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象杂记(下)

  • 来源:银行家
  • 关键字:美国,自然景观,奢侈品
  • 发布时间:2013-12-13 14:05

  美轮美奂的国家公园

  如果要了解美国的自然景观,国家公园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在美期间,笔者分别去了位于南部迈阿密附近的大沼泽国家公园,位于西部怀俄明州的大提顿国家公园和黄石国家公园,几个公园各有其丰富的特色内涵。大沼泽国家公园是一个亚热带湿地公园,曾两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濒危世界遗产,被称为是“一条被草覆盖的河从内地缓缓流向海洋”。公园内的河流覆盖着荷花和水草,水底下潜伏着鳄鱼,河道两边是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密布的小岛,天空中各种水鸟悠扬飞翔,自然风景优美无比。大提顿国家公园则以其秀丽的原野景色和雪山著称,随处可见成群慢悠悠觅食的野牛、自由自在的麋鹿和羚羊,公园内的珍妮湖清澈透明,冰川融化形成的杰克森湖与雪山交相映辉,美轮美奂,所有的这一切宁静而和谐地共存,仿佛从来就没有人打扰触碰过一般,让人惊叹公园的生态系统保持得如此之好。黄石公园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著名的老忠实泉、牵牛花泉、大棱镜池、猛犸泉全球闻名,栩栩如生的自由帽和水墨画一般的黄石大峡谷,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变幻莫测和鬼斧神工。公园内各式各样的间歇泉、地热温泉、峡谷、湖泊、溪流、冰川和草原应有尽有,随处可见各种处于自然放养状态的动物,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动静完美结合。

  美国的国家公园内没有遍地的收费站、横七竖八停放的车辆、四处兜售商品的小贩、油污污的餐馆和嘈杂的人群,甚至连公园管理人员和清洁工也难以寻觅,国家公园看上去试图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界干扰和破坏,超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保存完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而对于门票,价格非常便宜,让人感觉占了大便宜。如黄石公园与大提顿公园隔邻相望,两个公园的门票通用并以车辆计价,每辆车无论载客多少人都是25美元,且7天内进出公园有效,这显然与国内一些风景区的层层收费和宰客等乱象存在天壤之别。

  严格来说,我国目前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公园,很多风景区冠以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之名,实际上有名无实,很大程度上是利用“国家”这两个字来为景区添光加彩,提升其知名度和旅游收入,而相应的服务则难以匹配,公园内层出不穷的景点收费也进入一些地方和企业囊中。相比而言,美国的国家公园必须由国会通过相关法案颁布,严格管理“国家”这两个字,防止了地方和企业利用国家的名义随便收费牟利。国家公园由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负责,有专门的公务员队伍管理和维护国家公园,法律层面上则有《美国国家公园管理法》保障和约束国家公园的日常活动,最终目的是“保护自然风光、野生动植物和历史遗迹,为人们提供休闲享受,同时不能破坏这些场所,将之流传给后代”。在这些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下,全美59座且平均每家超过3600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成为美国山川秀美的最好见证,也成为世界游客向往之地。目前,美国国家公园一年的门票仅为80美元,拿着这张票就可以畅游59座国家公园,这在国内几乎难以想象。也许,只有引用黄石公园北门拱门上方“FOR THE PEOPLE‘S BENEFIT AND ENJOYMENT”(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快乐)的铭词才能彻底诠释这一切,而显然这句话适合作为各国开办包括国家公园在内所有公园的宗旨。

  凌乱的纽约 VS 拒绝广告的华盛顿

  纽约作为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广为人知,你一定会先入为主地被纽约的名声和神韵所压倒,而将之想象得无限完美和宏大。但如果单从表面和第一印象来看,纽约给人的观感与此偏差较大,整体面貌凌乱无比。时代广场汹涌的人群、烤羊肉串臭豆腐的摊子,用脏乱差来形容实不为过,除了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四周闪烁的广告,时代广场究竟以什么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为什么全世界的商家愿意在这个狭窄的三角地疯狂砸钱?也许不能用表面的观感来解释这个现象。

  别以为纽约就时代广场这样,华尔街也迥异于大家想象的金碧辉煌。这条驻扎着国际交易所、世界级投行、对冲基金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街道实际上既狭窄又短小,也没有什么绿化,走在街道中间还有暗无天日的感觉,绝没有北京金融街的敞亮和大气。第五大道附近的46街到47街一向被认为是珠宝零售的重镇,但前去一看却发现两边全都是些小铺,装潢既不豪华也没有体现出考究,如果按照国人的思维还真是不敢在此地下手购物。从42街去59街的中央公园横跨近20条街,一路不时见到街边只剩一个轮子或两个轱辘都没了的自行车,原来是被小偷卸去了;唐人街则纯粹就是乱糟糟脏兮兮的代名词;下班的时间42街即陷入拥堵,这种情景让人再熟悉不过了。纽约大概就是这样了,如果仅仅从感官来看的话。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我们不得不承认,纽约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但却很少有那种雾霾沉沉的天空;几乎全球的金融创新都来自于华尔街,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很多在纽约;这个城市既有世界级的金融机构纵横捭阖,引领各行各业的时尚和潮流,又容得下烤羊肉串的小摊;既允许三寸不烂之舌的政治家在此游说博弈,也能容忍墨西哥流浪汉的存在,甚至能够帮助挥舞着彩虹旗的同性恋者举行每年一次的游行聚会。这个城市能够拥抱传统与叛逆,能让高尚与低俗和谐共生,既心高气傲又包容矛盾与差异,只要在纽约,一切都有可能。也许纽约所展示的包罗万象,正是这个万花筒一样的城市独特的内涵所在,而这些内涵远远超越了它表面上的零乱。

