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前给爱车来一个大保健吧!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机油,4S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26 13:23
老实说,咱的用车环境确实不咋地,汽油油品不咋地,4S人品不咋地,要想不被宰,还真的只能靠自己。还好,你有咱《GEEK》呢。话说马上就要进入衣着清凉,爱车发烧的夏天了,估计很多人都琢磨着要不去给爱车来个大保健什么的,来个推油,哦不,是换油什么的。要是你心里没底,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原厂机油靠谱吗?
说起机油,爱车的同学顺口就能报出一串品牌来,什么美孚、壳牌、嘉实多啊这些,广告都看腻了。可是很多人一进4S就傻了—怎么尽是些没听过没看过的原厂机油呢?其实能在润滑油领域上生产销售的厂家就这么几个,各大汽车品牌在其4S店中指定使用的原厂机油也都是由这些厂商所代工生产的,咱们就来八一八这些原厂机油的真实身世,也好让你在选择时心里有底。
本田4S里提供了SL级5W-30矿物油、SL级10W-30矿物油、SM级0W-30全合成油、SM级5W-30全合成油和SM级5W-40全合成油。4S会根据发动机的排量来选择对应的机油。而所有这些机油都是由天津日石润滑油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
目前三菱在国内的经营不可谓不惨淡,4S提供了SL级10W-30矿物油、SL级5W-30半合成油、SM级5W-30全合成油和SM级5W-40全合成油。三菱的机油选择属于丰俭由人型,啥发动机啥机油都能用,随便选。它同样是由天津日石润滑油股份有限公司代工生产的。
虽然丰田在国内还算得上风生水起的,但机油型号却只有SL级10W-30矿物油、SM级5W-30半合成油、SM级5W-20全合成油和SM级5W-40全合成油四种。从B级车开始推荐使用全合成,A级车半合成,而A0级的用矿物油。其中全合成的由法国埃尔夫润滑油制造。
目前日产为4S店提供了三种型号的发动机润滑油,分别是SL级10W-30矿物机油、SL级5W-30半合成机油以及SL级5W-30全合成机油。这些机油除了最低级别的矿物机油是中石化出产的长城润滑油外,其他两种合成机油全部是壳牌提供的润滑油,还算厚道。
现在马自达在国内销售的车型大致有三个系列发动机,分别是MZR系列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和创驰蓝天系列,而机油目前有SL级10W-30矿物机油和SM级5W-40全合成机油三种。这些原厂机油中的全合成机油来自嘉实多提供的类似于“极护”的润滑油。
目前奥迪在国内的发动机要不是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要不是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可谓是技术含量颇高,这就要求发动机使用的润滑油品质要相当的高才可以。目前奥迪只提供了一种原厂润滑油—SM级5W-40全合成机油,同样来自嘉实多。
经常看汽车杂志的朋友一定会注意到美孚润滑油的一些广告,而在广告上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奔驰的跑车。这也意味着美孚润滑油将是奔驰车型的原厂装车油和保养专用润滑油。所以目前国内的奔驰4S店仅提供一种型号为SM级0W-40的全合成油润滑油。
宝马的原厂润滑油的品牌比较好鉴别,当你打开发动机舱盖的时候在润滑油加注口一个非常明显的“嘉实多”品牌的标识,明确的告诉你宝马车标配嘉实多机油—SM级5W-30和SM级0W-40型。前者配四缸发动机,后者配六缸、八缸和十二缸发动机。
大众在国内使用的机油多到不可思议,所以咱们只能按照包装瓶上的喷码来对应判断。如长城(内部代号:7WL)、福斯(内部代号:5HV)、海利(内部代号:7VQ)、贝多菲亚(内部代号:7WH)、长春安冶油品有限公司(内部代号:4NK)、嘉实多(内部代号:4NN)。
虽然沃尔沃已被我天朝收购,但汽车本身的品位还是没丢。沃尔沃与嘉实多之前有比较长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国内使用了嘉实多提供的型号为SM级5W-40的半合成机油(也就是市面上销售的磁护),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夏天换机油有啥要注意的没?
