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计算怒放IDF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互联计算,IDF,英特尔,唐迪曼
  • 发布时间:2011-04-21 14:30
  劲爆的音乐、给力的视频、翩翩起舞的机器人,拉开了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 2011)的帷幕。

  通过手机连接到街边智能购物亭,就可以自动将你的购物清单上的物品吐出来;通过“分享”键,就可以在家中的各种移动或手持设备中共享同样的内容;多功能的车载系统、安保摄像头??这都紧扣了本届IDF的主题“智无界,芯跨越”,也昭示着英特尔正在转型为一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决心。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个性化互联网时代。这将从根本上改变IT公司提供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方式,带来产业形态和软、硬件创新模式根本的变革。”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可喜的是,我们身在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中国为IT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杨叙说,本届IDF所要传递的一大信息就是,英特尔致力于创新和扩展计算技术,连接世界上每一个人,渗透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要无处不在。

  展望互联计算

  IDF 2011上有这样一幕现场演示,一个学生正在家里用智能电视完成家庭作业,遇到困难时就通过“分享”键,传给了妈妈的车载电脑,最后,他将做完的作业分享到了学生电脑,第二天带到学校。其实这个演示揭示了英特尔最想说的话——如何实现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英特尔的愿景是:无论PC、电脑、手机还是车载电脑,我们要打造最重要的部分,基于英特尔架构的绝佳用户体验。”英特尔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詹睿妮(Renée James)这样表示。

  英特尔谈到“体验”,已经不新鲜了。技术参数已不再是芯片的唯一指标,英特尔要以用户体验为主导,把互联计算融入生活,引领下一代技术发展。

  计算如何与人们生活融合?计算设备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在英特尔的构想中,“从大型计算场所到智能内嵌系统,都可以看到英特尔的芯片。全世界的数据中心里都有i7、i5、i3。”在詹睿妮描述的路线图中,可以看到英特尔从半导体公司向个人计算公司的演变,进一步扩展芯片设计、制造工艺以及软件能力,以构建个性化的“互联计算”(Continuum of Computing)体验,面向家庭、车载、办公以及便携等所有互联设备提供计算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英特尔架构事业部副总裁、数据中心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Kirk B. Skaugen)在其演讲中表示,预计到 2015 年,互联设备最终将超过 150 亿台,随之而来的就是数据流量的爆炸性增长,而英特尔就是要与合作伙伴一起来“实现互联计算”。为了让如此多的设备能够实现互联计算,从微型服务器到关键业务解决方案,英特尔将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技术,“英特尔将在 2011 年对其数据中心产品组合进行彻底更新。”

  150亿台设备能够连接到互联网,这是什么概念?它是全世界人口的两倍,如此庞大的数字显然能够为当前的技术创新带来机遇,英特尔也看到了这一点。

  “这些机遇涵盖从数据中心到客户终端设备的完整范围,英特尔要与行业领袖合作,共同将已经验证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与用户分享,用于满足现今IT所面临的基本需求——这是英特尔参与云计算的重要方式。”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高密度计算业务总经理Jason Waxman表示,超过30套通过英特尔云构建计划参考架构交付的解决方案已经成型。

  转型解决方案

  与去年一样,IDF 2011上第一个主题演讲的嘉宾还是詹睿妮。她在演讲中提到一句话,这句话就如她今年的发型一样,让人眼前一亮——“英特尔正在从一个芯片厂商成为一个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有更多的方案与产业合作。”

  要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显然不能光说不练,在这次IDF上,方方面面都在体现英特尔的想法,尤其是在嵌入式领域,英特尔持续发力。

  在IDF展区的显著位置,有一个车载电脑的展示。那是矽鼎科技的车载电脑,大小与普通的GPS无异,除了提供普通GPS的功能外,它还有在线检测的功能,只需按一下,平时在4S店做的检测就能自己完成。一旦车子有异常的情况,电脑会弹出提示框,也可以选择推送到手机或电子邮件,这套车载信息系统使用的正是英特尔凌动处理器。英特尔架构事业部副总裁、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唐迪曼(Ton H. Steenman)介绍了英特尔在嵌入式方面的创新和解决方案,其中特别介绍了英特尔嵌入式业务在中国的进展。“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成为嵌入式创新的中心,英特尔近1/4的嵌入式业务来自中国。从全球来看,有30%的最新英特尔嵌入式设计是从其它架构上迁移过来的,而其中近一半新设计来自中国。”

  在IDF 2011上,英特尔专门发布了针对平板电脑产品的CPU产品,即凌动Z670。唐迪曼认为,凌动Z670的价值所在,就是它可以用于开发商用环境中使用的各种嵌入式设备,例如移动临床助手、结实耐用的工业平板电脑以及便携式销售终端设备。“凌动Z670处理器是专门为平板电脑设计的平台,它能使平板电脑体积减小50%,厚薄度减小45%,支持Windows7、Android和Meego三个系统。”

  英特尔副总裁兼平板和上网本设备事业部总经理道格·戴维斯(Doug Davis)表示,自英特尔2008年上网本启动之后,出货了9千万个凌动处理器。“凌动平台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摩尔定律。”

