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 新生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交换机,新生,竞争,新品
  • 发布时间:2011-04-27 14:32
  时代正在变革,秩序已经破坏,慢的将会变快,第一将会落后,当下终将成为过去。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建设,使沉寂已久的交换机市场变得热闹非凡:各大厂商扎堆发布新品;不同技术理念针锋相对;口水仗升级,硝烟弥漫——交换机换代的世纪大战已然打响。曾经缺乏新技术新理念、产品同质化竞争、低层次价格战的交换机市场,如何重获新生?

  “你最好赶紧游起泳来/ 如果你还想活在这个世界上/ 否则你就会像块石头一样沉下水去/ 因为时代正在变革..

  期限已到/ 诅咒已出/ 现在慢的将会变快/ 就像当下终将成为过去/ 秩序已经破坏/ 第一的终将落后/ 因为时代正在变革。”

  ——鲍勃·迪伦《变革的时代》

  沉寂已久的交换机市场最近忽然变得热闹非凡。几年不曾正式发布交换机新品的两家厂商选在同一天下午大唱对台戏,隆重推出各自的重量级产品;死掐多年的老对头发布新平台架构,逐项公布产品所有关键性能指标比竞争对手优秀百分之多少..一位跟踪数据通信领域10 多年的记者逢人便“抱怨”:“最近太反常,跑交换机厂商的新品发布会跑到腿软,写交换机的稿子写到手软。”

  事实上,近10 年来,交换机市场已成为“成熟”、“乏味”的代名词:自从上世纪90 年代末的网络建设热潮过后,交换机市场逐步进入成熟、稳定期,成为一片缺乏新技术理念、丧失话题性、市场格局基本固定、只有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和低层次价格战的焦土。提起交换机,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那有什么可说的?”

  现在,渐渐习惯了这种市场环境的人们,骤然发现厂商们又开始扎堆发布新产品、宣传新技术理念,并且针锋相对地大打口水仗,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新的世纪大战已然打响,一时间简直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 作为行业最灵敏触角的媒体,已敏锐清晰地捕捉到了形势的变化,并且迅速付诸行动——进入2011 年,不止一家ICT 领域的专业媒体创立或者恢复了“ 企业网”、“ 数据通信”之类的栏目,近10 年间早已退出舆论关注焦点的交换机市场,重又回到了聚光灯下。

  究竟是什么令交换机这片“死水”又激起了波澜;交换机市场新一轮变局的实质是什么;这场变局最终将指向何方;打破了的市场秩序何时才能重新确立;新时代市场上主要玩家的力量对比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对手和夙敌

  谈论交换机,就不能不提到思科。这家以交换机、路由器产品起家,并作为立足之本的网络业领头羊最近处境有些尴尬。

  2011 年4 月,一封思科掌门人钱伯斯致思科员工的公开信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人们把这份备忘录称为钱伯斯的“罪己诏”。信中,执掌思科10 余年的钱伯斯语气沉痛地说:“今天我们面临一个简单的事实:我们让股东失望,让员工困惑。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些思科赖以成功的基础——信任,我们要重新赢回它。”

  自从2010 年第二季度惠普完成了对3Com 的收购、市场份额首次计算3Com 及其中国子公司H3C 的销售收入后,思科在以太网交换机市场的份额就从第一季度的68.3%回落至65.8%。此后连续3 个财季的业绩均表现不佳。

  进入2011 年以来, 思科的股价已经下跌了30% 有余, 市值蒸发了约50 亿美元, 而同一时期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却上涨了15%, 其竞争对手瞻博网络(Juniper Networks) 的股价也在大幅上涨。

  一位多年从事思科产品代理的渠道合作伙伴最近正在筹划转行,或者代理其他厂家的产品。他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朋友们都劝我,几千万资金投哪儿都赚钱了,买房子都比做思科的利润高。”