盛夏将至,许多同学在保养车的时候,又开始琢磨机油选择的问题了。这不,前几天就有人在微博上问我们:“正好要保养,这马上就夏天了,是不是要换粘度高一点的机啊?”可见,像这样持冬天选“稀油”、夏天选“粘油”的观点大有人在。那么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机油的粘度到底决定了什么,选择起来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就让咱们来说道说道。
粘度参考值
说到机油粘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SAE(英文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的缩写)值。这个指标的数值基本上以字母“W”两侧加数字的形式体现,例如“0W40”。事实上,真正与W相连的是W前面的数字,这个W指的就是Winter(冬季)的意思。这个数值指的是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或者说低温粘度,常见的数字包括0W、5W、10W、15W等,数字越小对应的环境温度越低,例如:5W对应的是-30℃、10W对应的是-25℃等等。注意,这个温度的对应关系指的只是一种参考值,并不是说在某种环境温度下,就一定要有某个标号的机油。也就是说,同样的环境温度下,0W的机油要比5W的机油低温流动性更好,以此类推。W后面的数字与冬季没关系,按照过去的理解它也可以对应环境温度,但现在主要反映的是机油的高温特性,对应的数值包括20、30、40、50等,数值越大意味着高温粘度越高。这个数值会影响到多项润滑指标,例如:100℃运动粘度、150℃高温高剪切粘度等等。
单极机油与多级机油
那么我们常常听说的冬天用粘度低的油,夏天用粘度高的油是怎么回事呢?在这里我们要搞清楚一个基本概念,即机油粘度对于发动机的意义。对于机油性能来说,一直存在着这么一对矛盾体—高温粘度与低温流动性。所有的发动机都有一个正常工作时对应的最佳粘度值,这就是高温粘度值,它可以对发动机提供最好的润滑保护。然而即便是现在最昂贵的机油,也不可能在低温状态下获得这样的粘度值。而且这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一要想降低低温时的粘度值,就会影响到高温粘度值,从而形成一对矛盾。机油的设计者,只能在这二者之间进行权衡。
在过去,机油的研发技术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设计者无法更好地将这两点兼顾,这就是所谓的单级机油时代。此时你如果选择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就很难保证高温的粘度,反之亦然。车主只能在环境温度之间找平衡。例如:在寒冷的冬季,车主会选用较稀的机油,以保证流动性。那个时代的发动机强化程度不高,低粘度的机油已可以满足正常运转需求。而到了夏季,气温较高,在那个风冷(发动机)的年代,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也较冬季更高,如果采用低粘度的机油会不利于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因此,这时候车主就必须更换高粘度的机油。单级机油时代,SAE值W两侧的数字是分开标注的,即冬季机油为0W、5W、10W、15W等,夏季机油包括20、30、40等,供车主根据用车的环境温度进行选择。
现在的机油性能早已今非昔比,即便是市面上最便宜的汽车机油也可以找到类似10W40这样的SAE值,这就是所谓多级机油。这样的数值,理论上意味着它可以应对-25℃~40℃的用车环境。既然如此,为何机油还存在SAE指标的不同?如果出于爱车或者省钱的角度,是否存在对于SAE值的选择问题。例如有人或许会问:多级机油能胜任四季不假,但是不是还是有“夏季用粘度更高的机油更好”的说法呢?换句话说,比如一款车夏天用5W30的油可以,但会不会用10W40的更好一些呢?
