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近十年的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预期已经在2011年底结束,外汇远期市场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预期自2011年底就落入了贬值区间,并一直持续了三个季度。然而自10月份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竟连续多日封于涨停,而中国经济恰在此时开始企稳,投资者不由得生疑:“热钱”又回来了么?热钱是否看中了便宜的A股?资产配置是否该从固定收益类资产轮换到股票资产了呢?
资金回流东亚市场是比较确定的,这可以从外汇市场上寻到蛛丝马迹。三季度美元的走软是欧元回升带动的,亚洲货币汇率追随欧元开始回升,然而9月份以后,欧元与亚洲货币(除日元外)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出现了分歧,欧元对美元在此期间下跌了3%,亚洲货币(除日元外)对美元反而升值了2.7%,具有代表意义的韩元对美元升值幅度更达到4%。美元对港币汇率多次触碰区间下限,香港金管局多次入场干预,同时,离岸人民币远期汇率明显回升。
股票市场的相对表现印证了这一猜测,9月份起,标普500的回报率开始明显低于香港恒生指数。很明显,投资组合资金正在从美国涌向东亚,而分界线就是美联储的QE3,然而,尽管QE3推动了资金从美国流出,但自美联储在9月中旬宣布每月购买400亿美元MBS到11月初,美联储总资产仅仅增长了70亿美元,对流动性并未有很大提振,黄金价格也没有明显上涨。
如果资金大举流向香港,有没有流入中国内地呢?宏观上看,很少。2003年至2011年,净结汇占外汇收入的比例平均值为120%,最低的年份也有95%,而今年前三个季度,这一比例仅为40%,显示出内地私人部门更愿意增持外汇资产。但9月以后,这种趋势有了明显逆转,在资金净汇出89亿美元的情况下,竟然有63亿美元结汇。应当说,最近两个月结汇量猛增只是对前期趋势的矫正,从宏观总量上看,资金从境外流入的迹象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地下钱庄成熟的境内外外汇互换业务,在外汇存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资金持有人可能改变,从而把部分“凉钱”变成“热钱”,但从人民币资产市场的近期表现看,这些“热钱”还没有发力。
热钱没有大举进入A股是有道理的。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企稳迹象明显,但这主要是受中游行业补充库存的带动,而下游需求复苏疲弱,工业品价格小幅回升后,仍停滞在较低的水平上,除煤炭、水泥价格温和回升得以持续外,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价格还在下跌。固定资产投资的微弱回升最初只能将前期应付账款偿还,材料供应商现金流可能有所好转,但时至冬日,大家对来年春天的经济是否能够实质性回暖还有很大分歧,国际市场风险偏好情绪也在持续回落,在这样的环境中,资产配置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固定收益类别中较好,高收益债券是经济企稳初期流动性充裕时最好的投资标的,其他的等明年二季度看清趋势再相机而动不迟。■
(作者为平安证券固定收益事业部研究主管)
石磊/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