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站在摄像机后的女性寥寥可数?
金钱可以解决好莱坞的性别失衡问题吗?
近日, 美国一个名为“ 规则改变者” 的电影基金(Gamechanger Films)正式成立,这一基金旨在为且仅为女性导演提供资金支持,进而促进好莱坞女性导演人数的增长。
规则改变者电影基金发表声明说,在未来几年中,基金将为10部由女性导演执导的故事长片提供全部或者部分资金支持,类型不限,每部作品预算大约在1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
“金钱是好莱坞惯用的语言之一,所以我们的目标也是用好这门语言。” 规则改变者电影基金总裁、独立电影制作人雷敏妮(Mynette Louie)说,她曾担任影片《自力更生》(Chi ldren ofInvention)的制作人,“长远来说,我们想改变好莱坞导演性别失衡的现状,增加女性导演的数量。”
基金的发起者称, 规则改变者电影基金是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专为执导故事长片的女性导演提供资金支持的营利性电影基金,基金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总部位于纽约的女性基金Chicken & Egg Pictures,另一个是总部同样位于纽约的电影投资组织Impact Partners。Chicken & Egg Pictures曾经为女导演迪·里斯(Dee Rees)执导的剧情片《贱民》(Pariah)、女导演吉尔·索罗威(Jill Soloway)执导的喜剧片《午后乐事》(Afternoon Delight)提供资金支持。索罗威凭借《午后乐事》获得了2013 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ImpactPantners则投资过纪录片《凡尔赛宫的女王》(The Queen of Versailles,2012),女导演劳伦·格林菲尔德(Lauren Greenfield)凭借该片获得了2012年圣丹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成立规则改变者电影基金的最初想法源于几个相关研究项目,比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一项相关研究项目。该研究显示,从统计学上来说,女性在好莱坞的创意职位上明显代表不足。研究报告显示,在受调查的2006年总票房大约为89亿美元的好莱坞电影中,仅有7%的导演、10%的编剧、16%的执行制作人、20%的监制、21%的剪辑者和2%的摄影师是女性。
南加州大学安娜堡传播学院(USC‘s Annenberg School)的一项研究——由圣丹斯国际电影节赞助——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数据显示,在从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出现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的导演中只有23.9%是女性,其中只有4.4%入围100大票房电影,换句话说,入围100大票房电影的只有1.0516%出自女性导演;34.5%的纪录片导演是女性, 但只有16.9%的故事片导演是女性。数据还显示,在过去85年中,女性导演被提名/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仅有4次;在过去10年中,每年只有41位女性导演拍出了票房TOP 100名单的电影,而在男性导演中,这一数字为625。
规则改变者电影基金称,之所以把资助的对象限定在执导故事长片而非纪录片的女性导演范围内,一方面是因为纪录片不需要很多的前期投资,而且在执导纪录片的导演中,女性导演所占的比例已经很高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那些投资拍摄故事长片的电影投资人大多不愿意为女性担任导演的影片投资。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性别歧视,电影投资人在潜意识中认为把钱投给女性导演的电影后可能就再也收不回来了。“Impact Partners联合创立人丹·科根(Dan Cogan)总结。
“当创意总监聚集在一间屋子里,从手中一长串的导演名单中为已经获得融资影片甄选导演时,他们能看到的女性导演名字寥寥无几。”规则改变者电影基金高级顾问、资深电影制作人玛丽·简·斯凯斯基(Mary Jane Skalski)说,她曾担任喜剧片《双赢》 (Win Win)和《心灵驿站》(The Station Agent)的制作人,“如果有更多的女性拍电影,那么这个名单上可选择的女性导演就会更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
译/思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