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G大迁移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40G,以太网,商业,趋势
  • 发布时间:2011-03-23 14:15
  40G以太网正成为不可阻挡的商业趋势。虽然 10G以太网仍被广泛运用于数据中心,但CIO和IT经理们必须提前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参见图1):高带宽应用,例如服务器虚拟化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光纤整合、以及最终用户对于更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市场对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并对网络生产效率和OPEX成本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6月,IEEE组织正式通过了802.3ba标准,为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随着速度的提升,网络能够将新发现的10G以太网资源移动到接入层,让更强大的40G以太网设备处理聚合层及核心层的流量。分析师的乐观预测和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全力开发说明:40G以太网必将成为IT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剩下的只是时间和方式问题。

  40G以太网的发展态势如何?它对网络架构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企业的CIO们为了迁移到新的标准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势不可挡

  自1980年2月IEEE 802标准委员会成立起,以太网在各个层面中的传输速度有了显著提升,升级换代的间隔时间大幅缩短。现在,距10G以太网标准的确立仅八年之后,IEEE就已经采纳了802.3ba,为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铺平了道路。

  如图2所示,接入层的I/O数据传输速率每24个月翻一倍,而核心层传输速率大约每18 个月翻一倍。40G以太网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新一代高速、高需求计算应用和技术,其中包括虚拟服务器和云计算的扩展部署。截至2009年年末,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新服务器中实现了虚拟化。同时,经济形势带来的财务压力也让网络不得不寻找整合资源的方法,以便降低OPEX和总体拥有成本。

  多模光缆40G以太网拥有四倍容量,且可经济地迁移至100G以太网(参见图 3),显然是数据网络发展的下一个目标。考虑到迫切程度的增加以及价格降低等因素,市场调研公司Dell’Oro集团的分析师认为,到 2013 年,40Gbps光缆市场的成交金额将达到 145 亿美元。

  企业的IT经理是否应暂缓部署40G以太网技术、等待100G以太网面市?目前业界尚存在一些争论。但鉴于 40G以太网的设计灵活性和相对100G以太网而言具有的成本优势,这一问题将很快销声匿迹。目前,40G以太网可以有效地部署在数据中心网络的聚合链路内。到2016年,40G以太网还将普遍应用于接入链路,实现服务器的连接(如图4)。作为40G以太网的补充,100G以太网更适合电信运营商和数据中心核心链路。

  对于希望保持竞争力的IT经理来说,40G以太网是目前提高带宽的最佳选择,如果规划不当,未来在面临升级需求时可能会措手不及。虽然距离40G以太网大面积普及尚需数年,但IT 经理们最好马上着手制订迁移规划。

  40G网络什么样?

  40G以太网网络层的核心是一对经电缆(比如OM4或OM3光缆)连接的收发器。收发器继而插入网络服务器或各种组件,如网络接口卡和交换机等。

  40G以太网收发器(参见表1)是按照几个标准尺寸开发的。CFP(C型可插入)收发器拥有12个10Gb/s发射通道和12个10Gb/s接收通道,只支持一个100G以太网端口或最多3个40G以太网端口。其尺寸较大,适合单模光缆,也可轻松地匹配多模光缆或铜缆。CXP尺寸的收发器也在每个方向上提供12个通道,但比CFP小很多,适合多模光缆和铜缆。QSFP(四通道小型可插入)与CXP尺寸相当,提供4个发射通道和4个接收通道,支持目前的40G以太网多模光缆和铜缆应用,未来也可能支持单模应用。QSFP还可能在通道速率增至25Gb/s后投入100GE 应用。

  光缆和铜缆均可用于40G以太网布线,可支持的信道长度取决于电缆和收发器类型。关于连接件,802.3ba标准中惟一明确指出的变化是在多模收发器上使用MPO型连接器,以便支持多芯并行光纤信道。

  对于在40G或100G下运行的数据中心环境,通常推荐OM3和OM4多模光缆布线,两者的距离支持比铜缆解决方案更广泛的部署配置,且成本低于单模光缆解决方案。

  以太网标准传统上依靠双工光纤布线,每个信道有一条光纤负责发射,另一条负责接收。但802.3ab标准要求每个信道有多个流量通道。因此,40G/100G以太网标准使用了表2中所示的并行光纤。40G以太网规范提倡12芯光缆布线解决方案,每个信道拥有4条专用发射光纤和4条专用接收光纤。中间四条光纤保持闲置。100G以太网解决方案规定使用24条光纤,分为两个12芯阵列,一个阵列专用于发射,另一阵列专用于接收。每个阵列中,中间10条光纤用于传输流量,而两端2条光纤闲置。

  如何部署?

  40G以太网技术首先可能部署在数据中心内,如图 8 所示。这有助于打破接入交换机与配线交换机连接层面上的瓶颈。

  Dell‘Oro 集团以太网交换机和企业电话市场调查部门主管Alan Weckel认为:“随着企业开始在布线机柜内部署客户端交换机10G以太网上行链路,以及10G以太网直接服务器连接,这些链路的聚合将形成网络瓶颈,直到更高速度普及后才能打破。”

  Weckel解释说:“例如,目前企业必须部署复杂的胖树或生成树架构来聚合10G以太网,聚合器和被聚合端使用相同速度。我们相信,40G以太网和100G以太网对满足数据中心不断增加的带宽需求至关重要。”

  40G以太网最有吸引力的一大特点是应用的广泛性和设计的灵活性。考虑到生产效率的提升和 OPEX 的降低,正确迁移到 40G以太网将带来可观的成本效益。

  在迁移到40G以太网时,一些网络可以继续使用目前的10G以太网交换机底盘,仅需升级线路卡和收发器。部署 CFP 尺寸收发器后,可以灵活地从40G以太网迁移至100G以太网。

  布线方面,OM3 或 OM4 光缆最适合40G以太网或100G以太网数据中心环境,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最大跨距。在10G以太网网络中,OM3 光缆的最大跨度可达 300米,而 OM4 支持更长的信道。在 40G以太网或100G以太网环境中,按IEEE802 标准,OM3 的最长跨度可达 100 米,OM4 则为 150 米。对于接近 150米 的应用,电缆应通过低损耗连接件端接。

  802.3ba规范已经确立,网络规划可以放心进行,不用担心 IT 环境发生剧变。迁移规划的推迟,可能使评估和选择最佳迁移途径的过程出现纰漏。尽管从 10G以太网升级至40G以太网的过程应该相对顺利,但当今的网络管理员必须进行长远的考虑。这意味着,不仅要让原有系统完美迁移到 40G以太网环境,也要预见到迁移过程是否影响100G以太网及更高技术的最终迁移。只有及时和全面地考虑这些问题并制定实施计划,IT人员才能打造面向未来的网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