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八条”更像一句口号
- 来源:新体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国足,东亚四强赛,恒大,许家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8-21 08:49
懂时政 爱国足
俱乐部和国家队以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层面,此前中国足球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如今俱乐部突然变脸,祭出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表面上看是在督促国脚爱国,但如果不能打开球员们的心结,“国八条”也难免变成一阵风似的口号。风过之后,江湖依旧。
东亚四强赛首战72小时前,孙翔参加发布会时满脸堆笑,但大多数看惯了《lie to me》的观众都读懂了那些强行挤出的表情。他正在回答涉及“国八条”的相关问题,如果在比赛中成为拼搏精神最差的恒大球员,恒大集团将对其处以10万元的处罚并停训停赛一天,同时封闭参加爱国主义及职业素养学习班。他说:“我们会完全按照这些要求去做。”
“国八条”是指恒大老板许家印7月11日签发的《恒大国脚八项规定》。凡恒大球员入选国家队集训名单,集团奖励每人每次10万元;输送一名23岁以下的国脚,集团奖励俱乐部1000万元的培养国脚奖,以及在参加国家队比赛时如何保证拼搏精神,全方位保障其状态等等。国家队和俱乐部一度“貌合神离”,甚至让老江湖米卢不得不祭出脱裤验痔疮的损招。但这是新时代,中国足球已经改天换地。几天之后,阿尔滨出台了类似的“国四条”。规定并不复杂,主要体现的是人文关怀。如第一条,给队内的国脚升公务舱,这其实很必要。2005年孙继海被从英格兰叫回参加对塞黑队的友谊赛,比赛直播暴露了他长途旅行后的疲惫:面对镜头,孙继海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在国内,国脚们经常乘坐红眼航班、经济舱,国家队几乎成了省钱的代名词。不过,阿尔滨对国家队的情况是了解的,单就这条来说,先表露“如果情况允许”才升舱,甚为精细。意思是,如果国家队还是像以前那样省钱,球员都坐经济舱,阿尔滨坚决不让于大宝等人和足协官员、教练同坐公务舱。
职业俱乐部突然开始合唱“国家队”,这一点也不奇怪,至少符合走“中国梦”的期望。国家荣誉动员会下放至俱乐部,因为国脚们都不在海外踢球了。过去,日本和韩国在世界杯预赛的第一阶段,一般不广泛使用海外球员;而我们打缅甸都要找郑智们回来,朱广沪飞10个小时去欧洲做工作,说得口干舌燥。没有海外球员,这突然成了国家队的优点:便于集中,也便于用中国式的管理、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从1994年以来,中超的每场比赛前都要奏国歌。中间有段时间国家队成绩不好,有老国脚建议说,联赛就不要奏国歌了。大概意思是,如果平时每周都在奏国歌,到国家队比赛就体现不出气氛,很难调动起队员为国效力的荣誉感。我觉得这个建议是有道理的。那段时间联赛踢得特别差,亚洲赌球集团开出的赔率低得惊人,连他们都不看好中超。这样的比赛赛前还用国歌伴奏,确实让人感觉别扭。那些年崩盘的国家队赛事,说不定国脚们也一如踢联赛般心有旁骛。这个错觉很可怕,它足以毁掉中国足球。
其实,每个球员、俱乐部都在谈爱国家队的时候,国家队就危险了;他们都在谈足球的时候,那还差不多。爱国家队不应该天天说吗?周星驰在电影《九品芝麻官》中的那句台词给出了答案:老佛爷是供在心里,而不是天天挂在嘴边上的。
中国足球走过了一条神奇的道路。甚至连国青出事,给替罪羊安的帽子都是“拜金四少”──至少有3人当时在俱乐部打不上球,何处拜金?如今,俱乐部突然百依百顺,可能是对足协过去一听到俱乐部与球员纠纷就“不管不顾”的报答。当然,这只是玩笑,真正的原因是在中国,不管你从事任何行业,最终都需要懂时政。
俱乐部和国家队以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个层面,这本来是公理,此前中国足球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俱乐部突然变脸,祭出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表面上看是在督促国脚爱国,但如果不能打开球员们的心结,“国八条”也难免变成一阵风似的口号,风过之后,江湖依旧。
文 吴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