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期制契约化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 来源:商业2.0
  • 关键字:国有企业,绩效,薪酬体系
  • 发布时间:2025-06-07 19:45

  韩健(辽宁能源煤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任期制契约化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实施任期制契约化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普及度不高、实施效果不理想等。本文主要分析任期制契约化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具体影响,并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落实董事会权责、构建差异化考核体系以及畅通市场化退出渠道等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优化治理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任期制契约化;国有企业;绩效;薪酬体系

  引言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经营状况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与繁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任期制契约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国有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模式旨在通过设定经理层的任期和责任,并以契约形式规范其行为,来激发企业的内部活力,提高经营绩效。然而,如何在实施过程中确保这一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依然是国有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研究概述

  国有企业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其绩效的提升对经济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任期制契约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管理模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路径。实施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对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摒弃传统的固定职位观念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通过设定明确的任期和责任目标,增强管理层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其次,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帮助国有企业建立合理的薪酬框架和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确保企业有持续的智力支持。最后,任期制契约化管理还能促进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通过明确权力与责任,提高决策效率,加大执行力度,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长期发展潜力。因此,任期制契约化是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手段,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任期制契约化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现状

  一、任期制契约化的定义与特点

  任期制契约化是现代企业治理的一种创新形式,它通过设定明确的时间期限和详细的契约条款来规范企业的运营。该管理模式强调,管理者特别是高层在规定的任期内,需完成与股东或董事会签订的契约中列出的任务和目标。

  “一合同一协议” 构成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式,即管理者就职时,须与股东或董事会签署详细的合同,其中明确列示权责清单,精准界定职责与权限。同时,签订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围绕关键业务,设定涵盖营收、利润等方面的具体业绩目标,并清晰明确各项考核指标和其对应的目标值,确保业绩衡量有章可循,责任落实到人。

  二、任期制契约化的实施现状

  任期制契约化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签订契约合同,设定明确的任期目标来规范管理层的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运营效率。

  不过,其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对任期制契约化的理解尚不充分,导致执行效果不够理想。部分国有企业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了契约内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契约未能有效发挥其约束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在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时,在人才选拔、薪酬体系建设以及绩效评估标准制定等方面遇到较大阻碍。如何选择合适的人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是影响任期制契约化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任期制契约化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一、对内部管理效率的影响

  任期制契约化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它摒弃了“铁饭碗”和“大锅饭”的传统管理模式,使经理层成员不再享受终身雇佣,而必须在任期内以实际行动展示其能力和价值。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了管理层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对薪酬体系的影响

  任期制契约化对优化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薪酬体系常存在结构不合理和激励不足等问题,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任期制契约化遵循薪酬与绩效挂钩的原则,从而使企业形成更为公平合理的薪酬结构。

  刚性兑现薪酬机制确保经理层成员的薪酬直接反映其工作绩效,提升了薪酬的激励效果,增强了管理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完善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如股票、期权和绩效奖金,为管理层提供了稳定持续的激励,鼓励他们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同时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对员工治理方式的影响

  在国有企业中推行任期制契约化,可有效改变员工治理方式。

  首先,它明确了经理层成员及其他关键岗位人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每个人都在清晰界定的框架内工作。这种职责的明确性不仅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还有效减少了因责任模糊导致的责任推诿问题。

  其次,任期制契约化还优化了绩效导向的评估体系。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和评估标准,结合奖励和惩罚措施,将员工的工作表现直接与其薪酬和职业发展挂钩,可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整体表现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四、对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任期制契约化对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首先,任期制契约化推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和现代化,提高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和响应速度,从而提升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其次,任期制契约化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通过为管理层设定明确的任期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估和奖惩机制,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

  最后,任期制契约化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构建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使企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任期制契约化实施难点与对策

