生可能对动漫绘画充满热情,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手工制作,还有的学生可能对传统的水墨画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美术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渴望,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4.2 构建架构,科学分类
为了在教育体系中确立微格理念的应用,应打造精细、分类体系。“微格化”理念的核心在于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微小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构建“微格化”资源库时,教师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打造一个精细分类的体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美术的不同门类,如绘画、雕塑、设计等进行分类,然后再在每个门类下细分出不同的主题和技法。例如,在绘画门类下,可以分为素描、水彩画、油画等主题,每个主题下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出不同的技法,如素描的排线方法、水彩画的调色技巧等。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体系分类更加方便地找到所需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资源库的架构设计要合理,确保逻辑清晰、易于查找。教师可以采用层级结构的方式,将资源库分为不同的层级,如大类、小类、具体资源等。在每个层级上都要设置明确的标签和描述,方便用户快速定位所需的资源。同时,要注重资源库的导航设计,提供便捷的搜索功能和分类浏览功能,让用户能够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此外,还可以设置资源推荐功能,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资源库的建立还要留有进步、延伸的余地,注重可扩展性的建设,以便适应时代变化并持续完善。随着教学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新素材的不断涌现,“微格化”资源库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在设计资源库时,要预留一定的空间,以便随时添加新的资源。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源更新机制,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还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作品和学习心得分享到资源库中,丰富资源库的内容,促进资源库的持续完善。
4.3 收集素材,精心处理
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资源开发与利用属于重要内容,课标强调,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教育内容,不断探索和挖掘各类资源,收集课程相关素材,将其与美术教学整合起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素养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广泛搜罗多样素材,为学生构建一个丰富多样的“微格化”资源库。素材的来源可以包括美术馆、博物馆、艺术网站、书籍杂志等。在搜罗素材时,要兼顾丰富性和适用性。丰富性指素材的种类要多样,包括图片、视频、音频、教案、课件等。适用性是指素材要符合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需求,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图片素材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视频素材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在资源库内的美术资源迅速丰富、扩充的同时,教师应在收集到大量的素材后对其进行严格筛选,去除不符合教学要求的素材,留下优质的精品。筛选的标准包括素材的质量、准确性、教育价值等方面。同时,要注重素材的版权问题,确保所使用的素材都是合法的、无版权纠纷的。只有经过严格筛选的素材,才能进入“微格化”资源库,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对于一些重要的素材,可以进行“微格化”处理,突出重点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微格化”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切割、重组、标注等。例如,对于一个较长的视频教程,可以将其切割成多个小片段,每个片段突出一个重点内容,方便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学习。对于一些复杂的图片素材,可以进行重组,将其分解成不同的部分,分别进行讲解和分析。还可以为素材添加详细的标注和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素材的内容和用途。
4.4 发挥作用,教学相长
境脉学习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鼓励教师设计具有情境和脉络的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方法。在基于境脉因素建立的“微格化”资源库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应结合标准目标做好教学设计,组合资源进行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微格化”资源库中美术资源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体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课标和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微格化”资源库中的素材,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课标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美术素养要求,而教学目标则是具体可操作的指引,两者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微格化” 资源库则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合适的资源进行组合。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通过个性化的资源组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对于喜欢动漫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动漫风格的绘画作品和视频教程,引导学生将动漫元素融入自己的美术创作中;对于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取一些传统绘画作品和民间工艺的示范图片,让其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授绘画技巧时,资源库中的优秀绘画作品是小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的绝佳范例。由于小学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美术基础较弱的学习特点,对于美术的学习偏向于进行模仿绘画或手工实践,而资源库中的作品经过精心挑选,涵盖了各种绘画风格和技巧,能够为其进行完整、系统的美术启蒙。通过分析作品的构图,可以让学生了解如何安排画面元素,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研究色彩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增强画面的表现力;观察线条的变化,可以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课标要求教师熟练使用新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增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微格化”资源库中的多媒体素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可以为小学美术教学增添更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些素材,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多感官结合的学习体验。视频教程可以动态地展示绘画的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示范图片则可以作为静态的参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回顾和模仿。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促进其学习、实践、创作能力的提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微格化”资源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自主学习的任务,如让学生根据资源库中的素材进行主题创作、撰写美术作品赏析等。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创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能力,如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动力。
4.5 评估优化,持续提升
评价环节在美术教学中发挥着调节与反馈的功能,尤其是在对美术资源的开发中,更是对评价环节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微格化”资源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师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对资源库的实际作用进行检验。评估的内容要具有全面性,除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之外,还要着重关注美术资源是否契合学生的美术兴趣,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否有利于推动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等,可以包括资源的丰富度、易用性、更新速度、教育价值等方面。评估的方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作品分析等。通过评估,教师可以了解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资源库的优化提供依据。
师生的反馈意见是优化“微格化”资源库的重要依据,在进行系统评估后,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师生对资源库的使用感受和建议,如在资源库中设置反馈入口,让师生随时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面对面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要涵盖资源的丰富度、易用性、更新速度等方面,以便能够全面地了解资源库的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
根据评估结果和师生的反馈意见,要及时对“微格化”资源库进行优化和改进。对于资源丰富度不足的问题,可以加大素材的收集力度,增加新的资源类型和内容;对于易用性不高的问题,可以优化资源库的界面设计和导航功能,提高资源的查找效率;对于更新速度慢的问题,可以建立更加高效的资源更新机制,确保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持续保障资源库的高效使用,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服务。
5 结论
境脉视域下的“微格化”教学素材资源库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应用“微格化”资源库,结合境脉因素,能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应用“微格化”资源库时,教师要注意资源的质量、更新、引导和技术支持等问题,确保资源库的正常使用,以便更好地丰富美术学习的资源内容,提升美术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公园新村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