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机房改造四大建议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医院,机房,改造,建议
  • 发布时间:2011-04-21 15:00
  有调查显示,在医院IT系统的故障中,由于应用系统Bug造成的软件死机和IT基础设施问题导致的系统宕机各占一半。如果说由于医院业务复杂、需求多变、流程各异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故障难以避免,那么由于基础设施导致的系统宕机则完全可以通过完善硬件环境和加强管理来避免。

  性能改造是重中之重

  在《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中,已明确将三级医院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定义为B级。此类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出现故障后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因为当前医院的整个医疗流程已经完全依赖于信息系统。一旦机房空调宕机、UPS损坏导致信息系统瘫痪,必将带来就诊秩序的混乱。

  保障机房的高可用性就是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就医院而言,与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等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的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是整个医院信息系统机房高可用性改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保障高可用性的基本原则,简单来说就是“N+1冗余备份”,即:空调、UPS以及网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始终留有一台冗余设备,从而保证整个信息系统在一台设备宕机时,仍健康运转。

  当然,高可用性并非是不需检修的连续运转,参照国际标准TIA-942,电子信息系统B级的可用性要求为99.75%。定期的计划停机检修,恰恰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应对系统的潜在风险,更好地避免意外宕机事故的发生。

  选址:化被动为主动

  信息系统机房的选址应从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结构荷载、空调外机这五方面综合考虑。 最佳位置是设置在高层建筑的二、三层或是裙楼的中间层。但在实际情况中,医院的楼宇建设首先会考虑医疗用房,然后才会考虑医院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等辅助设施。因此,医院信息系统机房的选址通常都是被动的,在优质楼层设置为医疗用房后,被安排在顶层或地下。

  既然“被选址”难以避免,以下两点就更应注意。

  一是办公空间不能直接拿来用做机房。因为普通办公楼承重设计只有200?250kg/m2,而信息系统机房荷载要求为800kg/m2。更应注意的是,增加荷载的不仅仅是机房本身,被改造机房及其以下的建筑都需要加固。原则上,对建筑用途的设计改造工程需由原设计单位或与原设计单位资质相当的公司负责。坚决避免因结构荷载过大,造成楼板开裂、机房报废的负面先例。

  二是高度重视机房选址时的空调室外机安装。许多楼宇从美观考虑,不允许空调室外机外挂在外立面上。空调室外机安装要求通常为向上不超过20米、向下3?5米,安装距离越远效能越差。如果没有合适的室外机摆放位置,极有可能造成机房建设项目“小河沟里翻船”。

  以我院为例,信息系统核心机房设在4层,楼高9层。原有的通信空调室外机放置在设备层的外突部分上,不但空间局促,噪音扰邻,清洁维护也极为不便。改造后配置了精密空调,室外机体积更大,只能放置于楼顶,此时管线需要从4层延伸到9层,垂直距离为19米,已接近空调室外机安装的极限,对空调性能的发挥提出了巨大挑战。

  选用精密空调

  精密空调较之普通空调,不仅仅是增加了湿度控制这么简单。

  环境热负荷包含显热和潜热两个独立的部分,显热是指机房中电子设备产生的热量;潜热则与空气中水分的增大或减小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在一般的办公环境中显热约占总热负荷的65%,而在信息系统机房中,环境中显热比高达90%。空调的总制冷能力为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之和。因此,精密空调在设计中能够更大比例地去除显热设计,能效比更高。

  从技术上讲,精密空调与普通空调最大的不同在于“大风量、小焓值”。精密空调出风温度一般在15℃左右,与环境温度相近,可以避免结露;大风量的特点可以保证在地板下形成恒压箱,使远端和近端的出风口保持风量一致。而普通空调的出风温度通常为4?5℃,甚至更低,由于没有湿度控制,很容易在某些位置形成结露,造成设备短路。

  另外,精密空调正如其名,可以更精确地控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365天全年不间断运行设计,使可靠性远远高于普通空调不超过1200小时/年的设计运行时间。

  简而言之,精密空调是为机器而设计的,普通空调则是为人而设计的。精密空调更能满足医院信息系统机房的配置需求。虽然精密空调的初期投资较大,但在空调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行中综合考虑其维护、保养和用电费用,精密空调的综合成本将低于普通空调。

  别让配线间成为短板

  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仅仅依靠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健康运转是远远不够的。从客户端接入网络,经过一个个配线间,再到数据中心及服务器的整个IT基础设施环境都时刻影响着信息系统的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导致软件故障。抛开客户端PC机的单点故障不谈,最可能导致大面积系统宕机的因素就是网络。以门诊为例,为了方便病人就医,医院通常会把收费处、挂号处、药房集中设置,然而一旦该楼层配线间的网络设备出现故障,将导致整个门诊系统瘫痪。

