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
- 来源:广东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数字化转型,风控合规管理,创新实践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25 14:46
林攀华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云南昆明 650051】
【内容摘要】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大背景下,本文深入探讨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首先阐述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为国企带来的机遇,以及风控合规管理体系创新的核心意义。接着剖析当前国企在该领域的现状,指出体系融合困境、技术适配难题和人才能力短板等现存挑战。详细阐述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风险洞察、人工智能合规、区块链数据信任)和管理流程创新(智能风险评估、自动化内控整改、实时合规监控)的具体实践。旨在为国有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优化风控合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风控合规管理;创新实践
引言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国有企业站在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为国有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借助自动化流程和智能决策系统,减少人为失误与时间成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数字技术为企业创新提供广阔空间,催生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助力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此背景下,构建和创新风控合规管理体系成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
一、数字化转型下国企风控合规管理现状
(一)政策监管引领变革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家对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愈发重视,一系列政策法规相继出台,为企业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提供明确方向与严格要求,成为推动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强大外部动力。近年来,国家发布诸多相关政策文件,如《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关于进一步深化法治央企建设的意见》《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等,体现出对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的高度关注[1]。国家政策从多方面推动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数字化转型。政策要求将风控合规管理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与经营发展紧密结合,保障转型的战略地位。同时,规范管理流程、标准和方法,为数字化转型提供统一规范与标准,使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有章可循。
(二)企业转型初显成效
面对数字化转型浪潮,国有企业积极响应,将风控合规管理数字化建设作为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加大投入、探索创新,取得一系列初步成果,为自身稳健发展提供保障,也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经验借鉴。在技术应用上,众多国有企业构建智能化风控合规管理平台,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实现风险数据的实时采集、智能分析与精准预警,以及合规流程的自动化审批、监控和管理。在流程优化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梳理和优化风控合规管理流程,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流程互联互通与协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在数据治理上,国有企业加强风险数据和合规数据治理,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和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数据准确、完整、一致。通过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为风控合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二、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体系现存挑战
(一)技术适配难题
数字化技术在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中广泛应用,技术适配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数字化转型成效的重要因素。软件与业务需求不匹配、数据联通不畅、技术架构封闭等问题,阻碍数字化风控合规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软件应用上,部分国有企业引入风控合规管理软件时,对自身业务需求分析不深入、不全面,导致软件无法满足实际管理需求[2]。一些套装软件虽能快速部署,但功能定制化受限,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与个性化需求。企业为使用软件调整业务流程,违背数字化转型以业务为导向的初衷,导致用户体验差,员工接受度不高。国有企业数字化建设缺乏统一数据规划和治理,各业务系统数据相互独立,形成 “信息孤岛”。风控合规管理系统也面临与其他系统数据无法有效联通的困境,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无法对企业风险状况进行实时、深入分析与评估。
(二)人才能力短板
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数字化转型中,人才能力短板成为关键制约因素。合规人员在业务知识、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使企业在面对复杂风险和合规挑战时力不从心,难以发挥数字化风控合规管理体系的优势。
随着国有企业业务范围拓展和经营模式复杂,风控合规管理涉及领域广泛,涵盖财务、市场、运营、法律、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3]。合规人员需具备全面业务知识,才能准确识别和评估业务活动中的风险与合规问题。实际工作中,许多合规人员仅熟悉某一特定领域知识,对其他领域了解较少,难以从全局角度综合分析判断。数字化风控合规管理体系依赖大数据分析软件、人工智能算法、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工具和平台。合规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才能发挥其在风险识别、评估和监控等方面的作用。现实中,部分合规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和实践经验,对数字化工具操作不熟练,无法灵活运用功能模块满足工作需求。
三、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体系的创新实践
(一)技术应用创新