其实这也属于老黄历了。在早期、尤其是在风冷时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温度无法保持恒定,而是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那个时候,在夏季的确要提高机油粘度,否则发动机在高温运转下会得不到足够的润滑。现在的车辆都采用水冷散热,散热系统都通过传感器来实现精确控温。这一点大家不妨留意一下自己爱车的水温表,绝大部分车型的水温表到达正常温度后都是恒定的。此时无论是窗外飘着鹅毛大雪,还是烈日炙烤,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都恒定在一个数值。机油SAE指标W后面的数值针对的是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的润滑,自然也就与环境温度无关了。此时你根据老经验,夏季选择数值略大的机油倒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到了入冬前,再根据所谓老经验选择数值(比原厂要求)更小的机油,则有可能会影响到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因为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发动机对于高温润滑的需求与夏天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W后面的数值选择到底取决于哪些因素呢?主要考虑两点:一个是发动机的设计特性,另一个则是用车习惯或者用车环境。不同的发动机,其正常工作的温度值并不完全一样。设计温度较高的发动机,就需要数值较大的机油,反之则可以采用数值较低的机油。还有像某些增压发动机,高速运转下零部件(如活塞、活塞环)的工作温度较高,为了保证足够的润滑效果,就需要更高数值的润滑油。一些运动车型的发动机也存在类似特点,由于部件强化程度高、额定转速很快、升功率被调校得很大等等。这样的发动机,为了给高速运转的部件提供润滑,也需要数值较高的润滑油。
所有车型,原厂都会给出一个对机油粘度的要求指标。只要你所选择的机油,W后面的这个数值不小于这个要求值就可以了。例如:你的座驾,原厂对润滑油的要求是5W30,那么你选择30的机油即可。注意,原厂给出的润滑油数值要求,都是将所有情况考虑进去了,包括以极端的方式驾驶,或者在恶劣的环境中驾驶等等。因此,此时大可不必因为到了夏天或者感觉自己开车猛,就去选择数值更高的机油(如原厂要求30,却去选择40或者50的机油)。不过也有特例的情况,有些特殊的机型,会对机油的高温高剪切粘度有要求。出于这种需求,原厂可能会特别定制高温高剪切粘度高的机油,但SAE值可能仍只有0W40或5W40。对于此类机型,如果选择原厂机油以外的油品,则需考虑机油的高温高剪切粘度值。如果在这方面不确定,则有必要提高W之后的数值(例如选择0W50的油品)。由于这不属于主流情况,这里就不多说了。
从前面的信息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W后面的这个数值越高,就可以让发动机获得更好的高温润滑效果,适应更高的工作温度,在高温状态下给予发动机更好的保护。对于那些疯狂驾驶者,经常高速跑长途的车主来说,这种特性是合适的。那是不是这个数值越高的机油就越好呢?事实并非如此。高温粘度高的机油,会增加发动机的运行阻力。另外,这个数值高的机油,其达到最佳润滑效果的时间要比数值低的机油长,从而不利于冷机状态下的保护。对于那些每天启动两次甚至数次,多以上下班短途驾驶为主的车型来说,数值过高的机油反而是不合适的。
于是有人建议那些以城市驾车为主的车主选择比原厂要求数值更小的机油,以提高启动后水温达到正常值之前的润滑效果,并可降低油耗。这个建议不是完全不可以考虑。例如你的汽车原厂推荐采用5W40的机油,那么你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可以考虑采用5W30机油的。前面说过,厂家给出润滑油的要求已将所有情况考虑在内,这个要求的数值属于保守数值。例如:这个润滑油必须满足你持续地拉红线提速,或者整天在高速公路上以180公里/小时的极速驾驶,或者像新手那样在城里以5000转的转速“低档巡航‘’等等。假设这些情况都不可能在你身上发生—你从未打算过暴力驾驶,从未让发动机转速超过4000转,在任何公路上都从不超速,而且驾驶符合所有规范,那么你按照这个建议选择5W30的机油就没有问题。注意,这样的选择是有前提的,所以一旦你做出这样的选择,切不可忘记这个前提。假设你真的选用了5W30的机油,却在郊游时将此忘得一干二净而与人飘车,或者将车借给一位“二环十三郎“而未事先叮嘱,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发动机的非正常损害。这样的选择也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机型。例如某些机型为了保证高温高转状态下的活塞环间隙,从而让低转速状态下的活塞环间隙偏大。这种机型如果采用数值较低的机油,就有可能增加机油消耗量。虽然这并不会对发动机带来本质性的伤害,但如果你在选用了眯占度机油导致机油消耗过大时,用回原厂要求的高粘度机油还是有必要的。一些年头较长的老旧机型,也存在类似现象。另外,对于在保修期内的车,如果你如此自作主张,也有可能意味着丧失发动机的保修,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
最后来理一下思路。关于机油SAE粘度值的选择,大家可以将W前后的数值分开来看。W前面的数值的确与环境温度有关,但如果抛开价格因素,即便是在夏天也是数值越低的机油越好。W后面的数值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设计,而与环境温度无关。这个数值的选择主要参考手册对机油的要求值,多数车型只要所选机油不低于这个值即可。城市的普通驾驶者尝试采用比原厂要求值更低的机油也并非不可,但必须将多重因素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将这些问题弄清楚了,再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对于机油性能以及价格的需求来做出正确的选择吧。当然,粘度只是选择机油的指标之一,车主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基础油、API值上做进一步取舍,最终选出最适合自己座驾的机油来。
