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力微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
心脏介入检查是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器材经过血管送至心脏病变部位,对病变进行诊断或治疗的一种技术。对于青少年而言,心脏介入检查不仅依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离不开护理人员的全程守护。
检查前护理
在青少年接受心脏介入检查之前,护理人员会详细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以及当前用药情况,以确保检查过程中的安全。接着,会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以评估患者的基础生理状态。护理人员还会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特别是穿刺部位,以确保没有感染或损伤。
随后,护理人员会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检查的过程、目的和可能的风险,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护理人员还会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训练,如深呼吸、咳嗽等,以配合检查的进行。对于需要镇静或麻醉的患者,护理人员会提前准备好相关药物,并严格遵循医嘱给药。
最后,护理人员会协助患者更换检查服,确保衣物不会干扰检查设备。他们还会对检查室进行消毒,确保环境的无菌状态。在一切准备就绪后,护理人员会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无误后,将患者安全送入检查室。
检查中护理
在青少年心脏介入检查进行过程中,护理人员会协助医生将患者妥善安置在检查床上,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同时便于检查设备的操作。
他们会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预防感染。在医生进行穿刺和导管插入时,护理人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确保患者保持平静。
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负责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记录各项数据,并与医生保持紧密沟通,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在放射环境中,辐射防护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护理人员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为患者和自身穿戴好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围脖等,以减少辐射暴露。他们还会确保检查室内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并定期对辐射环境进行监测。
检查后护理
随着心脏介入检查的完成,护理人员会将患者从检查床上转移至复苏区,确保患者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震动或牵拉。他们会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同时密切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血肿等异常情况,确保止血效果。
在患者恢复期间,护理人员会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还会定期检查患者的远端肢体循环情况,如肤色、温度、感觉等,以评估血管通畅性。
护理人员还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会向患者解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如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剧烈运动等,并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在患者身体状况稳定后,护理人员会协助患者逐渐恢复日常活动,并提供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恢复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