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竞逐高清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9-01 09:28
群雄逐鹿中国视频会议市场
本报记者 黄智军
50英寸的电视屏幕上,一位工作人员慢慢地将细线穿过绣花针的针孔,细小的针孔清晰可见;然后他拿起一个足球,做起了左右手互传,画面没有出现拖影或马赛克;演示台上摆放着的鱼缸里,金鱼的一块块鳞片闪闪发亮……
这是近日某视频会议企业巡展中的一幕。主办方在会场和场外搭建起视频会议系统,由场外的工作人员做出上述演示,向会场观众展示视频会议系统的图像清晰度和画面流畅度。从去年开始,在各大视频会议企业的各式推广活动中,厂商们无一不采用类似的手法,来展示视频会议的高清(分辨率在720p以上的视频格式)应用。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冲击不大。” 科达公司刚刚在8个城市做完巡展,总经理陈卫东对记者表示,金融危机带来的政府宏观调控及加大财政投入,可能会对视频会议带来一些积极因素。“毕竟建设视频会议是用来省钱而不是花钱的,这与政府的调控方向是一致的。”
市场分析机构对这块市场的发展也持乐观态度。Wainhouse Research数据显示,中国和日本在亚太区视频会议市场的占有率就达到了70%。而计世资讯预测,2009年中国视频会议系统市场规模为43.6亿元,同比增长16.6%,将呈现逆市上涨的局面。
中国视频会议市场这块蛋糕,正在越做越大。
高清全面启动
本世纪初,视频会议曾经历过一次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时期。2000年左右,随着IP网络的普及,原本架构在电话会议基础上的视频会议系统开始了向IP网络的迁移。紧接着,“9.11”和SARS两大事件更是刺激了视频会议系统市场的突然膨胀。在SARS影响下,2003年中国视频会议市场需求被激活,呈现出42.61%增长率的爆发式增长。此后,各大企业集团开始大规模采购与使用视频会议系统。
“现在的情形和那个时候有些相似。”中兴通讯多媒体和终端产品线产品总监梁军表示,去年以来,高清已经成为视频会议系统的主要技术驱动力,“720P出来还不到一年,1080P就全面面市了。”
据LifeSize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郭瑞明介绍,与传统的专线传输不同的是,目前的高清视讯技术完全可以基于当前普及的带宽实现。比如说,根据各地网络带宽的不同,LifeSize推出了低于1M带宽下,可以实现720P的高清解决方案,也就是768K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到720P 30桢的分辨率;此外,在1.7M带宽条件下,1080P分辨率就可以得到实现。
“高清产品上,去年我们谈得更多的是1280×720分辨率,今年1920×1080分辨率已经是主流。”宝利通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余宝生说。
另一方面,随着跨国企业逐渐增多,企业原本就有着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差旅开支的需求;金融危机更促使企业缩减出差成本,而视频会议正好提供了一种便利的解决方案。比如在近日,英国电信就与雀巢签定了一份协议,向雀巢提供一种完全托管的视频会议服务,通过思科网真将雀巢的全球经营机构连成一体。
在中国,根据Wainhouse Research的调查,目前在用的视频会议系统中,32%已经支持720p质量的高清视频。此外,有2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部署了高清远程呈现系统,或者计划最晚在一年内部署。
在早前的地域划分上,我国地级市以下区域此前采购的多是标清(分辨率在720p以下)产品,具有量的优势;地级市以上区域采购的多是高清产品,利润高,但是相对量少。从市场规模上看,二者平分秋色。但现在看来,这种格局正在被日渐打破。与2008年市场主要以观望或者小批量使用不同,高清系统已经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在中国市场的需求增长更为迅猛,目前,中国许多行业用户都有把原有标清视频会议系统升级为高清系统的计划。”Wainhouse Research驻北京高级分析师Stacy Austin—Li表示。
由于中国视频会议市场主要集中在政府行业及大型企业,视频会议投入在这些行业中并不占很高的成本,而中小企业市场占中国视频会议市场的份额并不大,因此,尽管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视频会议市场所受的影响较小。目前,以金融、政府、电力等行业为代表的高端客户在会议、培训和交流等方面都存在高清视频会议建设的需求。
另外,随着高清方案的成熟,市场上一些非会议类的需求也开始旺盛,比如远程医疗。过去,标清系统在清晰度方面无法达到医疗等级的需求,远程医疗更多是在多个专家的交互方面;使用高清系统,远程医疗可以将患者的各类信息直观地通过图像发布到远端,这就大大增强了远程医疗的实用性。郭瑞明还指出, 远程教育、数字法庭以及一些银行领域的应用,也开始青睐视频会议系统。
3G带来机会
视频会议系统高清时代的到来,恰好迎上了中国3G开始大规模推广的时间点。强调应用制胜的视频会议企业,也恰好赶上了将应用融入3G的时间点。
事实上,3G就能带来大量的新应用。“3G无处不在的移动特性,让自由的视频会议成为可能。”梁军举例道,移动视频会议对突发事件应急调度非常有帮助,在固网布线不方便的地方,用户可以直接连接3G网络来完成视频沟通;此外,3G对于越来越多的商务移动办公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商业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做到像打电话一样应用视频,大大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但在短期内,3G却不能带来直接的利润增长。陈卫东表示,由于3G商用刚刚展开,运营商在视频会议业务方面的关注度相对会低一些,“毕竟当前情况下,视频会议和3G还不是一个级别的业务”;而3G本身通过3G手机即可进行可视化通信,若要将3G手机终端与其他视频通信终端融合起来,仍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