  华盛顿与纽约的关系大概类似北京和上海,快进入华盛顿时导游提醒说这儿几乎没有广告,不欢迎广告公司入驻,仔细一瞧果真如此。按照原来的想象,华盛顿一定是庄严、气势宏伟、热闹非凡的,但走进这个城市,最深刻的印象是这里街道整洁,绿化良好,生活有序,两边的街道确实很少花里胡哨的广告,似乎压根就没有什么商业氛围,纯属适宜人居的城市。尽管这个城市是美国的政治中心,杰斐逊纪念堂、林肯纪念堂和韩战越战纪念碑一如既往地吸引了全球的游客,遍布四处的国家大草坪绿草茵茵,但却感受不到大场面和山雨欲来的氛围。总之,华盛顿就是一个普通的空气清新、朴素宁静、适宜人居的城市,没有感觉与美国其他中小城市有什么大的差异。我一直思量为何华盛顿要拒绝广告,要让商业走开?也许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政治味道的城市,需要与商业保持适当的距离,至少是名义上的距离吧。

  Woodbury的奢侈品 VS Hudson河边跑步的人群

  现在很多国人出国,一个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是购物,美国人首创了高端零售业的奥特莱斯模式,并迅速风靡世界各地。纽约附近的Woodbury Common Premium Outlets在全美属于佼佼者,拥有220多家世界名品店,不得不赞叹一些国内高不可攀的商品此处却有很大的折扣,价格亲民。例如爱步Ecco的男士皮鞋国内普遍在2000元左右,这里只需110美元一双,重要的是买第二双即享受50%折扣。Woodbury里一件国内六七百人民币的Tommy Hilfiger 休闲短衫只需15美元,奥巴马喜爱的布鲁克兄弟(Brooks Brothers)衬衫只需40多美元,复兴门百盛商场内的Coach店一个普通的钱包也要1000元以上,这里只需40~60美元,导致这家店铺由于扫货的人群太多而限制人流进入。事实上,Woodbury的几个停车场每天开门不久即会被蜂拥而至的汽车挤满,尤其是节假日来此购物的车流直接引起一路的交通拥堵。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似乎来这里购物的中国人不少,时常看到一路人马面目焦灼地从车上下来迅速钻入商店,尔后笑容满面地扛着大包小包的各类名品走出来,反而来此购物的老外相对淡定,出手没有如此坚决。究竟是什么让一些国人如此拜物且深陷其中?有观点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崛起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流行的攀比心理和信仰缺失使得物质至上的观念占据正统,境内外巨大的商品差价更驱使大伙难以免俗,而老美已经过了这个物质的阶段,不再追求这些身外之物,转而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了。

  纽约42街西边尽头总领事馆旁边是著名的哈德逊河Hudson River,政府依河而建了一个狭长的公园,每天早晚有许多人群沿着河边跑步。在美期间发现一个现象,即跑步锻炼身体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天早晨和傍晚随处可见身着运动短打的老老少少沿着城市的人行道慢跑,不少青年人挂着耳机边听音乐边卖力地一路跑向前,汗水打湿了后背也不为所动,仿佛不知疲倦。有人则骑自行车健身强体,而自行车道绝不会挤进汽车,人行道上也没有乱停乱放的现象,保证了运动中的安全。事实上,笔者观察到除了出席正式的商务活动之外,普通的美国人并不太看重穿衣打扮,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喜欢的是简单的T恤衫和宽大的短裤,一切考虑舒适和休闲,相互之间也没有瞧不起谁的样子。与购买奢侈品相比,美国人更为看重的是旅行和度假,认为没有必要将钱花在贵重的物品上,虽然他们获赠礼物时也会掩饰不住喜悦,并会当众打开欣赏一番,但不争的事实是许多美国佬已经跨越物质的境界,转而寻求身体的强健和心灵舒适了。