  一、难点分析

  首先,认识不到位。部分国有企业未能深刻理解任期制契约化的意义与价值,导致在推行过程中,企业往往将其视为一项强制性的任务,而非主动选择的战略调整。

  其次,激励力度不足。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薪酬设计相对保守,未能充分反映经理层成员的实际贡献及价值。这不仅影响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在吸引和保留人才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在调整薪酬体系时,未能充分考虑经理层成员的期望和心理感受,引发人员的误解甚至抵触情绪,极大影响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的薪酬改革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企业不仅要从自身出发制定规则,也要倾听相关人员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顾虑。

  最后,退出机制不完善。部分国有企业的退出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评估标准和程序,即便识别出了不合适的人选,也可能会因为缺乏依据而难以实施。同时,国有企业承担着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其在处理表现不佳或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时,面临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表现得畏首畏尾。这不仅损害了其他有能力员工的利益,也不利于企业整体效率的提升。

  二、对策建议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第一,政府与企业需要协同发力,制定详尽的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确保改革方向清晰、目标明确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这不仅关乎国有企业的短期利益,还涉及企业的中长期战略布局。企业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制度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进而构建契合新环境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可尝试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模式,同时稳固国家在关键领域的掌控力。第二,建立健全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及时掌握改革进度,洞察潜在问题并迅速调整策略。反馈机制则赋予政策执行以灵活性,使政策在实践中持续优化。第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为任期制契约化的推行筑牢法律根基,确保各项活动依法依规开展。第四,分层分类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是实现 “契约化” 的关键。国有企业应秉持 “先改主席台、再撤前三排” 的原则,全面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增效,积极推行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深入开展中层管理人员 “两制一契”,即竞聘制与聘任制、契约化管理,切实将经营管理责任落到每位管理人员肩上,全方位提升经理层成员的管理水平。

  其次,落实董事会职权,实施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办法。第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落实董事会职权是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核心决策层,其职权的有效行使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必须明确董事会的责任和权利,使其专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重大决策,而不是具体的日常运营管理。第二,在国有企业中,由于历史原因,经理层往往缺乏足够的自主权。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并赋予经理层以更多的决策权限,以增强其独立性和责任感。这种授权不仅仅是权力的下放,更是信任的传递。第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可以激励经理层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考核机制应该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设定个性化的指标,确保评价结果公正客观。奖惩机制则要紧密联系人员的工作绩效,做到奖优罚劣,以此促进内部公平竞争,激发团队活力。

  再次,构建差异化考核体系。第一,实施刚性考核,优化薪酬结构,以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与企业内生动力。传统的“一刀切”式考核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贡献,而差异化考核可以根据员工的职位特性、工作复杂度和个人表现等设定多样化的评估标准。比如,对于研发人员,可以侧重于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对于销售人员,则可侧重于销售额和客户满意度。国有企业应依据岗位特性、行业标准等制定考核标准,确保考核标准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建立更为合理、公平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分配体系,不仅可吸引与留住人才,还可充分激发员工追求卓越表现的内在动力。第二,国有企业在薪酬设计中,应引入浮动奖金、股权激励等多元化的薪酬激励形式,将薪酬与员工业绩及个人成长挂钩。针对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骨干,应制定长期激励计划,以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与忠诚度。第三,薪酬设计要注重市场化激励,向贡献突出、拥有紧缺尖端技术的岗位以及一线员工倾斜。通过这种方式,薪酬分配更贴合市场需求,可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身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从而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最后,畅通市场化退出渠道。畅通经理层成员的市场化退出渠道是解决不合格人员退出难题的关键措施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确保管理层成员的能力和素质符合企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建立健全的退出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该机制应明确规定哪些行为或表现不符合岗位要求,同时明确相应的处理办法和程序。

  结语

  任期制契约化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措施,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完善薪酬体系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明确责任、严格评估、调整薪酬结构和确保退出机制顺畅等措施,任期制契约化可有效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茂.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路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 (11):78-81.

  [2]林玉婷.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转型研究[J].今日财富 ,2024(28):161-163.

  [3]李文飞.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财务管理转型问题及策略探讨 [J].投资与创业,2024(16):130-132.

  作者简介:韩健,硕士研究生,中级经济师、政工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