即便如此,目前主流的视讯企业基本都将3G列入企业拓展的重点方向。由于频率资源受限,相比与固定网,移动网络的接入宽带资源非常有限。尽管3G带宽远超2G,但目前它还无法承受于整个视频会议应用所需的带宽。因此,在和3G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提供一种整体的融合性解决方案,除了3G之外,还要尽量把现有的2G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实现视频会议系统具备多协议接入和多重网管能力,对设备提供商的技术实力要求更高。
据梁军介绍,目前,主流视频会议厂商提供的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大多支持高清、标清、3G的混合接入。但整体而言,对3G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取决于运营山的时间表。”梁军表示,尽管在三大运营商的3G业务推广中,视频通话是主推业务之一。但如何将视频会议引入3G终端,现在看来仍需一定时间的等待。
应用决定胜负
视频会议市场“蛋糕”虽大,抢“蛋糕”的企业却也不少——在中国市场中,思科、宝利通、挪威腾博、锐讯、LifeSize等国际企业主导了市场,在高端市场极具技术优势。而近年来,中兴、华为、科达、天地阳光等国内厂商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大有赶超国外厂商之势。
纵观全球视讯市场,几家国际视频会议厂商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部分发达国家均无本国的视频会议厂商,市场完全被进口产品占据。而在中国,经过近几年的洗牌,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已经从几十家层次各异的厂商发展为几家主流的大型厂商,而渠道方面也从零散的代理商和非专业集成商发展成众多专业视讯代理及集成商综合的较成熟渠道,本土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要高于海外产品。
“全面的市场竞争造就了中国视讯市场异常活跃,最终客户获得的是更高性价比、更符合用户需求的系统。”陈卫东说。
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高清这种技术驱动力已经不再是判定企业产品优势的惟一指标。一个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高清视频会议发展到1920×1080的分辨率,就基本到顶了。这和PC产业非常相似,随着技术的进步,CPU性能的提升对产业的拉力正在逐渐减小。这个时候,如何将高清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满足不同的需要,才是关键。
“不管是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是新的高端产品,都要往应用的方向去发展。”Stacy Austin—Li认为,特别是在低端方面,视频会议也不一定是一个服务,它可能跟其他应用和融合在一起的。“在视频会议领域,我们还有很多集成和融合的机会。”
而在高端领域,郭瑞明指出,用户对新一代的视频会议系统还有灵活性和可管理性的要求。他们要求在现有的网络条件下,可以实现最好的视频沟通;同时不希望对现有的网络进行更多的改动和升级。
对于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市场而言,这种要求更显迫切。由于我国视频会议是一个集中式管理架构,从中央到省、市和县,以及大型企业都是类似的从上到下的架构,这就使我国的视频会议系统非常庞大,需要有很好的可管理性;同时,很多中国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系统部署的时候,特别强调稳定性,这就要求设备具有很好的冗余备份能力;此外,在中国会议中,领导的发言顺序很有讲究,这就需要视频会议系统具有断点重邀功能。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尽管中小企业并不是视频会议市场的主要客源,并且在金融危机之中受影响甚大,但我国90%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视频会议企业仍需将中小企业市场看做潜在的巨大市场。
一些海外厂商已经开始了对中小企业市场开拓。就在本月,挪威腾博推出了首个全高清视频会议解决方案Quick Set C20,这是一款专门为那些刚刚开始采用、或希望大规模部署视频通讯的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Avaya中国公司总经理王昀也表示,Avaya今年将进行渠道方面的调整,“我们会发展专注于分销的合作伙伴,帮我们去发展和提升二线的代理商,特别是带动中小企业市场的开发。”
相比起来,中国本土视频会议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针对中小企业客户的渠道,其实市场空间是很大的,但渠道方面还很不成熟。”陈卫东说,在品牌、包装和市场营销方面,本土企业还是要向海外厂商多多学习。
表:2004-2009年视频会议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含工程、服务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