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应是嘉年华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校车,公益
  • 发布时间:2012-03-30 11:23

  中国的校车市场,眼下似乎正沉浸在一片明媚甚至并非真实的景象中。越来越多的人笃信“安全校车时代”的降临——在本月举办的首届中国校车展上,即使是来到现场的美国校车企业蓝鸟的工作人员,也感叹国内车型的丰富与各异。各家客车企业无不摩拳擦掌地致力于成为下一个千亿市场的缔造者与参与者。不可否认,那些频频发生的校车事故所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市场需求,虽残酷却不无真实。

  也因此,让校车的商业广告变得更具公益性:

  “每个孩子,都有很多可能

  可能,是下一个体操冠军

  可能,将闪耀芭蕾舞台

  可能,一切不再有可能

  ……”

  一段时间来,这则由某客车企业投放的“关注校车安全,呵护儿童成长”的广告在央视热播,与此同时,新的校车安全标准却在企业的博弈中行进得格外艰难,格外犹疑。

  此外,各方关于校车产业化的大讨论也让这块诱惑十足的处女地呈现出充满戏剧感却不无宿命的格局:有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通过校车目录公告的企业由2010年的15家上升到2011年底的近50家,但实际上只有近30家企业实现校车销售,销售量上的表现也是差强人意。据有关数据统计,2011年1月~12月中国校车累计销售6318辆,只有两家企业校车销量突破了1000辆,多数企业都只有两三百辆的销售规模。这跟传说中“年更新量在10万辆左右、市场规模至少可达千亿元”的估算明显相去甚远。

  “我们可以生产出符合标准甚至更好的校车,可是谁来买?谁来管?”企业问。

  “这么高级的校车我们是否坐得起?”家长和学生问。

  “如果都用专用校车,我们岂不是赔本赚吆喝?”运营单位问。议论间,校车事故并未停止。

  或许这仍然是一场刚刚发起的商业战争,关于战争的高潮与结局,目前仍是未知数。但是从谁来为校车买单到谁来为学生安全买单,显然,校车话题无法远离公益——没人认为儿童的交通安全是校车生产企业就能够一举解决的问题。

  事实是,中国在近三十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下产生的社会问题相当复杂,已不是任何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组织能够解决的。一个名为新公益嘉年华的活动透露的信息是,当前公益组织已经开始在“创新概念”与“跨界合作”的基础上寻找综合性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更大的启示在于,让孩子更加安全,让家长更加放心,让公众更加认可,让企业有所收获,让政府有所作为,商业背景下的公益仍能够成为让所有人发自内心参与的快乐嘉年华,赋予社会对公益领域的崭新想象。

  在不乏市场需求、不乏产品、不乏社会关注、不乏政府支持的校车领域,或许更需要沟通与协作,用创新思维冲破围墙,共同营造理想未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