  这一切是为什么?思科病在哪里?钱伯斯在备忘录中明确指出,惠普、瞻博网络等正在威胁思科的核心业务,思科要重新进行业务调整。思科首席财务官FrankCalderoni 则请求投资者“再忍受一两个季度”, 因为思科正在努力提高新系列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利润率。显然, 思科将重新高度聚焦自己的核心业务——交换机、路由器产品, 尤其是受惠普、瞻博网络等冲击最剧烈的数据中心交换机。

  传统交换机市场的高度成熟性决定了产品不可能持续保持高利润率,方兴未艾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由于利润丰厚、市场前景广阔,成为厂商们争相培养的新“金牛”。据分析机构Gartner 预测, 超过70% 的全球1000 强企业将在今后5年中大幅度改造其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2008 年,思科推出自己的“巨无霸”式交换机Nexus7000,开辟了数据中心交换机新战场,并一度凭借Nexus7000 和Nexus5000 系列牢牢把控了这一高端市场。一台Nexus7000 交换机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曾经卖到7 位数,成为许多用户和渠道伙伴仰视的对象,给思科带来的利润自然也可想而知。

  可惜好景不长。当思科忙着将自己的业务谱系扩展成庞杂的30多条线、在北京东三环主路边打出面向个人消费者的IP 电话户外广告、收购并把玩Flip 视频摄像机的时候,它的竞争对手们则在加紧推出各种各样高性价比的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掠夺思科在这片新兴市场的地盘。

  2009 年3 月,思科陡然发现,在中国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一直在企业网市场步步紧逼的H3C 推出了首台支持100G 的数据中心级核心交换机S12500,号称“世界上最强的交换机”,矛头直指思科Nexus7000。

  几乎与此同时,思科在高端路由器市场的死对头瞻博网络也向外界放出消息,该公司正针对新一代数据中心构架开展一个重大的战略性开发项目——“层云计划”(StratusProject),将对未来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网络构架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2010 年, 思科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市场的强劲对手惠普完成了对3Com(含子公司H3C)的并购,补齐了网络产品线,与思科形成头对头式的全方位竞争,形势异常紧张。

  同样是在这一年,思科一直以来最忌惮的中国力量——华为重新成立了全球企业网市场部,并开始大举招募渠道伙伴。2011 年4 月,华为公布2010 年财报,高调宣布将战略性加大在企业市场的投入,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则是华为企业网业务的重中之重,这令人不由又替思科捏一把汗。

  其实,思科腹背受敌的困境恰恰说明了这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思科的这些今生对手、前世夙敌们像赶武林大会一样,齐头并聚在数据中心市场上?

  大市场 高利润的诱惑

  “你问竞争对手?全部!所有厂商都在做这个市场!”某网络设备厂商的资深销售刘先生情绪颇为激动地告诉记者。

  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升级热潮已经成为整个ICT 行业最令人兴奋、最不容错过的机遇。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相继问世对交换机产生了全新、巨大的需求。传统数据中心的典型以太网架构采用树状结构,按三层交换机制排列,大约在10 .15 年前开始被数据中心采用。然而,随着数据中心的不断发展,这种网络的不足之处开始暴露出来,包括性能不尽如人意、天生效率低下以及过于复杂等缺点,根本无法满足新一代虚拟化数据中心的需要。此外,网络的复杂性还限制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并遏制了网络架构的变化或者迅速重新配置网络的能力,从而最终遏制了网络的动态性。

  由于传统交换机无论性能还是功能均不能满足新一代数据中心的需求,于是一个新的交换机门类就此诞生,并且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产品门类天然具有的高利润特性而成为网络设备厂商难以抵抗的“致命诱惑”。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从2009 年下半年至今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有包括瞻博网络、Force10、极进网络、H3C、博科、华为、中兴通讯、锐捷网络等在内的国内外主流厂商发布的10 多款数据中心交换机新品问世。这些“数”世代的交换机无论从产品性能、功能、创新性,还是发布频率、速度上,都创下了近10 年来的业界之最。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nfoneticsResearch 发布的报告,2010 年全球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市场的销售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76 亿美元,比2009 年增长67%。

