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 关键字: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
  • 发布时间:2025-05-04 14:10

  陈军(甘肃省武威市武威第二十一中学)

  摘要:深度学习理念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究,能利用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即围绕一个明确的单元主题开展全面、综合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围绕整合资源、聚焦问题、梳理教材、信息赋能、主动探究五个方面,对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单元整体教学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推动了课程改革的进程,以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受深度学习理念的影响,不同数学知识之间实现了有效关联,学习内容更具整体性和结构性,同时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学习策略的有效融合。对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探寻不同知识之间的共性,以单元整体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深度学习的教育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整合资源,开展单元深度教学

  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从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和拓展知识等方面开展整体教学。小学数学教材基于学科特点编排了多个不同的学习单元,知识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在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可以迁移已有学习经验,以提高数学能力。对此,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整合单元学习资源,将主题相似、内容相关的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开展单元深度教学,落实教学培养目标。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人教版教材”) 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个单元的主题相似。“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要求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估算等知识;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通过迁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更多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要求学生掌握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法和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掌握并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基于两个相似的学习主题,教师可以将两个学习单元合并为一个全新的单元整体,实现深度学习。新的单元整体主要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强化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加法和减法的正确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借位、退位、进位等基础运算知识,掌握基本运算技巧。其次,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验算”这一概念,让学生对原有的算式进行验算,通过验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结合部分例题或围绕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设计思考题和开放题,让学生从中提炼信息、列出等式、独立计算,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在循序渐进中完成单元深度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通过整合多个资源达成教学培养目标。

  二、聚焦问题,分析学习影响因素

  聚焦学生的学习问题分析教学活动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小学数学深度教学效果。问题是影响学生深度学习效率的关键,若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则能更准确地把握单元整体学习方向,并能自主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探究;若学生在学习中频频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其深度学习的欲望,还会影响学生对单元整体知识的把握。对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单元整体,聚焦学生的学习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理念分析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因素,基于实际情况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单元整体教学效果得以提高。

  例如,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单元要求学生了解测量土地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并理解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经历从实例到表象建立的过程,丰富直观经验,初步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本次单元整体教学围绕一个独立的单元设计,教学活动基于学生前期的学习经验“大数的认识”实施,可以利用大的数让学生充分感知两个大的面积单位。对此,在学生学习期间,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问题科学地给予教学指导。本次单元整体教学要求学生掌握“1平方千米= 1 000 000平方米= 100公顷”的进率关系,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面积单位的转换。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发现学生普遍在单位换算上出现问题,尤其在处理进率问题时,学生失误的情况较多。为了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教师可以基于单元整体为学生设计如下单位换算的排序问题:在30公顷、3平方千米、330平方米、3 000平方分米、30平方千米、300平方米中,用“>”排序。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培养方向,学生在完成习题的基础上,对单位换算的知识展开深度探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让学生自主搜集“生活中的面积”并进行换算,学会正确运用知识,独立探究数学知识的运用方法,确保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三、梳理教材,多元视角深度探究

  在实施深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材单元结构的梳理,综合分析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教师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出发梳理教材,既要关注单元内部的知识板块,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又要关注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迁移运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构建单元整体知识结构。对此,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解读,确保学生的深度学习意识得到有效发展。

  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等。从横向教学视角出发,单元整体内容知识呈现渐进性的特点,学习难度逐渐加大,数学知识之间环环相扣;从纵向教学视角出发,小数除法中的“除法”为已有经验,学生对所学内容并不陌生。对此,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将新旧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搭建全新的认知桥梁。首先,为了落实深度学习理念,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除法学习经验自行解读教材内容,尝试独立完成对小数除法的初步探究,掌握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其次,教师可以加大教学难度,借助“爸爸给小鹏买了一筒羽毛球,共12个,价格为19.4元,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进一步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列出算式“19.4 ÷ 12 = 1.616…”,围绕计算结果“1.616…”向学生讲解“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要求,获取计算结果为1.62,即精确到“分”。在基于数学知识向学生讲解“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的要求时,获取计算结果为1.6,即精确到“角”。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切实体会到小数除法的具体应用价值和实际作用,达成横向教学视角的培养目标。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自主探究任务,以单元整体学习为基础,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完成实际运算,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延伸,落实纵向视角的培养目标。

  四、信息赋能,支撑单元整体教学

  在现代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十分重要。教育信息化理念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以先进的设备构思全新的教育模式,让教学工作实现与时俱进。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赋能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信息化教育环境助力学生的深度学习。

  例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这一单元整体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数据统计的意义,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能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从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出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丌专题基础教育论坛(上半月) 2025 年第4 期(总第489 期)发,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切实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此,教师可以将深度学习目标设定为“扇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结合教材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详细解读例题,发现题目大多围绕生活情境,如班级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近年来校园内树木总量的变化情况、家庭每月各种支出情况、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大致构成情况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在生产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基于本单元内容,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可以基于社会热点话题为学生布置如下学习任务:调查身边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统计一段时间内浪费的水量,并在课堂上汇报统计结果;在互联网上查找有关节约用水的资料。基于学习任务要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库帮助学生搜集资料,并要求学生汇总收集的数据,绘制扇形图,从而学会利用扇形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信息赋能单元整体教学。

  五、主动探究,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提出疑问则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方法。要想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立足单元核心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深入探究,以激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详细解读单元整体教学内容,以问题串联各个知识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在深度思考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这一单元时,在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教师详细解读单元内容,将其大致分为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解决问题五个部分,并在学生原有百分数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实用性。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单元教学的前四部分相对独立,最后一部分为单元学习的综合应用。教师可以利用例题让学生了解百分数的不同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单元学习经验,尝试自主提炼核心问题。在教学“折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基于生活中“商品促销”现象让学生计算打折后的价格,了解“打几折”所对应的百分数;在教学“成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农业收成”问题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了解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常称“几成”,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对应百分数是10%”;在教学“税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解应纳税额相关知识;在教学“利率”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银行存款情境,让学生掌握“利息= 本金× 利率× 存期”的计算公式。基于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后串联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百分数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随着多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以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展开深入探讨,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并实现单元知识的有效整合。

  六、结束语

  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向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能力设计整体性的教学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深度学习的探究性与单元整体教学的融合性,让数学知识点实现有效关联,能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帮助其构建完善的数学单元知识结构体系。对此,教师应该从多视角出发优化教学活动,让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郑涌华.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探寻[J]. 试题与研究,2023(36):179-181.

  [2] 卓素娥. 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维度与注意问题[J]. 亚太教育,2022(9):148-150.

  [3] 邱秋苹.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路径[J]. 当代家庭教育,2023(9):197-200.

  [4] 林武.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J]. 教师,2023(7):42-44.

  [5] 纳晓燕.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J]. 家长,2023(15):128-130.

  [6] 严松. 深度学习引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中旬),2023(11):32-3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