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坏时刻真的已过去吗

  • 来源:汽车导报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9-10 15:17
  有一种假象:近两个月的环球经济似已从谷底回升,中港两地的股市不断升温,美国股市也连升四周,升至今年的新高。除了投资市场回暖,美国七月就业数据也有明显改善,确定美国经济周期的权威机构全国经济研究局表示:美国经济衰退已于六月底结束。至于美国三大车厂的坏消息,也不再此起彼伏,克莱斯勒和菲亚特的新联盟已经开始正常运转;通用砍掉了毒瘤也已变身新通用,福特汽车甚至已预告盈喜。而在市场上,奥巴马政府的补贴换旧车计划,新车市场似乎已重现生机。

  迹象似乎表明:美国汽车业就算未完全踏上复苏之路,也已开始由谷底回升。

  美国不景气的汽车业确实已不再徘徊于谷底,不过单就北美市场而言,汽车业全面复苏其实言之尚早,因为各大企业仍处于缩减成本的阴霾下。如何削减成本?就目前来说,美国企业不可能一夜之间改变从产品研发到生产、销售环节的成本问题。对于他们来说,目前能够削减的成本还是集中在人力资源成本上,例如缩减退休金和工资,例如最大限度地雇佣更少的员工。但如此一来,失业率随时有机会攀上双位数。所以,真正的复苏,还要看今年圣诞的消费表现,西方人在圣诞节如何花钱,直接预示着消费信心是否已开始回升。美国汽车业的复苏之象,只能说是已看到曙光,但仍不能太过奢望已完全走出黑暗的隧道,只能说是最坏时刻已过去。

  无论如何,三大美国车厂的最坏时刻真的已过去了,经过破产重组的通用汽车,真的如此容易就复原过来吗?这其实要看三大车厂进行改革的决心和效率。“三大”的问题是他们自己的问题,长期以来淤积的管理问题最终成为了几颗毒瘤,破产和整顿不过是割掉了毒瘤。但如果日后的管理继续延续之前的方法,这些毒瘤又将继续淤积,治标不治本。

  所以,三大车厂的管理层若不能当机立断,从速改善生产成本的控制,和重新为品牌定位,制定环保车的策略,迎接新兴势力的挑战,美国车厂依然会成为市场的大白象,大而不当,面对日韩车厂的挑战,一直被视为油耗浪费怪兽的美国汽车,仍旧会不堪一击。

  事实上,由美国掀起的金融海啸,始作俑者其实是美国金融企业,令经济泡沫化,最后自食其果,反映了巨人的跌倒,其实是巨人自己的问题,而非被别人击倒。三大车厂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在过去的20年,当德国、日本,甚至连韩国车厂都全力开发新技术,迈向更环保的领域,三大车厂的做法却一如金融机构,为了做大做强,只顾收购合并,结果是资产和规模的确做大了,不过在科技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只是聊备一格,产品定位朦糊,加上工会势力影响,成本控制差,产品的竞争力也大不如人,三大车厂的失败,几乎是“命中注定”的,若经过这次教训仍不懂改过自新的话,就算美国的经济全面复苏,美国车厂的前景,依然是不容乐观的。

  最坏的时代还没过去,如何开始新时代,这才是真正棘手的问题,美国人要从“转世”的欣喜中看到“改变”的阵痛。

  作者狄港生

  《汽车导报》高级顾问。

  1990年从事出版行业,1991年入职香港《车主》杂志,1993年任总编,1997年开创香港《苹果日报AForAuto》汽车副刊。创办过汽车光碟杂志和汽车网站。狄港生先生倡导的专业汽车评论形象在香港家喻户晓,深受国际汽车业界、汽车传媒同行的尊敬和爱戴,是名副其实的车评家、资深汽车传媒专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