  另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预测,到2012 年中国下一代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超过735 亿元,2009至2012 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3%。

  IDC 的《全球企业网络季度追踪报告》则显示,2010 年第一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迎来反季节性增长,市场收入同期增长了35.3%,其中10Gb 以太网收入同期增长高达111.2%,首次突破10 亿美元大关;2010 年第二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收入同期增长了32.7%,10Gb 以太网收入同期增长87.9%、以太网端口出货量首次突破100 万大关。而10Gb 以太网的增长主要是受到数据中心和云建设的推动。

  “以前数据中心连接的对象主要是物理服务器,现在发生了改变,连接的对象变成了虚拟服务器。虚拟机需要灵活迁移和复制,要求工作在一个二层网络中,传统的二层网络规模有限,通常只是支撑几十或者几百台设备的工作环境,但数据中心要求成千上万台虚拟机可以工作在一个二层网络中,因此基础网络架构上要有革命性的改变。此外,网络设备既要连接计算,又要连接存储,存储尤其要求无损网络,因此,必须把网络改造成高品质的网络。所以,我们认为数据中心对交换机的影响是‘跨代’的影响。”H3C 网络产品线副总裁孙德和告诉记者。

  “网络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令人瞩目、令人兴奋的变革,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时机。我们相信2011 年将是激动人心并异常忙碌的一年。”2010 年下半年一口气推出三款从顶端到低端的柜顶式接入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的Force10 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徐成达这样认为。

  “数”世代的话语权

  数据中心市场这片新大陆已经引来无数开垦者竞相角逐,其中不乏佼佼者在积极争夺话语权,企图确立自己在新市场秩序中的有利地位。

  早在2008 年1 月Nexus 7000发布时,思科就明确表示:这是自1994 年发布Catalyst 产品线以来14年间最重大的以太网关产品,将成为未来10 年思科数据中心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

  “思科Nexus 的核心思想是在数据中心网络核心部署巨型交换机,将以太网和存储能力融合到单一的平台上,所有服务器都能够访问网络及存储资源,从而使数据中心实现整合和虚拟化,向统一交换架构过渡。”一位多年代理思科产品的渠道合作伙伴如此向记者阐释他对Nexus 的理解。

  2011年2 月, 瞻博网络发布其潜心多年研发的“层云计划”成果——全球首个真正面向数据中心的架构QFabric。该架构倡导逐步将数据中心传统的三层网络简化为单层的高性能网络,也号称将“为面向未来10 年的数据中心奠定网络基础”, 矛头尖锐地直指思科Nexus,瞻博网络称无论在速度、规模及效率上均实现了大幅超越,达到变革水平。

  针对瞻博网络的高调,另一家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Force10 也有话说。“QFabric 是瞻博网络重装推出的重要产品,但是你需要将层云揭开,进而更深层次地审视它究竟推出的是什么。2011 年上半年,瞻博推出其柜顶式交换机,该产品与Force10 在2010 年第四季度推出的S4810 交换机相竞争。至于核心交换机,在2011 年第三季度之前,瞻博不会推出相关产品,而Force10 目前已经部署了40GbE线卡。瞻博目前为用户提供的是一个封闭式的‘ 围墙花园’(WalledGarden) 架构。而Force10 倡导的是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架构,这使得用户能够避免供应商捆绑带来的束缚和限制。” 徐成达这样表示。

  不同厂商各执一辞,未来数据中心交换机究竟应该什么样?综合各家厂商的观点,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共识:

  一、数据中心网络中的交换机将分为核心交换机和柜顶式交换机两类;

  二、数据中心交换机需要很好地支持虚拟化;

