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的十大“飞人”之中,有一半都曾服用过兴奋剂,把范围缩小到前四名,则只剩下了博尔特一根“独苗”。
特拉维斯.斯米克尔是谁?放在往常,几乎很少有人会去关注这位21岁的牙买加铁饼选手。不过最近,在伦敦奥运会上未能闯进决赛的斯米克尔终于能够和自己的同胞、男子百米前世界纪录保持者阿萨法.鲍威尔相提并论,同样成为在牙买加国内田径选拔赛的兴奋剂检测中落马的选手,加上女子短跑名将辛普森和铁饼选手兰德尔,5名在该项赛事中兴奋剂检测呈阳性的选手已有4位公布身份。“牙买加5人组”连同在赛外药检中落马的前世锦赛男子100米、200米双料冠军、美国选手泰森.盖伊一起,共同“出演”了莫斯科田径世锦赛前最大的一场兴奋剂丑剧。丑闻爆出后,当事人纷纷宣布不会参加接下来的世锦赛,处罚和禁赛也将在B瓶尿样检测结果出来后到来,而这场兴奋剂风波后的思考,同样不会少。
运动员还能相信谁
泰森.盖伊说,我将自己的信任给予某人,但那个人却辜负了我。阿萨法.鲍威尔说,我所犯的错误不是服用兴奋剂,而是对身边的人没有更加警觉。同为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男子百米选手之一,两人的说辞也显得如此之一致。唯一不同的一点是,盖伊截止到现在还没有公布那个辜负他的人是谁,而鲍威尔和他的代理人多伊尔则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便将矛头指向了新近聘请的个人训练师加拿大人舒埃勒布,认为他所提供的营养品中含有违禁成分,是鲍威尔未能通过兴奋剂检测的罪魁祸首。
而双方接下来的故事,更像是一部悬疑大片。据报道,鲍威尔的兴奋剂检测结果出来之时,他正随牙买加田径队在意大利进行集训。随即鲍威尔便通知了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后者联系了警方,当地警方立刻“突袭”了牙买加队驻地,并找到了可疑的药品。据多伊尔透露,这些药品正是在舒埃勒布的房间中搜到的。而舒埃勒布随后也进行了反击,他在一份500字的声明中说道,自己只是建议运动员服用一些维生素,却被当成了药检不过关的替罪羊。
此事中双方各执一词,孰是孰非尚未有定论。但据美国《体育画报》报道,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田径选手聘请所谓的个人训练师、营养师、医师,给予他们最充分的信任,却对这些人的从业资格与水平少有鉴别,通常是口口相传或是道听途说便予以聘任,而这才是问题所在。舒埃勒布此前曾供职于多伦多的一家体育诊所,但据该诊所的律师透露,舒埃勒布只是一名医师助理,不具备任何的从业资格,并已于3年前被解雇。
美国反兴奋剂机构首席执行官泰加特表示,现在有太多销售所谓灵丹妙药的商人试图在运动员身上捞一笔,而运动员们往往在摸不清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就选择信任。前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违禁成分清单主席加里.瓦德勒将这种现象称为运动界的“迷信权威的文化”,“这些所谓的权威通常为自己披上科学的外衣,极力为自己所推荐的药品叫好。在一系列专有名词从权威嘴里蹦出之后,运动员就失去了自己的辨别能力”,瓦德勒说。
在形形色色的药剂师、营养师、训练师之中进行甄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最终做出决定的还是运动员自己。事发后,多伊尔曾委婉地批评了鲍威尔的轻信,“如果你选择信任,请信任那些从一开始就陪伴着你的人”。一朝服药 禁赛终生?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运动员在类似事件中都扮演着受骗者的角色。“我认为问题终究还是出在我们运动员自己身上”,美国跨栏名将大卫.奥利弗说,“绝大部分运动员都清楚自己在与什么药品打交道,而这些药品一开始几乎都是由自己圈子里的人提供的”。无论是否误服,如无意外,等待着盖伊和鲍威尔的都将是两年的禁赛处罚。对于这两位年过30的老将来说,这基本将宣判他们运动生涯的“死刑”。不过,两年的禁赛期或许可能让盖伊和鲍威尔告别田径场,却无力阻止其他运动员以身试法、服用兴奋剂。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百米冠军多诺万.贝利认为,对于服用禁药的运动员应该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这就好比‘零抢跑’规则一样,只要有一次抢跑,你的整个比赛资格就被取消”,贝利说,“同样,只要你有一次服用禁药,那么一生都应该被禁赛”。
英国女子400米跨栏选手柴尔德也认为,两年的禁赛期对于惩罚运动员来说远远不够。“两年的禁赛基本相当于运动员遭受了一次比较严重的伤病,并不具备足够的惩戒意义。而终身禁赛则可以警告那些还没有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关于兴奋剂最好想都不要想”,柴尔德说。
遗憾的是,在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麦克.科斯特洛看来,虽然国际田联近年来在兴奋剂检测的手段上不断加强,在对涉及兴奋剂的运动员处罚上却还有放松迹象。“两年前,有过兴奋剂前科的运动员还不能参加绝大多数站的钻石联赛和世界上的其它一些主要赛事,但这一切在2011年都发生了改变”,科斯特洛认为,可口可乐暂停赞助盖伊的做法值得提倡,因为此举降低了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禁赛期满后重返赛场的可能。
澳大利亚奥委会委员戈斯珀则表示,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不仅应该被取消成绩,处以禁赛,还应该退还所有赞助、奖金等等。“必须要做出一些真正能够刺痛他们的事情”,戈斯珀说。
没收赞助、终身禁赛,种种做法看上去有些赶尽杀绝的意思,但在田径项目的信誉遭到严重破坏之时,或许能够成为有效的措施。在历史上的十大“飞人”之中,有一半都曾服用过兴奋剂,把范围缩小到前四名,则只剩下了博尔特一根“独苗”。在盖伊和鲍威尔的兴奋剂事件爆出后,博尔特成为了众人怀疑的对象,牙买加“闪电”也不得不出面主动澄清。与此同时,女子短跑名将弗雷泽.普莱斯和杰特也因无法忍受记者们关于兴奋剂问题的长枪短炮而中途离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大卫.鲁迪沙、布雷克等田径名将因伤退出田径世锦赛,同样被人怀疑服用了兴奋剂。如此状况之下,不用重典,还能有多少妙招?
●文 刘硕阳○责编 柏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