  不设防的大学 VS 设计迷人的图书

  美国的大学教育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学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源泉,每年的诺贝尔奖基本上由美国人或在美国生活的科学家获得,这些成就令人仰慕。目前,很多国内中产阶级精英阶层也喜欢将子女送到美国接受教育。笔者在美期间分别去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和位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实地感受了这两所顶尖大学的氛围。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的哈莱姆区,具体在曼哈顿北面116街左右位置,按理说这个地方的治安并不太好,附近的黑人聚居也较多,但进入校园时并没有什么查验身份证的行动。在校园里东张西望地参观,包括进出其标志性的图书馆也未受到什么盘问,哥大一些学院的办公和教学楼则直接临街,并不在大校园之内,这些学院也没有围栏保安之类的设施,整个是自由对外开放。哥大设有围墙,虽然这在美国大学中属于稀有之事,但看起来更多是体现了物理上的意义,学校并不真正设防。不仅哥大如此,穿过新泽西州寂静无人的丘陵状草坪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印象深刻的除了校园古树参天的环境、富有特色的建筑和偶尔遇到的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之外,就是这所大学也不设防,没有正经的围墙、门卫和保安,外来者可以长驱直入,气氛宽松。大学是否设防看起来是小事,但一管而窥天下,实际上反映的是纯粹的大学精神是否得到体现。如果进门还要经过保安盘查登记,甚至需要里面的人出来带领,长此以往,有形的门房和围墙或许会真的筑起一道无形的围墙,大学的自由包容和创新精神必定会逐渐退化,从而变成一个庸俗无比的普通社会单位。大学说到底还是需要自由的思想,包容的品性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并以这些精神来教育学生、引领时代发展,应该纯净如象牙塔,大学如果希望成为顶尖培育人才的地方,恐怕需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

  在美期间碰见书店必定习惯性的进去逛一逛,浏览过程中发现美国的图书观感非常吸引人,从整体包装、封面设计、装帧排版等各个方面力求反映图书的特色,封面设计与书名也比较匹配,内页用纸也不错,让人很有拿起来翻一翻读下去的冲动。比较而言,国内许多图书整体感觉雷同,封面设计平淡且时常与书名不搭干,一些书籍甚至大学教科书的纸张可以用劣质来形容,很是影响阅读的兴致。记得读过一篇关于图书出版的文章,介绍说美国有专门的图书封面设计行业,精益求精如同服装设计师一样,如纽约就有世界著名的图书设计大师。一般来说,美国出版行业一幅图书封面设计的费用在几千美元左右,而国内也就三五百元人民币。不谈美帝,笔者发现香港的一些出版社如中文大学出版社也很不错,出书既有质量,整体设计也不错,很多图书多次印刷经久不衰而成为行内经典图书。相比之下,国内一些出版社将工作重点放在出书和推广发行上面,强调的是出版效率和发行量,对于图书设计这类基础工作既无专门经费也缺乏兴趣,在全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和焦虑情绪的时代,确实很难有出版社认真去打磨一部作品一本图书,于是出版业的雷同就不可避免了,看来弥补这些差距还需要假以时日。

  缺少ABB的车流 VS 国庆节的烟花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是生活必需品,虽然居民保有的车辆较多,美国大街上跑的主要是丰田、福特、道奇等日本和美国车,这与国内满大街跑的奥迪宝马奔驰这个ABB组合形成鲜明对比。与对待奢侈品的态度类似,美国人似乎不太在乎车辆是否豪华,而是强调安全、舒适性和越野性能,更多的是从一种实用的角度出发,甚少抱有国内有些人买车就是买身份,一定要上台ABB撑个面子的思想,这实际上反映了深层的文化在国民认知上的差异。关于汽油供应,美国的加油站有多家企业经营,既有美孚石油这样的大公司占据优势地位,也允许飞利浦这种不太知名的小公司进入,行业完全放开竞争。

  如果不考虑自驾,美国的公共交通也相对方便。笔者曾多次体验公共交通状况,夏洛特的公交总站有发往周边各主要地点的公交车。大概是交通通畅的原因,中间停靠站点的到达时间也很准确。另有便捷的城市轻轨通往郊外的居民区,购票全凭自觉和信用,只是警察或工作人员会不定期抽查乘客的持票情况,不买票或持票行程不符者将罚款50美元。纽约的公交与地铁同属一个运营体系,买一张MetroCard卡,公交地铁连乘后刷卡会自动扣费,该卡有周票、月票和年票等,购买不同期限的卡有优惠和折扣回报,比较方便。

  笔者在纽约时正好赶上美国国庆日,告知总领事馆旁的哈德森河晚上9点钟开始烟花表演,42街从下午两点三十分就开始封路,警察全副武装上岗执勤,当地居民则从两点钟开始就陆续汇集到哈德森河附近,或抱团站立或席地而坐,等待烟花表演的到来。晚上的烟花燃放很有气势和气氛,人群则在每束烟花腾飞而起时高呼“America”、“USA”等,真正激发出一种爱国主义气氛,不知不觉中培养成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国内的国庆以7天黄金周长假为开端,伴随各大景点的人潮拥堵而结束,本来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日子好时机,国庆却似乎少了些仪式、内容和气氛,仔细品味开来感觉有些遗憾。时代不同受众不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创新形式和内容,使得这项工作能够常做常新,深入人心,但愿美国人在这方面的做法能够给我们一点启迪(完)。

  文/王光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