  三、数据中心交换机需要具备高带宽、高密度、全业务、绿色节能等特性。

  “数据中心对以太网设备提出了新要求,不同厂家的技术目前已经出现分化。未来交换机不能只是具有简单的连接功能,而要支持多种协议和各种设备的协作。核心、大型交换机的功能将逐步向边缘渗透。高速以太网技术和更精细化的管控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网络设备的主要追求。”极进网络中国区总经理李嵘认为。

  极进网络的首席市场官PaulHooper 曾经在JDS Uniphase、Netscape、SUN 等多家知名企业担任CIO。从一名资深CIO 的角度,他认为,今天的网络业又迎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各厂家的技术分野、产品分化最终将出现新一轮的统一。

  “20 年前网络业也曾无比复杂,一名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不同技术、协议、产品才能开展工作。然而经过多年的沉淀,TCP/IP、以太网、客户机架构等最终成为主导,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统一。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不断循环前进的,今天我们也将看到类似的情况,数据中心网络终将出现新一轮的统一。”Paul Hooper认为。

  作为一名IT 业前辈,PaulHooper 给CIO 们的建议是:“ 在选择数据中心网络产品时,为了尽量避免不同厂家业务平台的差别为以后带来困扰,应该尽量采用标准化的产品,让架构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情况。”

  观点

  数据中心网络七大趋势

  1.虚拟化

  虚拟化会增加数据中心网络的复杂性,并为网络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针对网络管理的新技术和协议的产生,就是对虚拟化给数据中心带来负担的直接反映。

  2.网络流量模式改变

  虚拟化环境会带来更大的网络流量,网络流量的传输模式也有所不同。当多台虚拟机(VMs) 同时达到峰值时(虽然这种情况不会经常发生),会产生无法预计的更大峰值的网络流量。因此,网络架构的设计需要能够处理这种巨大的网络流量。

  3.网络扁平化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网络的扁平化——由二层架构取代原来的三层设计。由于虚拟机(VMs)无法穿过第三层网络,针对虚拟服务器环境的二层设计也就应运而生。此外,更加扁平的环境还可降低网络延迟和网络的复杂性,通常仅需实现柜顶式(ToR)交换机或排侧(EoR)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的连接。

  4.多链接半透明互联协议

  为了促进二层网络结构的实施,一些协议相继出现。TRILL(多链接半透明互联协议)是生成树协议(STP) 的替代协议,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定义,并能够满足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的802.1q 标准。

  5.虚拟物理交换机管理

  为了对所有交换机实施一致的安全和流程控制策略,IEEE 推出了EVB( 边缘虚拟桥接) 标准。边缘虚拟桥接 (EVB) 包括两部分:虚拟以太网端口聚合(VEPA) 和虚拟网络标签(VN-Tag)。VEPA 能够将虚拟机上所有的流量发送到物理交换机上,如此一来,来自虚拟机(VMs)的所有网络流量都可直接到达物理交换机。VNTag最早是作为VEPA 的替代方案由思科公司推出的,定义了以太网架构中的帧信息域,允许对虚拟网络接口独立标识,现已被应用于一些产品当中。

  6.虚拟机迁移

  虚拟机迁移时,虚拟管理员必须联系网络管理员,并人为配置虚拟局域网(VLAN)和端口配置文件,这一人为过程可能需要花费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的时间,因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据中心的灵活性。自动化的虚拟机/ 网络迁移解决了这一问题。每当虚拟机进行迁移时,虚拟局域网(VLAN)和端口配置文件会同时自动迁移,从而不需要网络管理员进行人工操作,确保了虚拟机/ 网络迁移的快速完成。

  7.聚合

  光纤聚合是数据中心网络化的另一主要趋势。IT 管理员希望能够避免将网络系统分为存储器和服务器两部分。有了光纤聚合,不仅有助于降低总体管理成本,并且可以节约在设备、电缆、空间和能耗方面的开支。

  三个相互关联的协议保证了聚合的实现,分别是:以太网光纤通道协议(FCoE)、增添了数据中心桥接协议(DCB)的以太网和40/100GB 以太网。( 文/Force 10 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徐成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