1. 大数据风险洞察。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为企业带来全新风险洞察能力。通过整合海量内外部数据,运用先进分析算法和模型,企业能更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深入分析成因与影响,及时发出预警,为风险决策提供支持。
在风险识别上,大数据技术突破传统局限。国有企业可收集内部各业务系统的交易、财务、运营数据,以及外部市场、行业、政策法规数据等[4]。通过整合分析多源数据,发现潜在风险因素。在风险分析环节,大数据技术助力企业剖析风险成因与影响机制。通过建立分析模型,挖掘大量数据,找出风险因素关联关系,揭示传导路径。实时监测风险指标变化,当达到预警阈值,系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企业采取应对措施。某国有能源企业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警系统,对安全生产、市场价格、政策等风险实时监测。系统分析生产设备运行、市场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等数据,发现指标超出正常范围,立即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送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防控风险 。
2. 人工智能合规。人工智能技术为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带来变革。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应用,企业实现合规审查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与准确性,降低合规成本。
合规审查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快速处理分析大量合规文件和业务数据。比如国有银行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智能合同审查系统,自动读取合同文本,识别关键条款和风险点,依据预设规则审查。系统快速判断合同是否合规,并给出提示和修改建议,大幅提高审查效率与准确性,缩短审查时间,减少人工疏漏。人工智能技术还应用于合规流程自动化管理。通过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技术,国有企业实现合规申报、审批、备案等流程自动化处理。某国有电信企业利用 RPA 技术开发合规申报机器人,模拟人工操作,自动登录系统,提取数据,填写申报表格,按流程申报审批,跟踪进度,提醒相关人员,确保流程顺利进行,减少人工重复劳动,降低合规风险 。
3. 区块链数据信任。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为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的数据安全和可信度提供保障[5]。在数据安全方面,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结构,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单个节点故障或攻击不影响数据完整性。加密算法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只有授权用户才可访问读取。在风控合规管理中,有助于企业对业务流程全程监控和审计。某国有能源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能源生产、运输、销售环节数据,出现质量或合规风险时,可快速追溯源头,明确责任主体,及时整改。区块链技术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便利,实时获取企业数据,有效监管,提高监管透明度和效率。
(二)管理流程创新
1. 智能风险评估。数字化时代的智能风险评估借助先进技术,革新传统风险评估流程。以海量数据为基础,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风险评估自动化、精准化和实时化。企业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内部业务、外部市场、行业及政策法规等多源信息,实时传输到风险评估平台。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清洗、整合和预处理数据,提取关键风险信息。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评估模型,对各类风险量化评估。模型根据历史和实时数据学习优化,提高准确性。与传统风险评估相比,智能风险评估优势显著。能处理海量复杂数据,挖掘潜在关联,更全面识别风险,避免传统评估依赖人工经验和有限样本导致的潜在风险遗漏。且评估速度快,可实时评估,及时发现风险变化并预警,为企业提供科学、高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助力制定合理应对策略 。
2. 自动化内控整改。数字化转型推动下,国有企业内控整改实现自动化管理和跟踪,提高效率与效果。借助信息化系统和工作流技术,实现内控问题发现、整改任务下达、过程跟踪及结果验证等环节自动化流转。内部控制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计发现内控问题,自动生成整改任务,分配给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责任人收到任务后,规定时间内制订整改计划并录入系统。系统按计划跟踪进度,定期提醒。整改过程中,责任人上传证明材料。整改完成后,系统通知监督部门验收。监督部门审核验证,判断整改是否有效。未通过验收,系统退回问题,要求继续整改,直至解决。自动化内控整改帮助国有企业及时发现解决内控问题,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执行,防范风险。
3. 实时合规监控。实时合规监控系统是国有企业数字化风控合规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经营活动,确保企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内部规章制度。系统能实时采集各业务系统交易数据、操作记录等信息并分析。通过预设规则和模型,快速识别潜在合规风险。如对合同签订、资金支付、税务申报等业务环节实时监控,发现合同条款违法、资金支付超授权、税务申报数据异常等情况,立即发出预警信号。系统根据风险严重和紧急程度,通过短信、邮件、弹窗等方式将风险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
结语
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风控合规管理体系创新中,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它带来技术革新,重塑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能。通过数字化转型,国有企业突破传统风控合规管理局限,实现从分散到一体化管理、从人工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决策、从滞后风险应对到前瞻风险防控的转变。增强了风险防控能力,降低了运营风险,为稳健发展筑牢屏障。借助数字化技术,企业实时、精准监测分析海量业务数据,及时发现纠正合规问题,确保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避免违规损失,提升社会形象和公信力,为企业赢得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珂.新时代企业风控与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分析[J].商业2.0,2024,(25):7-9.
[2]吕镇庭.管理体系标准在企业合规风控融合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24,(13):123-127.
[3]李心合,吴泽美.企业合规管理的中国式解读[J].财会通讯,2024,(02):3-10+57.
[4]邓江红.成品油销售企业构建全面风险防控合规管理体系的实践探索[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30(06):56-61.
[5]牛耀辉.金融投资公司全面风控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7):112-114.
(编辑/王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