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底白字的2012中国IT财富(CEO)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CIO)年会“中国IT两会”道旗挂满成都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天府大道两侧;红蓝两色的背景板象征着红海、蓝海快速变化与交织的IT产业,惟有产业融合与创新方可拼出一片新天地。
八场主题演讲、两场高峰对话、三场高峰分论坛,围绕“融合、创新”,才能“凝聚中国经济发展的科技驱动力”。
政策利导产业融合
最近流行的一本书《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到,智能制造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智能制造实质上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应用。
有预测显示,2012年全球IT投资规模将达到8.8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4%,IT行业将维持较高景气度,并成为其他行业业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为此刚刚结束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司长陈伟在2012中国IT两会上表示:“发展和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对于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陈司长还指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智慧城市这些当前最热的概念和技术,透射出的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和良好前景。
客户体验推动创新
对于今后IT产业的发展趋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软件研究室主任陈新河提出,2013年智能终端、平板电脑将继续蚕食PC,多种因素促使IT产品大战愈演愈烈、生态竞争骤然加速。硬件基础方面,集成电路工艺已经到达28纳米,等到下一个工艺节点成熟,需要几年的时间;软件应用方面,智能终端已经进入平台期,各软件平台将进入精耕细作阶段,生态系统的竞争将从应用向数字内容扩展,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体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软件、智能电视、体感终端的新机遇难得,稍纵即逝。
这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CTO、CKO张霞的观点不谋而合。张霞表示,过去客户更关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如何帮他们获得更高效的业务流程,现在客户谈的更多的是业务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下,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共同驱动IT产业新一轮的变化。
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提高了IT的集成化程度和终端运用的复杂程度。软件的创新应用和组织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创新模式转向开放式,商业模式转向以服务为核心,开发和技术模式转向动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提升客户体验,技术和商业模式爆发了强大的创新推动力。
20年前,IT从业者无法设想100亿级以上的设备规模,也无法想象社交网络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和人之间交流和协作的模式,而正是由于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交网络的发展以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动,数据正在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物联网、大数据已经成为云计算落地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
放眼全球IT产业环境,IT产品的竞争已经开始演变为生态体系的竞争。以移动互联网领域为例,苹果、谷歌和微软以iOS、安卓和Windows Phone移动操作系统,构建起“软件+硬件+服务”的垂直整合的一体化的生态体系。这种竞争正在进一步延伸到智能电视、车载信息系统和云计算等领域,其影响将会十分深远。
本报记者 宋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