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办公楼位于成都百花西路上,与蜀绣博物馆隔河相对。绿树成荫的环境,木质公交车在小街中穿梭而行,坐在科伦药业信息部总监徐华林的办公室中,颇能感受到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静。而就是在这样恬静而又“巴适”的环境中,科伦药业两化融合的战役已经打响。
对于很多人来说,科伦药业的名字听起来并不如其它一些药企响亮。而实际上,其规模并不逊于任何国内药企的规模。仅在医疗注射领域,其就拥有109个品种共245种规格的大容量注射剂产品,以及359个品种共559种规格的非大容量注射剂产品,是中国输液行业中品种最为齐全和包装形式最为完备的医药制造企业之一。目前,科伦药业生产和销售了包括输液、粉针、冻干粉针、小水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以及原料药、医药包材等在内,共计518个品种871种规格的医药产品。。
“科伦药业在信息化上的动作,与企业业务的实际需求息息相关。”当兵出身的徐华林说话非常干脆,“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效率,这并没有错。不过这却并不是科伦药业的初衷。我们之所以实行信息化,主要是因为很多业务是人力所不能完成的,而必须要有IT系统进行支持。”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科伦药业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进程。
目前,科伦药业两化融合已经基本完成。在统一的应用平台的基础上,科伦药业将内部业务协同、风险管理、财务、ERP、研发、仓库管理等多种系统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同时,科伦药业也完成了灾备、数据丢失防护等IT高可用内容的建设。很难想象,这些事情都是徐华林手下10人左右的团队完成的。而除了这些IT系统建设外,科伦药业信息部还要同时负责企业内部局域网搭建、办公外设管理等日常工作。
很显然,如果没有信息化,科伦药业的企业日常业务流程将不会开展得这么有条理、有章法,这对于一家成立于1996年的老牌药企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总结科伦药业的信息化推广经验,徐华林并没有太多谈及技术层面的内容。在他看来,要想让信息化融入企业,首先要让所有企业员工都会用,而且让大家觉得好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科伦药业信息部没少和IT厂商、集成商打交道。如今,科伦药业内部的定制化信息系统大部分都经过了业务部门的反复检验和测试。除此之外,徐华林认为,领导的支持对于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也非常有帮助。
“高执行力一直都是科伦药业的风格。”徐华林表示。
本报记者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