  同时,戴维斯认为,包括上网本、平板电脑及其它便携式计算设备通过个性化、移动、互联的体验,正在改变当今这个世界。“所以,未来三年英特尔将会以超越摩尔定律的速度开发和生产凌动产品线,以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高的性能和全新的计算特性,实现更卓越的用户体验。”

  戴维斯介绍了全新英特尔凌动“Oak Trail”平台以及后续的“Cedar Trail”平台。“Oak Trail”的多媒体体验包括支持1080p视频解码和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Evolve III、富士通、联想等公司已经推出了超过35款基于该平台的平板电脑,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而采用32nm制程技术的“Cedar Trail”则更加轻薄小巧,将在2011年圣诞季正式出货。

  “好马配好鞍”,新一代产品的推出,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应用。早在在2010年9月召开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詹睿妮宣布推出了面向上网本和消费类笔记本电脑的英特尔AppUpSM中心。如今英特尔全球开发人员社区已经有1500万开发人员,2.5万家ISV加入合作伙伴计划,支持1.5万个应用。其中,中国开发人员计划扩展到90万名,5000家ISV,支持6000种应用。“AppUp”更是被美国方言协会评选为年度风行词汇。

  本土合作日新月异

  说到移动应用,很多人都会想到Meego平台。由于诺基亚的“华丽”转身,很多人对Meego的未来充满担忧。但是英特尔显然没有放弃Meego的意图,而是变本加厉地增加对Meego的投入。在本届IDF上,就展示了用户如何能够随时随地在基于Meego平台的不同设备间共享信息,例如在平板电脑上发现好看的网页,批注之后可以与好友共享,对方不仅可以收到网页,还可以看到评论、打开视频播放等。

  “有很多企业自发地走到一起,开创平板电脑基于Meego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尤其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Meego平板电脑解决方案。”詹睿妮表示,此时本土的合作伙伴就非常重要。在IDF 2011期间,英特尔宣布了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两家公司将正式启动联合创新实验室,通过软件、服务和硬件的无缝结合,在个人电脑、电视、手持设备和汽车等多种移动设备上创建最佳的用户体验。据悉,实验室前期的研究项目,都会基于凌动以及包括Meego在内的多种操作系统展开。

  IDF不仅是英特尔全球性的技术展示平台,也是英特尔与合作伙伴的创新平台。本届IDF与中国本地产业的结合度日益紧密,为本地合作伙伴及用户传递的价值也更大。

  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正在带来怎样的变革呢?杨叙认为个性化计算就是要实现个性化体验,也意味着产业要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从底层的半导体、硬件到各种各样的软件、服务,这就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创新。

  杨叙在演讲中特别提到了英特尔与Razer、腾讯一起合作开发的基于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Razer Switchblade概念机。他认为,这是英特尔与产业链伙伴合作创新的一个典范。“从概念设计、软件开发到ODM生产、游戏运营,有许多本土企业参与其中。这样的创新成果不仅会给国内的用户带来快乐,也会将中国的创造带给全世界。”

  正如联想集团CEO杨元庆在现场播放的视频中所回顾的那样,联想与英特尔的成功合作历程,正是英特尔和中国产业合作的缩影。经过26年的发展,英特尔中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运营体系,从研究、开发、芯片制造到封装测试,从而有更多的力量与本地产业伙伴们一起开拓未来。

  “未来还将共同创新,把PC产业推向更高的高度。”杨叙说,“好戏才刚刚开始!”

  独家专访英特尔架构事业部副总裁、嵌入式与通讯事业部总经理唐迪曼(Ton H. Steenman)

  计算机世界:此前英特尔一直关注在嵌入式传统、高端的领域,如医疗、通信、网络。而IDF展示的大多是在消费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否说明英特尔的关注点有所改变?

  唐迪曼:的确。20年前英特尔进入嵌入式市场时,主要接触的是高端市场,可以看到,SoC已经应用在从酷睿到至强的高端产品上,是我们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建立的最大优势。但是过去5年里,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希望把市场线进一步扩展,介入到低端市场中。我们的战略就是不断扩大自己的产品线。

  嵌入式产品要求设备都必须具有较小的尺寸,因此凌动处理器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在消费电子行业,例如机顶盒和智能电视。三年前我们在市场上引入凌动处理器时,还没有针对低端产品的解决方案,但现在已经有了5000多个不同的设计元素。

  计算机世界:在现场展示中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终端的互联互通,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互联计算时代已经到来?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

  唐迪曼:现在很多终端和设备都是互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激活和配置这些设备,还需要更高的性能和建立一些标准,才能确保不同机器之间的通讯,使得物联网成为现实。当英特尔的设计人员在设计下一代嵌入式设备时,必须考虑到其他周围设备的存在,同时也要考虑到可升级性、可管理性,以及设备的安全性。你所看到的互联性只是中间的一个环节。

  计算机世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嵌入式市场,英特尔在中国如何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跟合作伙伴的模式是怎样的?

  唐迪曼:我们和中国很多行业的公司都建立了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使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够很快地进入到市场,我们也帮助它们的产品更快地被全球市场接受。英特尔在中国的团队也已经有数千人,我们成功地建立起了内容丰富的生态系统,这不仅包括软件行业的合作伙伴,也包括众多中国硬件制造厂商,英特尔将技术融入到它们的产品中。在过去的10?15年当中,我们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搭建生态系统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