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博世集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博世汽车部件(长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落户长沙经开区,次年11月正式竣工,该公司注册资金3250万美元。就在那时,柯沙曼从博世公司总部被派往湖南长沙。至今已经6年之久。
对柯沙曼来说,长沙就像博世总部德国斯图加特一样熟悉,这位博世(长沙)公司商务副总裁很骄傲地告诉《汽车观察》记者,虽然他不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但他的夫人却可以,他们都非常喜欢中国,喜欢湖南长沙,这里的国际化程度超乎他们的想象。
当然,这并不是这家世界最大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落户长沙的唯一理由。炙手可热的“中部崛起”战略以及长沙在中国中部中心地带的优越地理位置,特别是与长沙的深刻渊源,都构成了这个城市对于博世的致命吸引力。
1985年,中汽长电(原长沙汽车电器厂)首次引进博世公司的汽车电机电器成套技术软件和关键设备,随后20年里,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从1986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双方一直就合资一事进行谈判,但由于“体制等各种原因”,最终未果。
2004年初,“联姻”话题再度被摆上桌面。在长达9个多月的“艰难而坦诚”的谈判后,双方一拍即合,博世成为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湖南省国资委主任莫德旺对此评价为:“博世公司投资湖南,不仅有助于湖南省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是新一轮省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一次尝试和探索。”
而对于博世而言,长沙公司是其在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投资项目。柯沙曼告诉《汽车观察》记者,博世长沙公司已经成为其在中国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业务覆盖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和发电机两个部门。为中国市场开发和生产包括ABS 和ESP 电机、发动机冷却系统、举窗电机、座椅调节电机、雨刮片、雨刮系统,以及起动/停止系统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同时还生产起动机和发电机。未来还将成为博世新能源及车身电子系统部门在中国的主要基地。
“我最不能忍受的是在我的产品中发现任何瑕疵,所以我总是努力制造出在各方面都经得起最严格检验的最出色的博世产品。”在采访中,柯沙曼多次引用博世公司创始人罗伯特?博世的这句话,以强调博世长沙的世界级品质。
在参观博世长沙的厂区时,记者可以看到,人们穿梭在各个设备之间,大小不一的试管、瓶子静置在储物架上,但纷繁复杂的人物交错,却打乱不了这里的干净整洁、有条不紊,在这里,一切都显得张弛有度。
毫无疑问,更有说服力的是在这里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从正式投厂以来,博世长沙的销售收入以年平均30%以上的速度得到了快速发展,员工人数增长了8倍,年产值达到40亿元人民币,成为当地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更成为湖南和长沙“税收过亿企业”。
这样的成绩显然加速了博世与长沙的进一步合作。2010 年8 月17 日,博世又与长沙经开区管理委员会签定了新一轮的土地协议,以扩建其长沙工厂的生产和研发基地。这也得益于园区的又一优惠政策,在土地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优先重点企业的土地供应。
这一扩建计划占地总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包括一座新厂房、一栋研发功能办公大楼以及辅助建筑。柯沙曼示意《汽车观察》记者看一张新厂区的扩建图说,该项工程总投资达到2.4 亿人民币,预期在2012年年中竣工。
项目建成后,博世长沙工厂的产能将提高一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新的研发中心将是博世在中国继上海、苏州、无锡和重庆之后的第五个本土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将服务于汽车电子驱动、起动机和发电机两个汽车技术部门。这新的研发中心建成后,公司将在目前已有的200 名工程师的基础上,再增150 名研发人员。
看着未来的蓝图,柯沙曼甚是期待,他说:“博世长沙公司对中国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对湖南、长沙的汽车工业快速发展更是充满信心。作为博世在中国持续投资的一部分,博世长沙将促进公司将根据客户的需要,不断进行投资, 加快提高生产和研发的本土化速度,确保为客户及时提供高品质、节能环保的创新产品,为中国、湖南和长沙的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文=本刊记者 黄蓓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