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的故事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PC,电视,观看方式
  • 发布时间:2013-11-05 13:35

  终有一日,终端是什么将变得不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个性化订制的、在多终端间无缝平滑切换的多屏消费模式

  对电视机的“屏幕”革命最初始于PC。

  PC与电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户的观看方式从“被动收看”转向“主动寻找”,这直接促进了视频网站的兴盛。

  在PC引领的第二屏现象基础上,伴随3G网络带来的移动带宽的大幅提升,iPhone和iPad以及其他类似设备呈现爆发性增长,“随时随地”看电视的新型娱乐方式,终于把传统的电视行业拉下神坛。人们的娱乐活动从第二屏逐渐扩展到了第三屏、第四屏……

  据Google2012年的研究数据,人们每天花费在媒体上的时间为4.4小时,其中90%的时间是基于屏幕的,包括手机、平板电脑、PC和电视4种,只有10%的时间花在了没有屏幕类的媒体上,包括广播、报纸和杂志。而且,其中99%的时间属于跨屏消费。

  咨询公司Econsultancy在对多屏市场调查后表明,有60%的智能手机用户(第三屏)和65%的平板电脑用户(第四屏)表示使用多设备是他们看电视的常态。

  “多屏”意味着看视频时间、空间的增加,以及更加复杂的应用场景。

  在电视时代,人们看电视的时间可能就是在19点到23点之间。而在多屏时代,人们在醒来的16小时里,80%的时间被各种屏包围着。人们会根据所处时间、位置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屏。

  跨屏消费有两个层面:一是为了完成同一目标从一个设备转移到另一设备;二是在同一时间内使用多个设备进行内容消费。

  例如早晨从家里到办公室,人们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在办公室会同时使用PC和手机。晚上回到家会有小场景变化,例如在客厅里看电视屏幕时,会同时使用PC或手机,回到卧室可能会继续看另一台电视或是躺在床上看Pad或者手机。随着终端不断变化,观看视频的终端也在快速变化,并且不断产生新的应用。厂商们正在纷纷迎合这一新的使用行为。

  例如优酷土豆,当追《《吸血鬼日记》的用户登录PC时,可能会收到提示:“在手机上看到12集15分钟,是否继续观看?”如果后续有更新,也会及时提醒——无论用户之前的观看行为是发生在哪一块屏幕上。在多屏时代下,好的用户体验需要有连续性。

  优酷土豆还推出了一种应用二维码,可以把视频从电脑上打包,就像打包饭菜带回家一样,路上看不完的视频,可以通过二维码把视频再发到平板电脑,甚至电视屏幕上看。今后,谁能满足用户这种“随时、随地,可以在任何终端上,无缝地观看任何自己喜爱的视频节目”的需求,谁将取得领先。

  在多屏时代下,转屏技术的诞生变得极为重要,它使得屏与屏之间可以联动,内容能够在多屏之间无缝切换。未来可以预见的是,什么屏或许将变得不再重要,内容和体验才是王道。这也将验证Google曾经做出的判断:如果说内容为王,跨屏就是皇后。最终,用户对内容的“选择”将指挥一切市场和企业行为的发展。

  今年7月,全球第二大研究咨询集团、央视索福瑞的外方母公司KANTAR在西班牙举办了年度全球受众峰会。今年峰会主题为“联接”(Connection),聚焦时下越来越醒目的一群人——C一代”。所谓“C一代”,是由使用媒体行为的四”C”特征界定的,Creation、Curation、Connection、Community(创作、内容管理、连接分享、社区化)。“C一代”习惯使用多平台、多终端收视,习惯社群化生活,热衷于分享,这四种新增的特征将取代原有的家庭电视机收视调查中使用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等简单的划分方式。

  为迎合这种趋势,BBC已确立了“1+10+4”的新媒体战略:1代表一个品牌,即BBC;10是10个产品,包括新闻、体育、天气、儿童节目等;4是4个终端,电脑、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从2013年3月起,每周已有超过63%的英国人在BBC在线平台上观看内容。

  未来,电视与网络的界限将更加模糊。央视戏曲和音乐频道副主任滕海涛说,“在美国,广告商已经把网络收视率纳入考核范围,而不仅仅只是考察收视率了。”

  终有一日,终端是什么将变得不再重要,终端垄断化将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智能、个性化订制的、在多终端间无缝平滑切换的多屏消费模式。

  变化已经发生,既得利益者和新进入的挑战者正剑拔弩张,以期在这场战争的初期,抢先卡住战略要地,为将来布局新一代家庭数字娱乐的未来客厅开个好头。

  现阶段最典型的争夺,就是机顶盒、电视棒这类过渡产品的市场厮杀。

  文/唐潇霖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