  因此,务必切实加强配线间建设,别让配线间成为医院IT系统的短板。

  在《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配线间的标准称谓是“电信间”,其主要设计要求有三点。其一,按不超过400个信息点配两个42U机柜计算,面积不应小于5平米。其二,温湿度要求按设备要求提出,一般要求为:温度10?35℃、湿度20%?80%。其三,为保障网络设备的不间断运行,UPS也是必备的设备,满负荷延时半小时,足够配电切换即可。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每个配线间安装一个基于网络温湿度探测器,周期(如5分钟)采样数据,结合短信报警,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例如:

  场景一:空调系统发生故障时,温度会逐渐升高,产生报警事件。

  场景二:当网络设备故障时,轮询采样不成功,也会产生报警事件。

  场景三:当有消防事件时,温度迅速升高,温湿度传感器甚至比烟感设备还要早发出报警消息。

  场景四:如果配电出现问题,网络设备断电,也会采样不成功报警。

  如果再安装一个监控探头,每个配线间的硬件投入不超过3000元,这样对温湿度、空调、配电、消防等都能进行实时监控。

  总而言之,机房配线间是IT设备运行的外围环境,构建良好的机房环境是保障IT设备正常运转,从而实现医疗业务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陈金雄专栏:

  好的CIO也是营销高手

  大部分CIO都觉得自己非常忙碌,而不愿意承担更多“营销IT”的责任。这显然不是一种使IT价值清晰可见、增进与其他部门伙伴关系的积极方法。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纳闷,自己既不是企业老总,又不是营销人员,作为CIO或者信息主管,需要什么营销能力,营销能力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要搞好信息化工作,提高营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少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经常会抱怨,抱怨领导不支持,抱怨科室不配合,其实好好反思一下,这都是别人的责任吗?是否跟自己营销能力差也有关系呢?

  提高营销能力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营销IT价值。一般来说,IT对医院所做出的贡献或许都不是直接或明显的,其价值很容易被人忽略。因此,学会营销IT价值,加深领导和其他部门对IT价值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领导重不重视,关键是对IT价值的认识程度,要学会观察IT从哪里创造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的本领。要将IT价值对业务绩效的提升直接挂起钩来,而且还要学会如何向高层领导沟通和展示IT价值。

  谈点个人的切身体会。1991年研究生毕业,我刚被分配到福州总医院,事情不多,偶尔列席一些会议,发现医院各个部门好象都很忙。院领导经常召集业务科室开会,大会小会都强调一个主题,堵住医院的“跑、冒、滴、漏”。我敏锐地意识到,IT应该会发挥作用。于是主动跟医院和科室领导要求,下到各个相关业务科室调研。两个星期跑下来,对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撰写了题为《建立计算机网络,提高医院费用和药品管理水平》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医院“跑、冒、滴、漏”问题的根源是信息不透明,业务流程管理混乱,建立计算机网络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报告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认可,让领导认识到IT的价值。到医院不到一个月,院长就在全院大会上表扬了这种做法。

  二是推进IT项目。如果说IT企业要把产品卖到医院,首先要做好CIO的工作,那CIO要想把项目落地就相当于把该产品转卖给领导、相关部门和科室。实现IT价值归根结底要靠IT项目来落地,而CIO的核心价值也在于推进几个能真正体现IT价值的项目。要加快IT项目推进,CIO及信息部门不能仅仅承担软件开发与技术维护工作,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医院的管理与工作模式,必须要知道医院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在做什么,在想什么,遇到哪些困难和阻力,对未来有什么构想,这些做法、想法、困难能否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解决。甚至必须大胆地对管理与工作模式进行研究,对各种流程进行再造和优化,才能更快地推进IT项目,才能更好地推动医院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三是树立IT意识。不少医院CIO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事情明明跟信息化有关,却没人找他们商量,等遇到问题了,才想起他们。这就是缺乏信息化意识造成的。由于医院信息化发展时间不长,大部分人IT意识并不强,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往往还是用习惯的思维、传统的办法。因此树立良好的信息化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CIO们经常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是培育IT文化。有人说,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营销,三流企业靠生产;也有人说,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人才,三流企业靠制度。不管这么说,文化都是最核心的,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培育IT文化,让大家对IT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信息化氛围,愿意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作出努力,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

  CIO除了需要耐心地证明IT能给医院带来收益之外,更需要加强IT部门与非IT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让IT在业务运作中能得到肯定,以实现IT价值的清晰可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