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用网络抢占云端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思科,网络,云计算,用户
  • 发布时间:2011-04-27 14:21
  “思科的云战略就是使用户居于中心,将网络作为云的运作平台,以帮助用户搭建和运营包括公有和私有云在内的定制化云解决方案;通过为用户部署云服务,来确保其协同、创新和安全地开展业务,从而进一步加速云服务业务的不断发展。”4月11日,在通过思科网真系统进行的视频会议上,思科全球副总裁、云计算首席技术官Lew Tucke说。这是思科首次公布其云计算整体战略。

  革新网络平台架构

  互联网的到来,推动了信息数量的激增。2010年,全球互联网每月所产生的信息量达到了21 Exabytes(EB),相当于50亿张DVD的容量;而到2013年,这个数字将会达到56EB,也就是说,每月有128亿张DVD的内容在互联网上交互,平均每个人使用的终端数量将达到7个,意味着2013年全球用户设备将达到约500亿台。

  “面对如此庞大的内容,云计算必然会成为计算和互联网演进的下一阶段。”Tucke表示,云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基于计算能力的虚拟化和资源调配的自动化,来为用户提供虚拟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而要实现这一点,网络基础设施必须要变得足够“智能”,才能支持IT工作负载的快速变化和物理基础设施的调配。因此,思科将对现有网络架构进行革新,打造高性能、高吞吐量、高可扩展性的“云化”网络平台。

  根据思科此前提出的“数据中心3.0”概念,数据中心将成为一个集中化的、提供应用服务的业务平台。虚拟化、绿色节能、网络服务以及智能控制等许多新技术、新概念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数据中心的未来发展。而且,虚拟化将融入整个数据中心的IT架构里面。通过虚拟化,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现有设备,更快地进行扩展IT架构部署,进而实现自动化。

  公有云和私有云交互

  “我们听到了很多人都在说云是多么棒,我们也看到,对于不同的客户,比如服务供应商、政府部门、电信设备公司等,如何为他们打造一个适当的云架构,来实现应有的投资回报率,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Tucke说,不同行业存在着大量细分化、专业性的云,无论用户使用的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这些云都应该是互相联系的,不同的用户也是跟不同种类的云连在一起,当他们需要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适当的云。

  而在传统方式构建的数据中心下,每一个新应用都会有自己的架构,不同的应用很难做到互联互通。对此,思科通过预定义的结构单元,集成了网络、存储资源以及统一计算等,让用户可以在仓库级的大型计算设备中,根据需要,不断加入预定义结构单元来增加计算的能量。

  而据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无边界网络与数据中心业务负责人冼超舜介绍,目前思科已经在中国开始帮助客户实施交互的云计算服务了。

  比如,今年1月,思科在成都帮助中国电信西部信息中心建设了云计算中心,为四川电信提供包括云计算、协作与统一通信、内容分发业务和视频应用等方面的支持;思科还与苏州工业园合作,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云服务,让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型企业一入驻就可以快速开始工作,而不必再花精力搭建IT系统。此外,思科与EMC、VMware的联盟还在无锡共建了云计算中心。

  培养云伙伴

  除了在技术层面开始向“云”转变,思科还开始培养自己的“云渠道商”。

  据了解,在3月举行的思科年度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上,思科公布了一个全新的“云”合作伙伴计划,帮助合作伙伴找准在“云计算”中的位置,促进业务模式发展,使其充分利用并且受益于巨大的“云”市场机遇。

  “思科‘云’合作伙伴计划将提供云构建商、云提供商和云服务经销商三个方向,让合作伙伴能够灵活选择其在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思科相关人员介绍说,(云构建商是针对设计和实现云就绪基础设施,以及完全供应私有或公共云的合作伙伴,该认证将确保其具备建立云基础设施、应用程序管理和专业云服务的能力);云提供商是为在市场上提供公有云服务的合作伙伴所设计,云提供商授权并支持合作伙伴销售采用思科技术的自有品牌云服务;云服务经销商对云提供商所具备的“基于思科技术的服务”进行“贴牌”或转售。

  “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一个建设云、提供云、分销云的完善的服务体系。”冼超舜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